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頒獎詞:
他數年資助家鄉的中小學貧困學生近百人;他出資興建家鄉的希望小學,2011年,他設立“教育獎勵基金”,并持續投入資金建設校園。他的慈善事業持續而落在實處,將一個外地豫商沉甸甸的責任體現在慈善事業中。
人生格言:
老百姓心里都有桿秤,做多與少不重要,但是只要你誠心誠意地做了,一定會有非常大的精神鼓勵,這才是做慈善最大的收獲。
第一次聽到孫堅的名字,是在去年捐助患白血病的戲曲演員黃玉的晚會上,當他只是通過微博和一通長途電話得知黃玉需要捐助的事情時,立即就捐款12000元。
這就是孫堅,一個低調慈善、愛心助人的企業家,盡管他身在廣東,但卻一直心系家鄉教育。在外出創業的河南人中,他不是最富有的,也不是捐錢最多的,但他一定是熱心最持續的。
在他的企業快速成長中,他從未忘記自己作為一個豫商的責任與擔當。孫堅表示:“下一步的目標是,通過5年努力,爭取進入國內同業10強,年營業額達3000萬。等財富積累到1個億時,要建一個華必信大學,回饋社會。”
正是有著回饋社會的情懷,從2002年起,他每年資助老家河南鄧州中小學貧困學生,目前已達81名。
從2003年起,每年接納近千名應屆大中專會計專業畢業生來事務所各分所分公司實習,打造中國最大的會計應屆畢業生實習、就業平臺,讓學會計的學生一畢業就有能力、有機會做會計。
2005年,回家探親的孫堅,發現自己的母校100多名師生還在露天教室教學、他一次拿出50萬元,在鄧州家鄉建起了一流的學校。
2011年6月份他在鄧州市設立“鄧云雪教育獎勵基金”。12月繼續對紅勤希望小學投入12萬元資金美化校園,增設電教室及圖書室等。
一個在外地的豫商,從一個只身到廣東打工的“打工仔”,到今天全球知名的會計事務所中華區的總裁,他的創業路程艱辛而坎坷,但當他成功后回望身后的路,看到還在為課桌圖書發愁的家鄉學生時,他將自己積累的財富持續、實在地回報給了社會和家鄉。并且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成為外地豫商反哺家鄉教育的典范。
他說:“這么多年,我感覺到,我給家鄉的還太少,家鄉給我的卻很多很多,去年我去看望一位老人,送去了過年我一點點心意,老人哭著拉著我的手說謝謝,我真的特別感動,同時感覺到自己做得還太少太少?!?012年春節,他特地將外出留學的兒子叫回來,在村中小學給大家免費教授英語。
他說做慈善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支撐起這一片天空,錢不在多少,只要自己力所能及,有一份慈善的心就是最可貴的事情?;丶疫^年的途中,他還不忘在廣東買了一批圖書,第一站就到家鄉的小學,捐贈給他們。
他說老百姓心里都有桿秤,做得多與少不重要,但是只要你誠心誠意地做了,一定會有非常大的精神鼓勵,這才是做慈善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