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踏入教師隊伍開始,就堅信古人的一句話: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有高尚的師德、正確的人生態度和道德觀念。韓愈所說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也只是教師的一個職責。而教師最主要的職責就是以德高來影響他人,教導他人,為別人的幸福人生鋪好基石。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然,也可以說,不想當優秀老師的老師不是好老師。每一個老師都在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在教材研析方面都下了不少的功夫,對于怎樣搞好課堂教學做出過努力,但是老師們往往忽略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育人?似乎老師都會認為只要把課堂教學做好就做好了育人的工作。持有此種看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數,但對此種觀點我不敢茍同。 我認為教師在搞好課堂教育的前提下要重視師德對學生的影響,要重視幫助學生發展他們畢業以后的事業。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視師德。他認為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第六章),“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第十三章)他把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師德看成教育成敗的關鍵。教育本身是一種以人影響人、以人帶動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動。
以下我想列舉幾個關于學生和我的小故事來和大家分享,同時用于闡述我的觀點。一個使我難以忘懷的往事,是在2007年發生的事情,07級廣告班有一個學生參加了我的工作室。我發現這個同學非常內向,平時少言寡語,和班上以及工作室的同學基本上不講話。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他的爺爺,通過與他爺爺談話之后,才發現他的家遠在麻城,父親得了胃癌于10年前去世了,他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上大學的錢都是靠他的爺爺奶奶拾荒和政府救濟得來的。對于他這種情況,我心生憐憫,這樣的孩子從小就遭遇了本不是他這個年齡所應該承受的打擊,我決定要給這個孩子多一些關懷和幫助,讓他得到他這個年齡應該得到的溫暖。于是我當天下午就找他談話,并詢問了他的一些情況,并告訴他有困難就找我,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時,立刻打電話給我,并留下了我的電話號碼。并將此事告訴了住在他同一寢室的另一同學,一起來關心這個學生。時間過得很快,這個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跟我談了很久,這可能是他20年以來說的最多的一次話,他說了許多感謝的話,同時從話語中也透露了他畢業以后的迷茫。于是我聯系到了一個朋友的公司,幫他找到了適合的工作。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該生的媽媽特地打電話來感謝我,很感動于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孩子小小年紀遠離自己在外求學,家長的牽掛是可想而知的。對于學生,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此后,我們經常保持聯系,“我升遷了,我有女朋友了,我結婚了,我有孩子了”,當我聽到這些聲音時我才知道老師的概念,它不只是教書還有育人。
一個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如果對所有的學生沒有愛心,沒有較強的個人人格魅力,那么這個班級到頭來必然會人心渙散,紀律渙散,更談不上教學成績。一個老師要有愛心,真正地關心學生的生活身體心理健康,愛護學生的愛好興趣,尊重學生的人格,耐心地聆聽他們的心聲,急學生家長之所急,說學生家長之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欲做而又不便做的事,都能在班級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樹立較高的威望,從而影響學生的未來。2011年秋天我當上了兼職班主任,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那時。剛進大學的我班一同學長得并不算可愛,農村戶口,兄弟姐妹四人,家中經濟較困難。但我在和他相處一段時間以后發現這是一個自尊心極強又很好學上進的孩子。于是,每當他有問題的時候我總是以雙倍的熱情對待他,除細心地給予解答以外還注意了解他的各方面思想動態,注重他的一些要求,從不歧視他冷遇他,使他在班上找到了自尊,樹立了學習的信心。他在上課時從不違反紀律,我還讓他在我帶的課上擔任了課代表工作,在班級擔任學習委員職務,學習成績逐漸進步。
總之,我們教師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正確引導和教育學生如何做人。教育也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探索與實踐,找出教書與育人的結合點,真正讓教育達到教學生成人,培養學生成材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