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家電下鄉”政策的收官,作為首批試點的山東、河南、四川、青島三省一市都如期取消了家電下鄉補貼。另有14個省市區將于今年11月底政策期滿,全國其余地區則在2013年1月底到期。與此同時,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全球眾多國家深陷經濟衰退泥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也受到很大拖累,眾多產品出現大幅下滑,內銷增長放緩甚至出現下滑。對于家電來說,伴隨以舊換新、家電下鄉政策的逐步淡出,以及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家電市場上半年盡顯疲態,對于電腦來說,由于城市PC市場基本飽和,去年全國電腦銷量已開始停止增長。電腦下鄉對于新農村建設、農民生活的改善、PC行業的的發展等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鑒于此,筆者對電腦下鄉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探討,希望通過此文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恢復甚至加大實施電腦下鄉的惠民政策。
二、概況
2009年伊始全球金融風暴開始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領域轉移,中國經濟也遭受了嚴重影響。為了擴大內需,保證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央政府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為此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在2008年12月31日,國家全面推進家電下鄉工作。從2009年2月1日,將家電下鄉從12個(省、市)推廣到全國,電腦正式列入“家電下鄉”的范圍,農村居民通過購買指定產品,可以得到13%的政府財政補貼,以激活農民的購買力、擴大農村消費、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拉動內需一項重要舉措,此舉可謂是一箭數雕!
但我們也應注意到“電腦下鄉”政策不僅給農民帶來了實惠,也帶動了商家的銷售。可是“電腦下鄉”結束后,不少商家的銷量下滑,面對優惠的真空期,不少農民并不是完全不想購買電腦,而是處在觀望期,他們期待新一輪類似“電腦下鄉”的優惠政策。
三、電腦下鄉的意義
(一)對中國農村的影響
1.有利于拉動農村消費,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擴大農村需求是擴大國內需求的重點,因為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62%,農村面積展全國面積57.59%。無論從人口基數還是地域面積,都為國民經濟提供持久的拉動力。
2.促進農村“信息化”的發展。電腦下鄉的目標不只是拉動內需,更在于推動“信息下鄉” ,在于它將構建出一條通向數以萬計村鎮的信息高速公路,使農民朋友有機會同世界領先的科技和外部市場接軌,帶來更多的產業供求信息,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同時他還承載了一個縮小城市農村“數字鴻溝”的歷史使命。長期以來,如何解決農業信息進村入戶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一直是農業信息服務業熱議的話題。
3.引導經銷商健全農村家電流通網絡、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同時完善農村生產和流通服務體系,實現了財政政策與生產、貿易政策的結合。推廣電腦下鄉政策不僅僅是給13%的財政補貼,而是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更多的PC企業關注廣大的農村市場,從而不斷建立和完善面向農村的生產、流通和售后網絡,改變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4.電腦是提升未來農村生活質量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手段, 農村家庭購買電腦可以看做是一項教育投資。這從某種意義上講,“電腦下鄉”也是縮小城鄉差距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對中國農民的影響
1.農民可通過互聯網快速接受到教育資源,縮小城鄉之間的教育落差,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產品改變生活,知識改變命運”,不能不承認當前農村的教學資源跟城市比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而現在網上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這就給農村人接受教育資源、提升自身知識和素質提供了很好的途徑。
2.有助于農民接觸外面的世界,使農民更方便接受新事物、新產品,提高對新事物的敏感度和可知性。“電腦下鄉”的主要用戶是具有一定知識的農民。
3.幫助農民找到相適應的產品銷售信息,把握好商機。
最近幾年,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過:一方面蔬菜終端價格卻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蔬菜收購價格過低導致傷農的現象,原因之一就是供需信息不對稱,而電腦上網可以幫助農民了解相關的農業種植技術與農產品的農業行情,并將自身的供銷信息通過網絡傳輸給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潛在客戶。
(三)對中國PC行業的影響
1.有利于消化電腦過剩產能,有利于拉動IT行業發展。電腦競爭主要存在于1-3級市場,而農村市場有著巨大消費潛力,國家的電腦下鄉政策正好觸發了這塊市場,尤其是在經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政府給予農民13%補貼直接優惠,拉動了他們的消費能力,也推動電腦廠商進軍4-6級市場。就目前來說,由于國內城鎮電腦市場已基本飽和,2011年中國電腦市場已停止增長,而且由于城鎮居民電腦配置較高,大家換機的速度是越來越慢。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家電下鄉能幫助企業消化過剩產能,扭轉企業效益普遍下滑的勢頭。IDC最新報告顯示,在未來5年,中國PC市場中,4級—6級市場的增長率將達到23%以上。聯想公司就表示:縣及縣級以下市場的購買量占到其中國市場PC出貨量的一半以上。
2.有利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電腦下鄉的政策要求電腦廠商符合國家/國際質量標準認證體系,某些資質的要求還是很嚴格,需要符合國家最新的認證標準。這些都會促使企業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經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