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自“明治維新”之后,日本國內開始進入一個較為劇烈的動蕩時期,當時,從海外傳入的各種西方思潮主義正值風起云涌,并且大大地影響了這段期間日本社會的思想文化。其中特別是以明治二三十年代興盛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為中心,不惟標志著日本古典時代的終結,且亦開拓了后來的新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一系列文學思潮共生共存、各領風騷的新局面,在日本近代文藝及美術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明治二十六年(1893),詩人北村透谷(1868~1894)與島崎藤村(1872~1943)等人共同創辦《文學界》雜志、被稱作近代日本浪漫主義文學的大本營,其精神基礎正是來自于歐美文學的浪漫主義與個人主義思想,以及一種源自基督教信仰的平民意識,他們每每主張以自身的直覺來把握人的內在精神,進而達到有限的精神解放。
隨之,作為日本近代“新體詩”的奠基者,青年詩人島崎藤村在他29歲那年(1897)刊出了生平第一部個人詩作《若菜集》,這部詩集打碎了固有形式的桎梏,擺脫了封建思想的道德束縛,著重抒發個性思想和感情自由,巧妙地將西方浪漫主義詩歌的表現手法和日本民族傳統內涵镕鑄于一爐,用語雅俗兼蓄、細膩深沉,遂引起了廣大年輕讀者心靈上的共鳴。誠如作者島崎藤村自云:“明治二十九年,從東京到仙臺地方,旅舍憑窗,聽得海潮音,于是做了那集子里許多詩,感覺到自身周圍的黎明。”此處且看該詩集封面以一只蝴蝶剪影圖案為主題,在深藍背景映襯下仿佛有著海一般的憂郁、夢幻飄落之感,遠觀整體優雅的藍白配色更恰似如歌的行板,浪漫而沉靜。
當時負責繪制《若菜集》一書封面裝幀與內文插畫者,正是日本明治、大正時代著名的西畫家暨美術收藏家中村不折(1866~1943)。中村不折同時也是日本東京“臺東區立書道博物館”創始人、太平洋美術學校校長,既專擅繪畫,又對甲骨文與中國傳統書畫文物情有獨鐘、且致力于收藏多年,尤其偏愛漢代的隸書和北魏的楷書拓本。
出生于江戶(現之東京)八丁掘、5歲時隨父母回到老家長野縣高遠町度過了童年歲月,自幼即以追求學問與藝術為職志的中村不折,最初曾研習南畫(水墨畫)和書法,19歲任高遠小學助教(代課老師),之后又在飯田、伊那等地擔任教職,并繼續自學書法、數學等。22歲那年(1887)帶著積蓄前往東京求學,于根岸二丁目附近開始獨自生活,并且陸續向京都洋畫名家小山正太郎(1857~1916)、淺井忠(1856~1907)拜師習畫,其間不僅參加過明治美術會的展覽,亦經常為報紙制作插圖來賺取稿費。當年甫在日本文壇聲譽鵲起的俳句作家正岡子規(1867~1902)居所“子規庵”,剛好就位在中村不折住處的對面,兩人既屬比鄰而居又是知己之交,他與正岡子規、夏目漱石彼此都有頻繁的書信往來、情誼匪淺。此外,據聞早年康有為流亡日本期間,中村不折亦曾與之密切互動,他甚至還將康有為的著作《廣藝舟雙楫》譯成日文,名為《六朝書道論》,后來交由當時留日(負笈東京明智大學)的徐悲鴻帶回中國。
明治27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村不折與正岡子規兩人以“從軍記者”身份赴中國進行采訪,殆戰后又于中國、朝鮮等地駐留一年半,這段期間由于正值清末民國政權更迭、戰亂不斷,致使大量的文物精華流往海外,中村不折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得以較少的資金搜購了大量的中國書畫經卷、碑拓法帖、金石碑刻、乃至敦煌吐魯番寫本等藝術精品,之后數十年廣泛遍搜各類文物字畫達一萬六千件之譜,中村本人更在整個過程中深受古代器物工藝文化長年熏陶,這從他早期替詩人學者土井晚翠著述《東海游子吟》擔綱設計書籍封面一案當可窺見其結合了甲骨文的圖畫文字以及青銅器裝飾紋樣的豐厚美學根柢。
彼時剛從戰場回國之際,擔任記者工作的正岡子規隨即引薦中村不折在報社以鋼筆畫插圖來搭配刊登實時報導。根據好友正岡子規的說法,當年經濟狀況并不寬裕的中村不折往往白天出門學習速寫,夜晚親自動手做報社的工作,在他絲毫不敢松懈的緊迫時間內總是保持著定期交稿且質量兼具的良好效率,而該報紙版面也因為那些豐富秀異的插畫作品而生色不少,訂閱者比從前的人數增加了許多。后來,中村不折把他平日畫插圖辛苦積攢的錢充當留學經費,在他三十六歲時遠赴法國習畫三年,師承印象派畫家Raphael Collin(1850~1916)和Jean-Paul Laurens(1838~1921),明治三十八年(1905)學成返日,并在太平洋畫會中公開發表作品,自此嶄露頭角、聲譽日隆,再加上他素來與島崎藤村、土井晚翠、森鷗外、夏目漱石、伊藤左千夫等一流作家關系密切,舉措之間毋寧更益增添其社會影響力。
想當初,就在他旅歐歸來的這一年(1905),日本國內正因日俄戰爭的勝利而在圖書市場上引起新近一波搶購“繪葉書”的空前盛況,該年恰好也是日本統治臺灣10周年、臺灣總督府為此首度發行“始政紀念繪葉書”,里頭就有中村不折執筆描繪臺灣俗民生活的水彩風景畫。此外,文學作家夏目漱石的連載小說《我是貓》亦于同年首度集結出版單行本,翻開內頁里頭那些不禁令人會心一笑、清新雋永的“貓畫”插圖咸乃出自中村不折之手。
昭和十一年(1936),中村不折于自宅處(東京都名東區根岸二丁目10番4號)獨資創立“書道博物館”,展示出他費盡畢生心血搜集保存的文物、書畫藏品,迄今每天仍有大量傳統藝術愛好者慕名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