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愛情像團火
2009年的一天,上海女子菲利紅告別帥氣的丈夫,乖巧的女兒,背上比她身形還巨大的行囊,毫不留念、義無反顧地走出了家門。
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我感到生活如此平淡,愛情開始退去。于是我對他說,我要出門去看這個世界,要盡情地談戀愛,做一切想做不曾做的事。若是萬水千山走遍,我們仍是彼此的最愛,這樣的愛情值得讓你我甘愿。若是我們都遇到了別人,那我們的愛情已死,我會祝福你,你也祝福我。”這條充滿爭議的微博很快被轉發評論數千次。
起初,菲利紅只是一個普通的旅游愛好者,開著一家叫“菲利紅”的淘寶店,還很紅火,間或出去旅行一兩個月便覺得自己足夠強大,直到她出了國,遇到很多一走就是一兩年的背包客。“我就開始想,我為什么不能像他們一樣,就因為我結了婚有小孩嗎?”有的念頭,一旦動了,就如同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菲利紅的丈夫張淦敏在上海做演員和主持人,他選擇過一種安穩的生活。這明顯和菲利紅“要走遍世界,選擇一個異國定居”的夢想相悖。“他不會和我一起走,他要孩子留在他身邊,我們誰也不想為對方勉強自己,成了我們最無法調和的矛盾。”
他們曾經有過一段簡短的對話:“我想出去,可能時間會比較長。”“好,去多久?”“一年吧。”“一年不夠,給你兩年。 兩年時間,會發生很多事,你我都可能會改變,或遇到其他人,如果一切后果你都能承受,那么你就去吧。”他平靜地以這句話作為結語。“好。”她瞇縫著眼對他笑。
這對結婚7年的夫妻,最初的戀愛其實并不平淡。拿菲利紅的話說,她是一團火。
大二時在電視上看到英俊的中法混血兒張淦敏正參加某檔相親節目,她便急迫地拿起電話,用最快的速度撥了兩個號碼,一個打給當時的男友,告訴他“我們分手吧”;一個打給在電視臺工作的朋友,“我一定要認識這個男人,他就是我未來的丈夫……”
無論在別人眼里這一切有多么瘋狂和瞠目結舌,總之,菲利紅兩天之內真的拿到了張淦敏的電話。她不停地打啊打,終于,十幾天后,那邊傳來了一個溫柔的男音……后面的故事不免落于浪漫劇情的俗套,總之,兩人修成正果,2005年女兒悅悅降生。
像火一樣燃燒的愛情,注定容易像火一樣熄滅。“我覺得我的愛情沒有了,我當然要尋找一份新的愛情啊。”菲利紅甚至在微博上也從不遮掩。“他看我也這樣寫,不看我也這樣寫,我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她說話的語調輕微上揚,就像她形容自己的任性那樣。
不是艷遇
關了當時已是五鉆的淘寶店,拿上賺的所有錢,菲利紅來到埃及。在這個以金字塔著稱的國度,她蠢蠢欲動的心,竟也有了一個燈塔式的目標。只不過,這個目標是個男人。
初遇27歲的美國人米蓋兒,是在一處車站。他懶懶地站在一堆樂器中間,破破的白色背心,破破的大短褲,漫不經心的神情。菲利紅用如遭雷擊形容她第一眼見到他的心情。那種感覺和她當初見到丈夫張淦敏時何其相似。當天晚上,她去看了米蓋兒的演出,他擊打爵士鼓時的專注,令她著迷。
.第二天,兩人便按照各自的行程分開而行。菲利紅后來看了他的博客,這個在邁阿密讀大學養尊處優的男孩,為了學習音樂只身來到開羅,住破公寓,家徒四壁,吃一個一美元只有豆子的三明治。她突然瘋狂崇拜起像他這樣的人,“他就是我現在想要的人,他過的生活就是我現在想要的生活,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斷地開展一段美妙的人生。”丈夫張淦敏的影子,在她心上一滑而過,變化來得如此之快。
菲利紅并沒為米蓋兒停留。“我還要走,還要尋找,也許還有更好的等著我。”
在上海,她是為人妻為人母的菲利紅,旅途中,有人叫她茜茜。加勒比海邊,一個比她小10歲的丹麥男孩又給她一個新名字——未來。分別的那天,他們走在白色而綿長的沙灘上,和一對熱戀的情侶沒有兩樣。只是他們,并沒有未來。那天,菲利紅在微博上寫下:短短的幾天,一段小插曲,算不算是愛情。
兩年里,她的微博一直很熱鬧,常常附上各種地方瘋狂派對的照片和與各種男人親密無間的合照。那個在埃及打爵士鼓的米蓋兒始終被她認為最好。他們沒有再見面,偶爾有聯系,說些不咸不淡的話。大概兩個月前,她有了計劃,3月要去埃及見他。
超人爸爸
上海靜安公園,一個秋天的午后,一個年輕的男子獨自帶著年幼的女兒玩耍,小女孩穿著花朵圖案的裙子,像蝴蝶一樣在父親身邊蹦跳。男子的眼神始終追隨著心愛的女兒,仿佛這就是他整個的世界。
張淦敏被一個路過的網友認出,這一幕被寫成評論附在菲利紅的微博后,博主并未回復。
這個有些沮喪的丈夫偶爾也會發泄,比如2011年圣誕節,把他們的照片做成一組配有文字的惡搞圖片,放到他的微博上:里邊的他是女兒的圣誕老人,只不過戴的不是紅帽子而是綠帽子。里邊寫,菲利紅曾經說會永遠愛他,
但現在的他不再相信,他選擇和女兒相依為命。“當一對男女從情侶變成普通朋友,他們從一個強烈激情的情感到一個微弱清淡的情感,這個需要時間和勇氣去接受”,他把法國作家Michel Houellebecq的話抄寫下來。更多時候,他是個樂觀的男人,負責的父親。他的微博最多的內容便是工作和女兒,時不時還會發點笑話。
“新床新開始:一個女孩一生有四個床:寶寶床,兒童床,單人床,雙人床。到悅悅要買雙人床時就等于要真的離開我了……”只要涉及女兒,這個做武打演員的男子便像水一般柔和。白天工作,晚上急急趕回來接女兒,給她洗澡,講睡前故事,在她額上印一個晚安吻,這就是他的真實生活。
只要接到妻子的電話,所有的戾氣好像都消失不見。他會在電話里抱怨,“你在外面高興,我一個人帶女兒看病,你知不知道有多辛苦?”她竟然撲哧一聲笑出,“你不是很享受當英雄爸爸嗎?“你笑,你還笑?”他只是拿她沒有任何辦法。
一次,他們談得有些深入。男人說:“你沒必要這樣,希望你穩定下來。”女人回:“我有一個喜歡的人了。”他說那很好,然后就不再說話。
曾有網友形容他們是中國的薩特和波伏娃,但這段扭曲的婚姻終究無法再繼續。
兩人正式離婚那天。張淦敏請菲利紅吃意大利餐,然后去民政局。一路上他們都沒有講話,他在車里捧起她的手輕輕地吻。她一直在哭,簽字卻很快。這段婚姻終究毫無懸念地走到了終點。那個“萬水千山走遍,如果仍是彼此最愛便再在一起”的誓言,終歸只是一句輕飄飄的玩笑。
某天,菲利紅突然翻出手機里的一張舊照片——她像八爪魚一樣緊緊環抱著張淦敏的脖子,年輕的他們如此相愛。她靠在車窗上,眼淚便順著玻璃流下來。窗外的風景向后飛快退去,就像他們再也回不去的過往。
媽媽是路邊的野花
“你說我自私也罷,你說我沒有家庭觀念、沒有母性也罷,我就是我自己……”菲利紅遭到指責最多的,便是她母親的身份。人一旦把堅持自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便很難在別人眼里和自私區別開來。
偶爾回國,張淦敏會把女兒接過來和菲利紅見面。6歲的小女孩,眼神專注在美麗的禮物上,并不太清楚父母身上發生了怎樣的事,也還不懂得責怪自己的母親。
在外面,菲利紅有時看到別的小孩,會想起女兒,但不會一直想,也不會很難過。她只是喜歡給她買各種漂亮洋娃娃和裙子寄回來。“對女兒,我也沒有什么內疚,每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她和爸爸在一起,爸爸很愛她。媽媽沒必要為了她把自己的整個人生都犧牲掉。”她甚至說,等女兒大一些,她會這樣教育她:你沒必要很愛媽媽,你要像媽媽愛自己一樣愛你自己,必須為自己活。
女兒小時候,她也會給她換尿布喂奶,博客上貼滿女兒的照片,她說那時的她喜歡做所以去做,就像現在,她回到上海想見女兒所以會見,一旦這所有的一切和“責任”這個詞掛鉤,她就會本能地反感。
你最希望被寫成一個什么樣的人?曾有媒體這樣問菲利紅。“獨立,有自己想法,不完美,但按照自己習慣生活。”她強調:“人可以對別人不負責任,不能對自己不負責任,現在的我,自己永遠是第一位,我就要像野花一樣長著。”
她提到過,在國外的某個地方,住在幾十人一間的酒店,里邊有一個60歲的老婦,每次看著年輕的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出去和男人約會,眼神里透著怨懟和羨慕。“我覺得我28歲出來已經太晚,但晚總比沒有強。”她形容自己就如同一個初生的嬰兒張開了雙眼,“我已經看到了,所以沒辦法再回到過去。”
網友評論
Vivian淵源:有責任感的女人才最美麗!邂逅的愛情終究只能是平淡生活中的插曲,但再美的愛情到最后還是會趨于平淡。責任終究會戰勝愛情。很容易懂的道理。
Kitty的快樂島嶼:活得很標新立異!想起《廊橋遺夢》這個故事,女主角最終在情愛和責任面前選擇后者,也是因為這樣,才令這個故事浪漫動人。
李啊李婷:我想沒有一個女孩不希望一直保持著戀愛狀態吧,因為這過程中總是甜蜜的多,但是看完她的微博,我不禁在想,為什么是婚后才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呢?是時間導致人選擇錯誤了嗎?現實不就是再熾熱的感情也有回歸平淡的那一刻嗎,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Anny061:多少人在指責她自私的同時,又羨慕她的勇敢,既然有不安分的心,有幾個人能真正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_陽妞兒_:哪有這樣的,孩子是沒有辦法選擇父母的,若你走遍萬水千山鍛煉好愛情之后再要孩子,我贊成!
日新又新微博:這女士浪漫是有了。婚姻,是一塊試驗田,你不斷地在上面投入,越陷越深,回頭的成本越來越高,最后它就是你的全部,怎會只有愛情!沒做好忍受平淡的準備,請不要踏進婚姻。
承歡記:對于一些人來說,周圍人的幸福便是生活意義的一部分;而對于另一些人來說,自己的感觀便是全世界。沒有孰對孰錯,人的生活習慣按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定。她得到的可能你沒有,而你得到的,可能她一輩子都不知道。
染染1019:所以說太早認識對方未必是好事。只有在大家足夠豁達、內心平靜且強大的時候遇見彼此,那樣的感情才能更長久,因為那時大家所在意最多的是適合,而不是愛情。
變成籃球給流川楓追:一個年輕媽媽,舍下極其優秀的丈夫和極其可愛的女兒去旅行和
戀愛,其實完全不必道德批判,人家丈夫都沒話說,我們說什么呢?不過我同意某些反對派的觀點——這姑娘的程序反了。應該先看世界,盡情戀愛,做一切想做的事,再結婚生子。這樣對所有人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