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的家庭是由女性來掌管財政大權,而且越是年輕的家庭,女性成為購買家庭大件消費品的主要決策者的趨勢就越明顯。
女性在家庭中究竟扮演幾個角色?——妻子、母親、女兒,對于她們本身消費來說,服裝、化妝品、包包對她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但是以妻子或母親的身份來說,她們是不是也決定了家庭的絕大部分開支呢?為此,《銷售與管理》雜志聯合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展開了專項調查。
本次調研主要針對國內一線城市21-50歲的人士,利用高質量的樣本庫,采用在線調查的方式,共回收1300份有效數據,所有有效問卷經過在線調查系統邏輯自動檢查功能查錯,誤差率在3%以內。
誰收入多誰管錢?
雖說女性占了半邊天,但是現代社會中男性仍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不是誰收入多誰就掌控了財政大權呢?數字100調查數據顯示,近60%的家庭是由女性來掌管財政大權,43%的男性被訪者表示家中財政大權由母親或者妻子掌控,女性在消費方面考慮較多且敏感,因此女性對安全感也期望更強,這些都造成了女性財政“大半邊天”的超高家庭地位。
誰管錢誰決策?
就中國傳統觀念來說,如果要購買大件物品(例如買房、買車等),家庭中會以男性的意見作主要參考,同時有56%的受訪家庭中會更偏向于讓男性做主要購買決策者。雖然在60后組建的家庭中,僅有25%的家庭中女性擁有大件物品的決策權,但是現代女性的求知欲望越來越強烈,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擁有更多樣的生活環境,視野也越來越開闊,在80后已經有近5成的家庭是女性擁有大件物品決策權。
數據表示,除了購買大件物品外,69%的家庭表示女性主要負責購買柴米油鹽等家庭日常用品,87%的家庭表示女性負責購買女性用品,75%的家庭表示女性負責購買小孩日常用品。不難看出,女性的家庭/事業觀較男性更多地偏重于家庭。因此,女性往往更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致力于建立一個理想的家庭、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氛圍。由此可知,女性日益成為購買家庭大件消費品的主要決策者是必然的趨勢。
這是一個挑剔而沖動的消費群體
由于女性日益成為家庭消費的決策者與主要影響者,所以女性通常在選擇商品時比較謹慎,不僅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庭。她們會更加注重產品在細微處的差別,通俗地講就是更加“挑剔”,所以較男性相比,女性購物時會更加注重質量。另外由于女性是“財政大臣”,所以在購買時,也十分相信中國的傳統觀念“貨比三家,價比三家”的道理,女性消費前往往會針對自己的生活需求進行謹慎的決策。決定購買后,通常還會比較幾家商店的同類商品價格,經過一番斟酌比較后,往往會選擇最便宜的價格。數據顯示,除了價格和產品本身質量外,有20%的女性開始注重售后服務,而消費者對于產品保障需求也越來越高。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時,適合的售后服務更加速了消費者的決定。由于女性購物比較“挑剔”,所以在購買決策時間上會相比男性更長一些。數據顯示,在購買大件物品上,64%的男性則會在一個禮拜內做好決定,速戰速決的完成任務,而有近一半的女性表示需要一個禮拜以上的時間才能做好購買決定。

和男性相比,女性面對的市場更加廣闊,鞋子、包包、衣服等,超過30%的女性表示在消費時很容易出現盲目和浪費,同時女性更容易受到他人觀點的左右,在做購物決策時也不例外,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女性消費的非理性。不少女性把購物看作一種享受,因此也更注重購物的氛圍和商品的外觀形象與情感特征。總的說來,女性購買欲望受直觀感覺影響大,容易因感情因素產生購買行為。
由于女性在社會地位的不斷上升,現代女性所要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重,除了對家庭負責外,還要承受工作的壓力,這也使得女性在購買消費品時越來越謹慎,上至買車買房下到柴米油鹽。女性也是一部很難讀懂的書,她們的消費習慣分散、復雜、也容易被誤解,一個好的企業應該深入的去了解女性的需求,讀懂現代女性的想法,這樣才能獲得豐富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