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學生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堅定信念,激發創新靈感,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念,為其今后的就業和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教育;綜合素質;就業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培養高素質人才和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時也是大學生今后就業及未來全面發展的需要。我院作為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基地,同樣也面臨著如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問題。
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才。因此,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須建立有利于青年學生成才的培養模式。所謂“人才”,首先是人,然后再是才。凡是能投身于社會改革發展大潮中一顯身手的人,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能在畢業后找到適合就業崗位并在今后獲得發展空間的人,就是有用的人,就是人才。那么大學期間的經歷是個體社會化最為關鍵的一程,是“人才”成長過程中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怎樣把學到的知識服務于社會,怎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因此,我們要注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是思想和意志品質的磨練。要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創新創業精神,要把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與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通過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使大學生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堅定信念,激發創新靈感。另一方面通過就業指導幫助學生認清就業市場,轉變就業觀念,為投身于社會改革和發展大潮,參與社會競爭做好思想準備。盡早對自己有一個合理的定位并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為學好專業知識及今后的就業乃至未來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是成功就業的保證
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素質教育應有機結合。通過就業指導與思想教育,幫助大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盡快建立自己新的理想和目標,要不斷培養自信和勇氣,要學會堅持與開拓。目前部分大學生受到長期形成的節奏緩慢、求穩怕亂、安于現狀等保守的心理習慣的影響,缺乏開拓精神,具體表現在就業觀念上就是沒有創新創業的思想準備。當自己按傳統觀念設定的就業期望得不到滿足時,便不能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導致個人社會適應的失調,甚至出現大學生畢業前的社會恐懼癥。這就需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幫助大學生提前作好進入社會的思想準備。結合我院高職高專大學生的現狀和特點,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就業心態
首先,要充分發揮課堂教育教學的主導作用,深入發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思想教育融入大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其次,要為大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教學環境。對于高職高專大學生來說,課堂不僅在教室,還可以在企業、在農場、在部隊、在商場,可以在能夠學習到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的適合場所。要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探索和建立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和擇業就業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新機制,引導學生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第三,高職高專大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并不是高深的專業理論知識,也不是多多益善的技能教學。更應重視與所學專業相關的產業發展及技術支撐的信息,可以開設選修課、講座、報告、訪談以及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從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視角來了解社會,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建立良好的就業心態。
(二)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整,建立正確的理想和目標
大學生在剛剛進入高校時往往有一段不適應期。學習的壓力從高中到大學瞬間松弛,一時又找不到努力的目標和方向。還有的學生僅僅把上高職作為一種無奈的選擇,感嘆自己懷才不遇。于是,牢騷滿腹,對學習失去興趣,對美好的未來失去追求。高職高專教育要通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幫助大學生盡建立新的理想和目標。學會把個人的理想與社會發展的現實相結合,拋卻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增強自我調整能力。只有確定正確理想和目標,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幫助高職高專大學生盡早對自己有一個合理的定位并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
二、大學生思想教育是轉變就業觀念,實現有效就業的前提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要不斷的面對各種選擇。而職業的選擇,是關系到大學生將來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一步。面對大學生在高等教育這樣一個重要時期,只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教育,才能夠使得當代大學生進一步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根據國家的利益,社會的需要,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激烈的擇業競爭中,難免會遇到曲折和艱辛,要以健康的心態面對競爭,善于抓住機遇,敢于迎接挑戰,積極擇業,自主創業。
分析我院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有些專業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雖然高職高專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就業形勢認識不清,不能及時轉變就業觀念。需進一步地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增強學生在激烈的擇業競爭中的應變能力,轉變和更新就業觀念。從社會人才需求情況看,現代企業的管理者越來越看重大學生潛在的社會角色、價值觀、品質動機和對事物的領悟能力。更看重大學生是否具頑強的拼搏精神和團隊精神,是否具備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是否具備吃苦耐勞以及能否經得起失敗的打擊等。高學歷并不能證明內在因素,尤其是高職高專大學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要充分了解社會需求與就業市場的信息,學會與社會企業的溝通。學校通過就業指導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大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領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擴展學生的就業面,才能讓更多的畢業生有效就業。
【作者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報告
[2]一項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工程一一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有關負責人就學習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