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設計融入平面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中,是近年來基礎課改革的重要內容。平面設計中需要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在其素描寫生中加入中國畫構圖形式,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對平面裝飾構圖形式的一種補充。
關鍵詞:中國畫;構圖;平面設計;寫生
在當前的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已逐漸擺脫傳統意義上的基礎寫生訓練,而越來越多的融入了設計理念。在表現自然物象上,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結構或光影素描,而更多的是綜合了多種藝術形式并結合各專業特點來進行的創意訓練。因此,在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中就需要不斷探索新的表現方式和構圖形式。裝飾性的寫生是由繪畫走向設計的第一步,對學生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從事設計工作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 、中國畫構圖中的形式美
黃賓虹先生曾提出過取舍之心訣:“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揮毫。”中國畫的形式美,強調“布勢”,即來自于對自然物的取舍,是對物取舍的綜合表現。中國畫融匯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人文思想、審美意識、美學理論、哲學觀念等文化內涵,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中國畫的構圖藝術受傳統哲學思想的影響比較大,其中儒、道、禪宗哲學思想對中國畫構圖藝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莊家的“無為”及 禪宗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中國畫家在創作構思之初,就擺脫了時空序列性的束縛,將對客觀世界的把握變成帶有主觀性的寫意描述。
在觀察方式上,中國畫創作是由客觀的觀察方式轉變為主客觀綜合的觀察方式,它既注重對客觀事物的再現,又強調表現自我的情感。通常在觀察物象的過程中,對物象進行藝術化的提煉,使中國畫在造物過程中充分體現了純粹而精辟的意象境界。中國畫構圖中注重“以大觀小”與“以小觀大”的心理境界。所謂“以大觀小”,指的是畫中所描繪的對象,無論多么廣博深遠,與自然界中的景物相比還是非常微小的。而畫家可以在廣闊的空間中自由游弋,以宏觀的眼光觀察客觀的事物。“以小觀大”則是在畫面中通過細小的物象折射整個世界或人生。這種綜合宏觀與微觀的創作特點,使中國畫的構圖可集萬千河山于方寸之間,給人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
中國畫構圖善于運用獨特的透視表現空間。中國畫受宏觀與微觀的觀察方式影響,透視在中國畫里中稱為“遠近法”,其特點是運用移動的視點來表現物象,一般稱之為“散點透視”。其表現為既可以在一個畫面上有眾多視平線和視點,又可同時表現重重高山或谷間溪流,既可見屋舍又可見屋內及巷內之事。散點透視所形成的空間關系,使中國畫在平面的二度空間中能更好地發揮出它的形式優勢和造型特點。
同時,中國畫構圖還善于合理利用空白,營造意境之美。中國畫中的空白稱為“布白”,“空”在中國畫中是有形有質的,它與畫中的物象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畫面中,運用白的部分使物象由實變虛、變虛為實、虛實相間,達到突出主體以及為表現物象提供更充裕的空間。留白所營造出的“境”與“象”,“象”為實,“境”為虛,由具體的“實”引起觀者的共鳴,從而感悟聯想成“境”。
二、中國畫構圖與素描寫生構圖的異同
了解中國畫構圖與素描寫生構圖的區別,找出它們之間的差異,更有利于平面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習。
傳統的素描寫生構圖比較忠于客觀物象,強調各物體之間的比例、空間關系,注重透視的準確性,是對自然物象的再現。而中國畫構圖則更多的傾向于個人情感的表達,講求意境美,打破常規的透視原理,采用散點透視,用有限的筆墨表現無窮大的意蘊,是對自然物象的再創造。
三、中國畫布局形式對素描寫生構圖形式的借鑒作用
通常,作為平面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具有準確傳達信息的商業性,而中國畫則更注重作者自我情感的宣泄。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現代科技文化帶來的新觀念,設計者將創作作品作為傳播思想的媒介,將情感與設計融為一體,使設計作品更能打動人心。
在中國畫的構圖形式中,十分強調立意的巧妙及畫面中空間與余白的安排。而在平面專業素描訓練中也同樣可以注重視覺流程的可視性、圖形之間的組合和空間的運用。將中國畫構圖中的觀察方法、構圖法則運用到設計素描訓練中,既具有新穎性又保留了中國特色的構成元素。
(一)將中國畫構圖中的觀察方式及構圖意境運用到平面專業設計素描訓練中,用“以大觀小”與“以小觀大”作為畫面布局的特點,以“小中見大”的微觀或“大中見小”的宏觀視角來闡述作品所要表現的內容,傳達設計者的思想。
(二)采用中國畫中獨特的散點透視方法,有利于在有限的二維空間里全面展現所蘊涵的設計元素。中國畫構圖中的平面性觀念,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畫面中所留的大量的白與黑,形成為無形或有形的空間。這種平面性,使畫面中的分割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四 結束語
藝術設計具有一定的規律,中國畫的構圖規律就是在漫長的歷史沉淀中逐漸形成的。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創新,設計者的整體素養是創新的原動力。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藝術都是基于文化、政治、經濟的大環境中的。因此,在現代平面專業素描訓練中,要學會借鑒傳統藝術文化中與眾不同的優勢,以現代人的審美眼光和觀念,取他之優長為己用,善于發現藝術語言的新秩序,并將其合理運用,才能形成自己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構圖新秩序。
【作者單位:武昌理工學院藝術設計系】
【項目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中國畫構圖藝術在招貼設計教學中的運用”(2011B144)
【參考文獻】
[1]韓瑋編著.中國畫構圖藝術[M].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湯義勇編著.招貼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3]謝恒星主編.構圖學[M].嶺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