【摘 要】本文擬就初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作分析,旨在闡述該種學習思維模式對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需要的促進作用。學生自學能力是在積累語言知識素材和語用技能基礎上而形成的學習策略,是理性思維感知和綜合運用的深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更是凸顯學生學習地位價值的重要方式,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外語習得教學理論倡導,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潛能興趣是他們接受和學習外語的動力基礎。這與新課程英語教學所倡導的“尊重學生學習個體差異,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可缺少的條件”相一致。學生英語自學能力培養,就是在幫助指導學習策略基礎上,鼓勵學生形成適合自己語言學習習慣和認知思維的方法,促進知識技能轉化生成。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積累的思維感知,更能夠促進他們語言自主學習和自覺探究習慣的養成。
一、尊重學生學習自主獨立需要,關注自我理解
學生是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個體,其自身的自主獨立需要則是他們人格發展和追求探索的生動體現。尊重學生的語言學習的個體差異,不僅是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也是構建和諧課程教學氛圍的必然需要。對學生自主獨立學習心理的尊重,為學生提供自我理解感悟的時空,可深化理解感悟。
學生的自主獨立需要因為各自的學習方式和習慣等不同而有所差異,需要從學生的學習方法差異出發,讓學生的學習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得以體現。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獨立需要,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1)允許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式來選擇適合理解記憶的形式,滿足他們的語言認知需求和發展需要。(2)尊重學生的自我表述成果,讓學生的學習思考過程得以充分展現。(3)鼓勵學生能夠就自己的理解感悟與其他同學生交流,讓他們的自我理解與交流互動形成有機的融合。
正是從學生的學習認知需要出發,更能夠增強理解感悟的深刻性和過程性。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8AUnit 6 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 An earthquake survivor’s home page”教學中,可從學生對自然災害的認知和如何保護好自己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建議學生能夠就5·12汶川大地震中的相關報道來深入思考:Why do make the natural disasters happen?和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earthquake?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能夠結合文章表達主旨,從文中找出如何保護自己的相關方法。這樣的自主閱讀理解,能夠讓學生在加深理解基礎上,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
二、引導學生學習表達才華展示,注重綜合運用
學生的語言學習需要通過一定的表達形式予以呈現。通過才華展示的形式來鼓勵學生將自身自學思維予以呈現,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為培養他們的發展創新精神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華展示的過程,更是學生自學綜合運用的升華。
教師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教學,能夠讓學習過程變得輕松自由。學生的語言學習得到認可和肯定,不僅是自學的重要積累,更是增強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徑。在才華展示過程中,一方面,要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學習環境氛圍,給學生提供能夠充分和諧學習的情境,真正實現“我要展示”;另一方面,能夠深化學習自學過程,使得語言學習綜合運用得到體現。這種自我才華展示過程能夠讓學生發現更多的學習問題。
學生自我展示,能夠滿足他們多樣化思考和多元化表達的學習發展需要。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8A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中“Checkout”的“Tangshan earthquake”教學中,建議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對An earthquake survivor’s home page的理解,鼓勵學生能夠通過自學,嘗試完成題目,并通過互相競賽的形式來展示自己的獨立學習和理解感悟才華,以此來滿足學生語言發散性思維學習需要,提高綜合語言表達運用能力。
三、強化學生學習策略指導運用,體現自主創新
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其實是在思維訓練基礎上的學習策略運用。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運用,讓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得到有效的校正,為他們提供正確的思維方法,更利于學生接受,催生反思學習動力,產生自主創新動機。
學習策略指導,應該注重因才指導和合理調控,尤其是注重語言知識內化過程和學生學習理解方式指導,從學習資源策略、交際調控策略等方面予以指導,鼓勵學生能夠在有效運用策略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能夠大膽表達創新,提高自學效果。
這種學習策略指導應該注意圍繞課程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始終消化重點和化解難點,做到在自主學習中增強感知,在感知中不斷發展創新。學生自學能力的發展就是要體現在創新過程中,不斷形成發展活力。
正如上所述,初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不僅是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更是豐富學生語言學習思維,養成獨立自主學習品質和意志的必然需要。教師應為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反思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九年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吳海芹.淺議初中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12期
[3]張大華.培養學生英語自學能力之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 1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市黎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