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笑是教師在教育中的重要體態語。親切而自然的微笑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增強學生的信心,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教育;微笑;有“度”
在網上看到一項調查研究的結論:信息的總效應=14%的文字+36%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也就是說在人們接觸時,信息的傳播有80%以上是靠非語言方式實現的,其中真誠的微笑是表現力最豐富、最有效的一種非語言符號。微笑可以表達人們的喜愛,傳遞友善的信息,她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建立深厚的感情。由此聯想到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笑同樣具有神奇的魅力。因為微笑是教師在教育中的重要體態語,教師的微笑是走入學生內心世界的“通行證”,更是打開學生情感之門的捷徑。那么如何在我們的教育中充分發揮“笑”的作用,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呢?
一、微笑,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就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和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消除抵觸情緒,樂于接近老師,甚至信任、喜歡老師,,這樣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增強你的親和力,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心靈感應的橋梁,從而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奠定基礎。總之,微笑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一種調和劑,真正體現了師生間的平等和信任。
二、微笑,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
課堂教學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陣地。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教師只要一走上講臺就板著一副嚴肅的面孔,學生看上老師一眼,就會擔心“禍從天降”而忐忑不安,那就根本不能專心致志地聽課,更談不上有什么學習的興趣;相反,如果一個教師笑容可掬,又不失嚴肅地走上講臺,學生們將會興趣盎然地和老師積極配合,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獲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記得一堂課中,我讓學生復述課文內容,開始舉手的人寥寥無幾,看到這樣的情況,我沒有大聲斥責,而是面帶笑容,鼓勵了一番,慢慢地,又有幾只小手舉起來了,到后來,幾乎全班學生都想躍躍欲試。這次我選了個中差生來復述,她一開始比較緊張,一面說著,一面擔心地看著我,此時的我投去鼓勵的微笑,示意她不要著急,慢慢來,她也似乎明白了我的暗示,越講越好,出色地完成了復述的任務。從此,這個原本對學習不夠自信的學生認識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從而增強了學習的信心,進步非常明顯。
三、微笑,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紀律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但良好的課堂紀律并不是靠“師道尊嚴”所能蹴就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能會有與課堂不和諧的舉動,教師或惡語相向或怒目圓睜,這都不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教師只有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態和學生交流,用微笑和諧去化解班級里偶爾出現的令人不愉快的事,這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句話叫“驚蟄是春雷,化雨才是春風”。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主動放下架子與學生交流,用親切的目光注視著每一個學生,用微笑消除學生的膽怯,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以激勵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每一次思考和獨特的見解,再加上輕松詼諧、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試問,有哪個學生不喜歡這樣的課堂氛圍?又有哪個學生不喜歡這樣的老師?
四、微笑,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程要求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一個簡單的微笑,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當學生上課答不出或是答錯問題時,教師要用微笑鼓勵他,這樣能夠緩解他的尷尬和緊張的情緒;當學生表現出色或是有進步時,教師要用微笑激勵他,這樣可以讓他再接再厲,勇往直前;當學生偶爾在課堂上違反紀律時,我們不妨先給他一個嚴厲的眼色,再對他寬容一笑,這樣可以在不驚動他人的情況下督促該生改正錯誤,重新投入到學習中去。微笑體現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寬容,在微笑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愉悅的學習狀態,這樣就易于接受知識,易于展開聯想、分析、推理、判斷等一系列邏輯思維活動,這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很有幫助的。
五、微笑,也要有“度”
雖然微笑是可以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的一種給人以愉悅感的面部表情,但是也必須掌握一定的“度”,過分的矯揉造作,會有失教師的形象。教師的微笑必須真誠,不能虛情假意,只有自然的、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微笑,才能真正打動學生的心。教師的微笑必須“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教師的微笑還也必須恰如其分,讓微笑在最佳的時機發揮最大的效果。
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里擠出來的,微笑的背后需要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厚的知識,詼諧的談吐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作支柱。”我想,這應是教學的最佳境界。所以,請老師們學會微笑吧!用發自內心的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孩子!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呂四港鎮鶴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