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指津
“切合題意”是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第一個要求。考場作文只有在切題的前提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評判。由此可見,切題是考場作文的生命線。作為高考作文試題,從內(nèi)容上看,其會切合時代熱點,但往往又不會直接表述;從形式上看,一般會延續(xù)以往風格,但又不會一成不變;從難度上看,不會設(shè)置太大的審題障礙,但又會體現(xiàn)出測試的梯度。這些都是考場作文的基本特點。只有切合題意,寫出的作文才有可能獲得高分。那么考場作文如何切題呢?
一、審讀題目時要把握重點
很多高考作文題對時間、空間、數(shù)量、人稱、內(nèi)容、角度等都進行了限制。考生只有嚴格地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作文,才能不離題,不偏題,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才能獲得高分。由此看來,那些只注重形式與語言,卻忽視對題目內(nèi)涵挖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當文題出現(xiàn)在考生面前的時候,考生既要考慮它屬于哪種命題,又要分析文題的內(nèi)涵和外延,深入思考文題隱含的條件與限制。如果忽視了命題的限制,理解題意就可能會出現(xiàn)偏差,寫出的文章就難以切合題意了。
二、審讀材料時要找準角度
不管是何種形式的高考命題,其所提供的材料都會隱含著命題者的基本意圖。因此,理解這種隱含信息尤其重要。如2011年高考語文浙江卷作文題是“我的時間”,寫作的落腳點是“時間”,而且是“具體時間”。它可以是“物理時間”,也可以是“人生時間”,但考生行文時必須強調(diào)“我”的存在。即使是寫他人,也是由“我”而引發(fā)的,側(cè)重于“我”的思考和參與。考生如果在審題時忽視了這種限制,就必然導致文章的偏題離題。
三、行文寫作要鎖定題意
要讓所寫的內(nèi)容切合題意,考生還要學會在行文之中處處切題。而在行文中切題的方法就是緊扣中心,時時點題。點題的方法主要有:
1.字面重復點題法。在行文過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個段落的開頭或結(jié)尾,重復標題或者中心,反復點題,就會達到突出中心、切合主旨的目的。
2.似曾相識點題法。在行文過程中,相似的詞語、句子反復出現(xiàn),不變的是基調(diào),變化的是細節(jié),不斷強化主題,又在變化中給人以豐富生動的感受。表現(xiàn)在形式上,考生在作文中要多處反復點題,點題的形式每次都要有所變化,避免字面重復點題法的生硬,變刻意點題為自然點題。這樣會顯得機智靈活,而且主旨突出,立意鮮明。
3.濃墨重彩點題法。避免前文點題的不足,在結(jié)尾以一段或幾段文字點題,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以多方面反復強調(diào)的力度,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扣題。
誤區(qū)警報
不少考生因為沒有認真審題或?qū)忣}不準,立意和行文不能切題,結(jié)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導致考場作文出現(xiàn)了致命的失誤。從高考作文現(xiàn)場反饋的信息來看,失誤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因誤解而離題。考生或者對題目的含意理解不準,或者對題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當,或者將題目中的局部當做整體,只緊扣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做法都會導致文章偏題離題。以2011年高考語文安徽卷作文題“時間在流逝”為例,不少考生誤解了題目含意,寫成“家鄉(xiāng)在變化”“思想在成熟”等。此類文章寫得再好,也不符合要求。
2.因隨意而脫軌。考生沒有緊扣題目、緊扣中心寫作的意識,想到哪兒就順勢寫到哪兒,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這樣很容易出現(xiàn)離題的現(xiàn)象。以2011年高考語文全國新課標卷作文題為例,文題要求考生針對“中國崛起”的現(xiàn)象,談?wù)勛约旱目捶ê透惺埽遣簧倏忌畴x客觀實際,以所見到的一些陰暗現(xiàn)象,大談中國改革開放的弊端,隨意否定中國的崛起,結(jié)果偏離了題意。
3.因忽視而偏離題意。只重視狹義的題目或者話題,無視導語的限制,這也是造成離題的一個原因。以2011年高考語文天津卷作文題為例,文題要求“從望遠鏡、顯微鏡、反光鏡、哈哈鏡、三棱鏡中至少選擇兩種鏡,結(jié)合自己的感悟,寫一篇文章”,但是不少考生由于忽視了“至少選擇兩種”這個限制,只選擇了一種鏡子來寫,導致文章偏離了題意。
范文指引
時間在流逝
安徽一考生
高山幽谷中蜷縮的最后一撮雪終于耐不住性子,在草叢中,融化成了一滴水,匯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條溪。時間與它結(jié)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陰深處……
是啊,還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樣連綿不斷地詮釋時間,又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樣在宇宙間變換自如?不可捉摸的時間,人們無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來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嘆。
北雁南飛時,我們知道了季節(jié)的更替;從青絲到白發(fā),我們看到了時間的流逝。“少年不識愁滋味”,大多是因為對時間的認識還處于一種混沌狀態(tài)。當少年不再,便有了衣帶日已寬,歲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許多憾事與時間有關(guān),如在某個時間段,愛沒說出口,他與她便成了陌路;如在流逝的時間中,孝未盡,雙親卻已不在。
時間給予每個人的都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可不同的人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迥然不同。有的人說自己的時間太多,多得整把拋撒也無所謂,于是在燈紅酒綠里泡著,在紙醉金迷中躺著,在“桌上長城”邊坐著。就這樣,時間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賭桌邊輸盡了。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相信“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開”,可是他們哪里知道季節(jié)已經(jīng)輪回,今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們明白時間是無限的,人的生命長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寬度可以拓展。錢學森,這位科學界泰斗,一生不題字,不參加宴請,不出席鑒定會。他說,我時間不多了,我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別就在于是否珍惜時間。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也就在生命體里注入了價值的內(nèi)核。等到生命終結(jié)的那一天,人們會說,他的一生是充實而有意義的。
想當年辛棄疾報國無門,嘆時間流逝,盡管將“欄桿拍遍”,也無人知曉其“登臨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的詞句。真是英雄淚灑吳鉤,歲月不堪回首。
時間在流逝。雖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這些只不過是飛逝的時間列車沿途丟下的旅客而已。因為雪不是去年的雪,春也不是去年的春。
時間在流逝,我們必須將愛說出口,將孝盡到位,將事做到最好……抓住機遇,只爭朝夕。雖然我們不能阻止時間的流逝,但我們可以激起時間長河中的浪花,哪怕只有一朵。
借鑒技巧
本文值得考生借鑒的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個:
1.審題準確,切合題意。題目的要求是“時間在流逝”,作者緊扣這一主旨來立意,沒有絲毫的偏頗。
2.聯(lián)想豐富,行文流暢。文章開篇聯(lián)想自然,引出光陰流轉(zhuǎn),時間飛逝這一中心,然后以時間為線索,展開縱向聯(lián)想,先聯(lián)想到“逝者如斯夫”的千古長嘆,隨后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人荒廢時間,再聯(lián)想到錢學森充實的一生以及辛棄疾對于時間的無奈悲吟,讓讀者仿佛行走在時間的長廊中,穿越時空,縱橫古今。
3.行文扣題,主旨鮮明。綜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緊緊抓住“時間在流逝”這一中心不放,展開聯(lián)想的翅膀,縱橫古今,跨越不同領(lǐng)域,既有對自然的感慨,又有名人的長嘆,還有對現(xiàn)實的遺憾等。
新題演練
請以“后勁”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后勁”是一個名詞,其本義為顯露較慢的作用或力量,如“這酒后勁大”;也指用在后一階段的力量,如“他后勁足,沖刺時超過了所有對手”。考生若選擇寫議論文,可分別列出以下分論點:
就“是什么”的角度,可提出分論點:后勁是堅強意志的體現(xiàn),后勁是平穩(wěn)心態(tài)的折射,后勁是積蓄能量的爆發(fā)。也可詮釋為:后勁是后來居上的力量,后勁是永不言敗的信念,后勁是永不屈服的意志。
就“為什么”的角度,論述后勁的作用,可提出分論點:有后勁,才能厚積薄發(fā);有后勁,才能后來居上;有后勁,才能贏得勝利。
就“怎樣做”的角度,可提出分論點:反復鍛煉,不斷積累,使后勁有力地發(fā)揮;汲取知識,豐富內(nèi)涵,使后勁有力地爆發(fā);堅持不懈,永不言棄,使后勁有質(zhì)的保障。
考生若選擇寫記敘文,可以寫后勁的來源,如后勁,源于朋友真誠的祝福;后勁,源于同伴堅定的支持;后勁,源于自身不滅的信念。也可記敘一件事情,如登山、長跑等。通過與他人的對比,突出后勁的作用。
佳作示例一
后 勁
□景閃閃
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常在于險遠。能到達險遠之地飽覽勝景的人,必然是有后勁的人。所謂后勁,就是別人放棄了,你仍繼續(xù);別人后期無力之時,你卻能“再而不衰,三而不竭”。
怎樣才能做到有后勁呢?王安石老先生早就告訴我們,要想到達人之所罕至的地方,必須具備力與志。
有力,是指有強大實力。體力不足的人當然不能攀登險峰,領(lǐng)略風光;鍛煉不足的人也不能完成馬拉松的全部賽程。
有志,是指有堅定志向,對目標執(zhí)著追求。半途而廢,輕言放棄,當然不是有后勁的表現(xiàn)。我們看長跑運動,勝利總是屬于堅持到最后的人。所謂大器晚成,如果在尚未成功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泄氣放棄,那就不會有終成大器之日。
力與志,都兼?zhèn)洌涂梢苑Q做有后勁。這就好比已經(jīng)面臨最后沖刺的我們,能否取得理想成績,就在于我們本身有沒有堅定的意志,有沒有強大的實力。而有志者,事竟成,志向往往激發(fā)出強大的力量。鄧亞萍的個子并不適合打乒乓球,但她通過自身刻苦的訓練最終后來居上,成為奧運冠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老馬能走完長途,往往是因為身雖老而志彌堅。雖然老馬的力氣可能有所不足,但因志向堅定,所以一步步走到了目的地。因此,認準目標,不懈怠,不放棄,就是后勁的來源。
在失意時不放棄,在成功時不自滿,才會擁有后勁。貝利說,他最滿意的入球,永遠是下一個。如果鄧亞萍滿足于自己世界冠軍的成就,就此停步,就不會從ABC學起,入讀劍橋,更不會有現(xiàn)在投身政界,任職《人民日報》社高管的人生轉(zhuǎn)型。正是由于鄧亞萍對人生有著不懈的追求,她才有后勁創(chuàng)造人生又一個新的高峰。
對于高三的我們來講,長跑已進入后段路程。如何在后面的階段爆發(fā)出更大的力量,再創(chuàng)輝煌或者是實現(xiàn)驚天逆轉(zhuǎn),取決于我們是否擁有堅定信念,擁有比以往更堅忍的精神,更頑強的意志,積蓄更多的能量,不悲觀,不驕傲。
最美的微笑總是出現(xiàn)在最后,相信我們都是笑到最后的人。
點評
文章語句流暢,富有力度,說理論證,信手拈來,游刃有余,既不拖泥帶水,又能切中肯綮,一語中的。本文結(jié)構(gòu)嚴謹,論證嚴密,不失為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文。
佳作示例二
后 勁
□霍鳳桐
后勁,往往更有力量;后勁,往往更能讓人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那么什么人能體會到這種力量,品嘗到這份甜美呢?
其一,執(zhí)著于自己的興趣,而不盲目追逐時尚的人。這種人最初往往不顯露自己的鋒芒。在常人眼中,他們并不起眼,甚至有時還被小看。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對物理學甚至對全人類的貢獻不言而喻,但兒時的他們在常人眼里并不優(yōu)秀,考試成績很差,連老師都說他們是笨得無可救藥的差生,甚至不愿再教他們。為什么呢?我想,這或許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獨特且執(zhí)著追求的理想,同時,他們對常人沾沾自喜的那些表現(xiàn)和成績皆淡然處之。他們的所作所為與“時尚”往往正好相反,但他們?nèi)匀幌蛑约旱哪繕饲斑M。這類人正如老子所說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他們不飛則已,一飛必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必足以震驚世人!但這必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是大器“慢”成的結(jié)果。當然,這種“后來居上”的人,也必定是勤奮的。牛頓癡迷似地探索物理天地,勤于思考,有一次居然錯把懷表當做雞蛋來煮。他如此廢寢忘食,又怎能不成就輝煌呢?愛因斯坦也是如此。為了節(jié)省時間,他從來不穿襪子。如果只靠天賦,后期不努力,他們也只是個普通人,不會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其二,迷途而頓悟,困窘而知奮的人。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不可能是牛頓、愛因斯坦式的天才,也不會像他們那般執(zhí)著與勤奮,可是有一部分人在受盡了生活的挫折與磨難后,在歷經(jīng)別人的嘲笑后,在感受到平庸帶來的無味后,往往會握緊拳頭,不甘落后,拼命地向前奮發(fā)。這會使他們的能量噴薄而出,顯示出無窮的后勁。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就是這種人的典型代表。所謂“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渴望體驗“一覽眾山小”,可是如果你甘于平庸,滿足于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就永遠體會不到那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如果你想體會立于群山之巔的驕傲,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人生非比尋常,那么,請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有無限的后勁,去沖破現(xiàn)實的束縛,點亮光明與希望的火種,用自己的雙手開辟一片嶄新的天地吧!
點評
本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流暢。無論是從論點的提出到對分論點的闡釋,還是最后的總結(jié)升華,都較好地體現(xiàn)出作者縝密的思辨力。尤其是結(jié)尾處恰當?shù)匾昧嗣洌辛Φ厣A了文章的主旨。
病文精評
后 勁
一杯水因為茶葉的鼓舞,而清香四溢;一片海因為波濤的激勵,而洶涌澎湃;一朵花因為細雨的滋潤,而嬌艷欲滴;一個人因為后勁十足,而百戰(zhàn)不殆。(開頭運用排比句營造氣氛,但與“后勁”沒有必然聯(lián)系,不切題。)
后勁,為你的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用飽滿的后勁去迎接一個又一個看似未知的前方,勝利的希望就在不遠處。陳楚生,一位家喻戶曉的歌壇新星,未成名之前只是酒吧的助唱,但他憑借堅強的毅(錯別字,應(yīng)為“意”)志,依靠自己的實力,并用之成為后勁,終于,在《夢想中國》的舞臺上,看到自己勝利的希望,就如茶葉是水的后勁,讓你品嘗到馨香的芳茗一樣,堅強的毅志是勝利的后勁,讓希望在后勁中不斷的生根、發(fā)芽,最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緊扣中心進行論證,但對事例缺乏分析;“夢想中國”應(yīng)為“快男”選秀。部分語句邏輯不通,語序也需要調(diào)整。)
后勁,讓你在拼搏中品嘗到喜悅的甘甜。用不懈努力與拼搏,加上十足的后勁,成功的喜悅就在你眼前。程菲,我國出色的體操運動員,在追尋夢想的旅途中,挫折、痛苦時時徘徊于她的左右,但她憑著頑強的意(錯別字,應(yīng)為“毅”)力與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終于在全國、全世界人民面前,證明了自己。正如波濤是大海的后勁一樣,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后勁,讓喜悅在后勁中,伴隨著拼搏永駐。(程菲事例跟“后勁”的關(guān)系缺少相應(yīng)的分析聯(lián)系句。)
后勁,讓你在消沉中找回另一個自我,也唯有以不屈頑強的毅志作后勁,人生,方能展開一番宏圖。司馬遷,遭遇了最殘酷的刑罰——宮刑,但他并沒有消沉,痛苦地度過自己那悲惋的余生,相反,他憑借著自己“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豪情壯志,完成了千古的不朽之作——《史記》。正如細雨是花朵的后勁一樣,讓你感受到花的嬌艷欲滴。對夢想的不懈追求是勝利的后勁,讓消沉、悲傷漸漸散去,迎來另一個由后勁構(gòu)成的別樣人生。(司馬遷的例子跟“后勁”關(guān)系不大,舉例不當。)
香茗的甘甜,流連于唇齒之間,是用茶葉支起的后勁,來鼓舞著水的耀人芬芳;
狂瀾洶涌的大海,顯示著另一種豪情壯志,是波濤,架起了后勁,來激勵著大海的勃勃生機;
迷人的花朵,顯示別樣的芬芳,是細雨,串成了后勁,來滋潤花朵的怡人芳香。
讓后勁,播下種子,去迎合每一個希望;讓后勁,制造喜悅,去品嘗每一個甘甜;讓后勁,鼓起勇氣,去迎接每一個挑戰(zhàn)……(此段排比看似跟前文形成相互照應(yīng)的關(guān)系,但是讀起來重復啰唆,與主旨關(guān)系不大。)
人生路上,有后勁作(錯別字)伴,我們毫不畏懼,我們超越夢想。
升格建議
文章以自然現(xiàn)象引題,用陳楚生、程菲、司馬遷三人的事例為主要材料,論證了“后勁”在人生中起到的作用。但文章事例與道理之間的銜接不緊密,這主要是由于對材料分析不夠,導致材料的選用跟中心有一定的脫節(jié)。另外,文章濫用排比,過于生硬。這些都影響了本文的得分。作者在修改時,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落筆扣題,精選排比句,明確表述自己的觀點。
2.按一定的類別精選事例,對原文中引用的事例不切題的部分予以更換。
3.加強對事例的分析,使觀點更加鮮明,能始終為主旨服務(wù)。另外,也可加入適當?shù)氖闱椋刮恼赂痈腥恕W⒁庹Z言要通順,避免出現(xiàn)語病。
升格佳作
后 勁
□岳崇明
香茗的甘甜,于唇齒之間繚繞,這是用茶葉支起的后勁,鼓舞著水散發(fā)誘人芬芳;
洶涌的大海,顯示出豪情壯志,這是用波濤架起的后勁,激勵著大海煥發(fā)勃勃生機;
迷人的花朵,綻放出別樣美麗,這是用細雨串成的后勁,滋潤著花朵開出姹紫嫣紅。
后勁,為你的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用飽滿的后勁去迎接一個又一個看似未知的前方,而勝利或許就在不遠處。也許你現(xiàn)在很平凡,但是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每個人都有強大的后勁。只要你善于挖掘,你一定會追上前面人的步伐,甚至可能趕超。陳楚生,一位家喻戶曉的歌壇新星,未成名之前只是酒吧的助唱。也許很多人開始時跟他一樣處于人生事業(yè)的低谷,但陳楚生與很多人不同的是他沒有滿足現(xiàn)狀,而是憑借堅強的意志,依靠自己的實力,激發(fā)自己的后勁,終于在“快男”選秀的舞臺上一舉成名。
后勁,讓你在拼搏中品嘗到喜悅的甘甜。只要不懈地努力與拼搏,再加上十足的后勁,成功很快就會到來。程菲是我國出色的體操運動員。她在平時的訓練中并非那么出類拔萃,但爆發(fā)力很強的她卻能俯視那些很強的對手。“不拘小節(jié)者,定天下。”她從不在失敗面前消極頹廢,而是蓄勢待發(fā),加足馬力,去追趕他人。程菲恰當運用自己的后勁,終獲得一次又一次成功。
后勁,讓你在挫折中找回真正的自我。很多成大器的人,都經(jīng)歷了常人不曾經(jīng)歷的磨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因此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目標,那樣只會使自己成為一個可悲的人,那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我們要學會慢慢等待,在遭受挫折后積蓄后勁,并努力戰(zhàn)勝挫折。司馬遷,遭遇了最殘酷的刑罰——宮刑,但他并沒有消沉,而是在挫折中長久地積蓄力量,并使之成為自己的后勁,于挫折中完成了千古不朽之作——《史記》。如果沒有這種后勁,司馬遷如何能這般驚人?不要妄自菲薄,自怨自艾。有超強的后勁,就要善于運用,它會讓你找回自信,贏得人生。
如果你擁有令人羨慕的后勁,那就善待它,并積極使用它,這樣才能收獲成功。難道不是嗎?
升格小結(jié)
經(jīng)過修改,本文說理的內(nèi)容充實具體了。“如果沒有這種后勁,司馬遷如何能這般驚人?不要妄自菲薄,自怨自艾。有超強的后勁,就要善于運用,它會讓你找回自信,贏得人生”的議論性文字,使論證清晰明白而且有條理,說服力自然就增強了。文章內(nèi)容采用“串珠”形式,結(jié)構(gòu)簡明;語言準確、簡練、到位,避免了原文的重復拖沓與語句的不通順等問題。
實戰(zhàn)演練
1.請以“柳暗花明”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柳暗花明,本指柳樹成蔭、繁花耀眼的美景,喻指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考生寫作時,最好是從比喻義入手。當然,如果從本義出發(fā),并能適當引申,呼吁保護環(huán)境,也符合題意。如果僅就本義寫作,并不是立意之上策。若將其寫成議論文,考生在選材時就要恰當聯(lián)系現(xiàn)實。如近年來中國遭遇了一系列坎坷曲折,雪災(zāi)、汶川大地震、干旱、世界經(jīng)濟金融危機……有天災(zāi)也有人禍,但災(zāi)難反而更體現(xiàn)出黨和政府的開明與關(guān)懷,更展現(xiàn)了全國人民的愛心和團結(jié),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增強了,中國的影響力擴大了。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們總想到遠方去旅行,遠方似乎有自己身邊找不到的東西,不僅僅是自然風光、人文勝地……更多的是一種夢想,一種精神歸宿,一種靈魂里涌動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現(xiàn)實,遠的才是詩。所以遠方總像一簇圣火,在人們心中燃燒。于是,我們總是期盼遠方,充滿放飛心靈的渴望。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cè)面構(gòu)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題,所給材料是一段富有文采、富含哲理的話。考生要認真閱讀這段材料,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的內(nèi)涵及命題者的思想態(tài)度,特別要抓住“遠方、夢想、精神歸宿、放飛心靈”等關(guān)鍵詞語,仔細揣摩其內(nèi)涵,并加以歸納整合。考生可以立意為為理想而奮斗,永不言棄;也可以立意為摒棄一切世俗雜念,淡泊名利,讓心靈永遠恬淡寧靜;還可以立意為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敢于沖破一切束縛,放飛心靈,開拓創(chuàng)新,鑄就人生輝煌等。行文時,考生一定要注意切合題意,不要偏題離題。
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相聲百年經(jīng)典》一書中,作者記述了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一段往事。在排演相聲《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時,他特地去請教了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這樣一個細節(jié)問題:關(guān)公那個代表性的亮相姿勢,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還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對大師的這種做法,人們無不稱嘆。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cè)面構(gòu)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對于這則材料,考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揣摩材料內(nèi)涵,從而得出不同的立意:一是抓住“細節(jié)”二字,可以得出“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立意;二是抓住“請教”二字,可以得出“要虛心求教”的觀點;三是體味侯寶林先生探究問題的態(tài)度,可以立意為“要有認真的態(tài)度,學會做人,學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