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個人的晚自習,只有一個習題,需要兩個人來做,只要因為愛所以愛,結果都
是正確的……
誰也沒有資格來教男歡女愛
南在南方
原名毛甲申,原籍陜西,現居武漢,朝秦也,
暮楚也。寫小說若干,專欄若干。
收到一封電子信,一個讀者說她看過我一篇寫太太的文章:太太是個奇怪的稱呼,太正經了不好,太不正經也不好,其實,不太正經就好了。她說,她的問題是誰來教我們男歡女愛?
這無疑是個問題。
接下來,她在信中說了她和先生的隱秘事情——她很少體會到書上所說的“欲死欲仙”,而先生會有意無意地說她“鐵塊一塊”。
開始,她還沒有注意到先生用這個詞是表示不滿,有一次忽然明白了。然后,她檢討自己是不是過于刻板或者嚴謹?對于這個問題,她不承認也不否認,這方面難以啟齒……于是,她看了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書,又在網上看了一些專家的文章。
只是,她沒有想到吸收的“經驗”反而先生反感。她說,專家認為親密之事關乎男人自尊,要不時鼓勵才好。她學著書上說的,水深火熱之際,她說,你真行,你真棒。結果,先生惱怒地說,你有完沒完?按專家說的,她和先生溝通,問他想要什么樣的?先生說,也不知道,反正呢她現在這樣子,像是變了一個人,有點假模假式的。
她又在雜志上發現了一個性愛頻率公式,要先生一起看是否達標。這是國外學者根據年齡因素,對性能力的影響規律做出的一個參考公式。拿自己年齡的十位數乘以9,所得乘積的十位數即為一個性愛周期所持續的天數,而個位則為應有的性愛頻率。先生29歲,按公式就是2×9=18,就是說,他的性愛頻率應該是10天內應有8次。而實際上他們差不多10天能親熱3次。于是,先生又緊張了,懷疑自己能力低……
其實,我也回答不好這個問題。這不是誰來教男歡女愛的問題,而是一個誰有資格的問題。
做為一種本能,性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似乎用不著多說,也不宜于多說,但近些年來,兩性卻成為了一種談資,出現了一些兩性專家,解答各式各樣的問題,盡管如同隔靴搔癢,畢竟對于打破性神秘起了作用。但這些解答意見,被人當成標準,常常不盡人意,甚至引發“中毒”!
就像這位寫信來的女子,專家說男人需要鼓勵,這沒有什么錯,問題是,這不是通用標準,先生本來能夠親密,就是男人陽剛的表現之一,如果他不是特別需要,那么對他的贊賞要適可而止。因為此時過多贊美,會讓他覺得不夠“行”。像情色電影,專家說它有助情功用,這也沒什么錯,但要一分為二地看,首先它只是一部文藝作品,其實,它不對實踐負責,所謂的看上去很快樂,無非是演員的表演。如果照搬到自己生活中,就有可能造成傷害,不單是肉體的,還可能是內心的。
至于,那個頻率公式,雖說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它也不是衡量標準。歡愛這種唯心知唯心喜的事情,是不能和公式套在一起的。
其實,男歡女愛就是兩個人的事情,需要安全,需要清潔,需要投入,但不需要老師,誰也沒資格來教。
這是兩個人的晚自習,只有一個習題,需要兩個人來做,只要是因為愛所以愛,結果都是正確的。至于是不是步驟需要完善?這需要兩個人做些總結,做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