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功能主義一詞最早是以哲學含義出現,工業革命對世界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代主義設計的產生和發展,也賦予了功能主義新的意義。本文對現代主義核心的功能主義的產生、發展以及對世界設計的影響進行了淺析,并探討了功能主義未來的發展趨勢,肯定了功能主義的存在和發展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功能主義發展包豪斯
21世紀世界設計史中各種各樣的流派層出不窮,但是如今仍對現代主義設計起重大作用的還屬功能主義。功能主義已經對現代建筑設計和工業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功能主義仍會在新的時代中產生更大的發展。
一、功能主義的萌芽
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使得現代工業設計在大機器生產中產生,并與傳統設計分離。
1851年為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約瑟夫·帕格斯通設計的英國水晶宮舉行。而帕格斯通本人是一名工程師。水晶宮由預制金屬肋拱和薄片玻璃建成,也是大機器生產下的產物。在工業革命下的機器化生產剝奪了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于是否接受機器化生產這個問題,當時產生了兩種對立的觀點。
一種是以約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為代表的拒絕機器代替人的觀點,他們認為只有使用傳統的手工工藝,將人從機器中解放出來才能實現人的創造性。另一種是以高弗雷·散帕爾為代表的機器與人結合的觀點,他們認為機器是技術發展的潮流,手工藝與工業相分后,可以培養新的技術者,讓他們理解和更好的利用機器。
19世紀50年代以來,歐洲的設計還沒有完全的把設計與工業生產相結合起來,直到1907年德意志制造業同盟成立,其成員穆特修斯提出一種“標準”,他主張標準化的制造與設計產品。 此時的功能主義作為設計理念應運而生。
二、功能主義的發展
功能主義的發展主要是從德意志制造業同盟的成立到包豪斯的形成,功能主義的設計理念逐漸得以體現。
三、功能主義新高度
1919年對現代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包豪斯成立,在理論方面,包豪斯提出“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作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法則”的基本觀點,在功能主義設計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嘗試后得了成功。在工業方面,包豪斯設計和制造了宜于機器生產的工業日用品;在建筑方面設計了講求功能完整和形式簡潔的建筑。
相信“方盒子就是上帝”、“功能至上”的包豪斯,將功能主義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完全意義的現代主義設計。
四、功能主義的危機與新趨勢
(一)功能主義的危機
20世紀后半葉引發了一場世界范圍內的反功能主義大討論。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 “后工業社會”階段,人們對審美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意識到無裝飾無色彩的簡潔設計給人以冷清、乏味和呆板感。在這個被商品和消費所主宰的世界,要求以多元化來取代標準化,以個性來超越共性。70年代末,后現代的概念的發展,使其成為真正的或名義上的反功能主義的口號。80年代出現的商業和流行文化需要滿足的是消費者的喜好,而不是功能,消費者的愿望成為新的設計原則。這些都表明,包豪斯功能主義需要進行改良,這是歷史趨勢所向。
(二)功能主義的新趨勢
二戰后的德國依然使用理性主義的設計,并發展了以強調技術、表現功能主義特征的工業設計風格。對其影響最大的是烏爾姆造型學院,學院的設計師們堅信設計的最終目標就是將生活本身轉變成藝術品。他們將功能主義與強調科學的系統化設計方法結合起來,促進烏爾姆造型學院與企業的聯合,使其設計在理性基礎上有向人性化轉變。
“人性化設計”是將產品設計的社會性和安全性相結合。人性化設計應該是功能性的,它是在保障產品功能的前提下改進產品的外觀設計,以達到人性化設計與功能主義的的統一,這也將成為功能主義在新時代的新發展趨勢。
五、結語
功能主義從產生的那天開始,有因為單純追求功能的理性,使設計缺乏個性的設計產品,也有許多功能與形式統一的設計,適應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的優秀產品。面對功能主義所帶來影響,設計師們開始了新的思考。如今的功能,已不只是為滿足標準化大工業生產的需要,還應符合人類追求體力解放與精神自由的要求,在高科技發展的新世界里迎接新挑戰。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李萬軍.當代設計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
[2]陳炯.形式追隨功能——談版面設計的簡化、淡化和個性化[J]期刊論文.新聞戰線.2009.
[3]劉林.論功能主義設計思想的德國化與包豪斯風格.[J]期刊論文.百家藝術.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