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構成風景畫意境的要素為題來進行研究,主要是為探索風景繪畫感動人心、引人共鳴、在觀者的視覺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之方法和要素。透過探討風景畫意境構成要素,來尋找風景畫創作的技巧,達到提升創作的目的。
關鍵詞:風景畫;意境;繪畫;情感;技法
風景繪畫指的是以自然環境為內容的繪畫。自然環境是由山川河流、動物花草、人類、建筑等地面上存在的對象和所有的自然現象像風雨雷電、太陽光、月光、星光、彩虹、云霞等形式的自然因素組合而來的。藝術家則是通過自然界這種景物來描繪即以抒發自己的感情,因此可以說是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然而藝術也要對自然環境中的形象進行提煉、組織,來賦予自然景物以藝術化,典型化等特點。
藝術家需要抓住生活題材中最能表達情感和最能感動人的自然形象,加入個人的思想和審美,從而創造出具有美感的,而且讓人們產生共鳴的藝術作品。
一、景觀形象
在自然環境風景中,地形景觀可謂是自然風景的主要結構基礎。像描述地形景觀形象美的概念,在中國唐代以來就有了,例如:奇、險、秀、麗、幽、峻、曠等,其大致意思為形容地形景觀的雄偉壯麗、奇特險峻、優美秀麗、空曠深遠的自然美。形容雄偉壯麗地形景觀的作品有宋代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看似比較奇特的自然景觀,給人以激動人心的感覺。這往往會吸引觀賞者,而且更能使詩人、畫家、及攝影師產生創作靈感及豐富的想象力。險峻形象的景觀是由表現懸崖峭壁,陡坡深谷的藝術作品有邱曲的《尼加拉瀑布》。令人感到深不可測、忘而止步及驚心動魄的感受的作品有佛列德利赫的《在魯根的石灰巖》
在希施金的作品《雨中的橡樹林》中我們看到他表現的是山巒起起伏伏被茂密的植披所覆蓋,蔥綠的色彩加上優美的線條,給人以十分親近的感覺。希施金另外一幅作品為《松林的早晨》描繪的是幽遠深長形象的景觀,景深而且層次非常多,畫中景觀并非是一覽無遺的景觀,因此給人一種極為深奧的感受,另外,也傳達出一種超脫現實的感覺。表現景觀奧秘形象的作品有如德爾沃的《入睡的維納斯》這幅畫給人以神秘的感受而且激發人們無線的遐想。
中國在山水繪畫中非常重視畫面意境的創造。荊在浩的《筆法記》中,有記載其用“景”字來概括山水畫中的意境。郭熙的作品《林泉高致》中,則用到了“遠”這個詞來念來概括山水畫中的意境。因此,無論是荊浩還是郭熙,畫面上呈現出來的是一片既遼遠而又寬廣并富有生命力的景象。這是景觀的美對風景畫產生的影響。法國風景畫家杜比尼認為造景的重要,他說:“很難為我所要畫的題材找到合適的現成風景,總是不得不造景“。從他的話里可以了解到畫家在繪畫中,對于景觀美的極為重視。
二、季節時間
對于風景畫來說其繪畫的風格與形式常對季節和時間精準的表達描繪,就如同在歷史畫和肖像畫中藝術形象的具有典型化的特點一樣具有一定的地位,風景畫不僅能夠表達人的情義,更是審美中重要的元素。因此,對于描繪風景中所存在的季節與時間,就像對描繪人物肖像中,掌握人物內在情緒精神氣質。
在觀察那些沒能夠表現出明確的季節與時間特征的風景繪畫作品,在技法、明暗層次及色彩冷暖方面的運用上,都比較的拙劣。而像畫家米勒的《晚鐘》、莫奈的《魯昂大教堂》,或是中國畫李成的《寒林圖》,在季節與時間上都表現的比較果斷,而且十分獨特。
由于中國山水畫不注重強調太陽光的的作用,因此大都是以黑白形式或以淺淺的敷色,在季節與時間上的表現上,雖然沒有像西方風景畫那樣明確,但從大多數著名的作品中,我們也能從人物、植物相貌也能感受到大自然季節特征。在季節時令的描繪中,同樣顯露出中國畫在這方面也同樣具有卓越的成就。
三、情感內涵
好的作品不僅要有超凡的技巧,同樣也要具備一定的思想、情感。古今中外,凡是那些好的作品, 所表現的畫家情感、思想,往往是能夠打破時間的限制與空間的束縛。因為只有作品具有情感、思想,才能在偉大作品中引起審美產生共鳴。人物畫在情感表達上往往習慣通過人物面部表情或人物肢體動作等來傳達。風景畫的情感表達當然也可以通過這兩點來表現,在畫面中加入配合具有情感的人或物,以此來體現情感并將此融入風景結構中,使畫面具有一定的內涵。
因此,對于一幅沒有意境的風景畫,只可算上是描繪對大自然表象的紀錄作品,不能夠使人產生情感。而技藝超群的的畫家都可以把所畫景物賦予其一定思想,所以畫家需要從大自然中發掘出素材、從平凡的景物中營造出境界。
四、繪畫技法
繪畫的表現最后完成需要借助于技術方法來實現。好的作品都具有超凡的技法和特殊的繪畫風格。繪畫技巧的高超與熟練程度并沒有直接關系;而重要是與自然界有關。東晉著名的詩人陶淵明曾在詩中提到“無雕琢之痕,無矯揉之態”。因此說繪畫中較為生硬的說明性方式的藝術手法,就像宣傳漫畫一樣,使其推銷方法過于裸露,因此其手法過于粗糙。
五、獨創的美感
區別畫家其作品的好壞及所表達意境的深淺,是通過畫家繪畫中獨特的美感來區分的。繪畫大師都具有其獨特的繪畫風格,創造的形象大都是史無前例的視覺形象,使作品顯示出極強的創造力,從而傳達出更讓人感動的情感內涵。像蒙克的《吶喊》、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王蒙的《溪山高逸圖》、李可染的《月牙山圖》、張大千的《巫峽云帆》,這些作品之所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畫家們創造了嶄新而獨創的藝術形象美。
因此,無論是何種景觀、何種景點,都能夠表現出具有意境的風景畫。而最重要的是藝術家需要抓住生活中最富有詩意且典型的形象,并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將其轉化為意象,這樣才能創作出即感人而又有意境的風景畫作品。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