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密爾頓,最上鏡的車手之一,代表了英國年輕人的速度和銳氣。

2012年夏季奧運會花落倫敦,當政府討論斯坦福德奧運場館建設方案時,倫敦人則將這里稱為“吃了拳頭的眼窩”。哈克尼·維克(Hackney Wick)緊臨斯坦福德西部,早在1864年就被證明是東倫敦犯罪率最高地區。犯罪、暴力、丑聞是它歷史舞臺上經久不衰的鬧劇。但如今,這些聲名狼藉的地區被納入倫敦奧組委工作范圍,奧運村就坐落昔日野草叢生地帶。
經過7年翻天覆地改變,斯坦福德和哈尼克·維克早已獲得倫敦政府認可。雜亂破舊的庫房和茅舍已經消失。煥然一新的街道,現代化的體育場館,擁有3000株林木的奧林匹克公園。全新面貌的東倫敦展示在人們面前。
從體育角度看,倫敦的重建像是童話。游泳館由伊拉克著名建筑大師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設計,耗資2.69億英鎊(約3.23億歐元),可容納17500人。俯瞰倫敦,波浪形屋頂的游泳館如同鑲在這座城市上的一顆寶石。這座場館將作為倫敦奧運會游泳、水球、跳水和現代五項全能比賽場地,奧運會后成為倫敦市政府公共財產,但它將來的真正用途還不為人所知。
容納6000名觀眾的自行車賽道僅花費9300萬歐元,簡單、清新、優雅、百分百的綠色建筑,“單車場”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綽號“普拉格爾”(英國著名食品品牌)。倫敦奧運會手球館則可稱作是一個小型宮殿,共花費4400萬英鎊,可容納6500名觀眾,將作為多功能場館使用。籃球館耗資4000萬英鎊,容納12500名觀眾。但在英國籃球并非主流運動,籃球館在奧運會后很可能被拆卸,其它體育場館的最終命運還沒有定論。
當然最龐大的是倫敦奧運會體育場,共設8萬個座位,已耗資5.37億英鎊,但時間會證明這些花費還遠遠不夠。關于奧運會后體育場使用收益權,其中的故事已足以寫成一部小說,這也是倫敦奧運會章程中最具爭議的話題。奧林匹克公園遺產公司(Olympic Park Legacy Company)有意將使用權交給英冠俱樂部西漢姆,但卻遭到托特納姆和萊頓東方兩家俱樂部反駁。他們認為如此輕易將球場使用權授予西漢姆是不合規定的。同時,奧林匹克公園遺產公司某位大股東受賄丑聞也被曝光,2.04萬英鎊的賄賂金導致西漢姆在這次競爭中險些得逞。目前為止,共有17家有實力的俱樂部仍在爭奪奧林匹克體育場的使用權,其中仍然包括堅持不懈的西漢姆。
所有體育場館已經就位,奧林匹克村也是最受關注的地方。倫敦奧運會期間,這里將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和官員。住宅區共有63座建筑,2818間公寓。奧運村廣場位于住宅區中心,飯店、銀行、醫療設備、娛樂中心、百貨商店和網絡中心齊全。“我們盡力滿足運動員們在奧運會期間的所有需求”,組織者說道。奧運會結束后,奧運村所有房子將會以固定的折扣價出售,但具體程序還不得而知。不過,英國查布漢學院(Academy Chobham)已經確定在奧運會后入駐,這所學校共有1800名學生。
回到現實,倫敦奧運會對城市的影響和翻天覆地的變化,到目前為止,都只是美好憧憬,一切還未發生。反對者們依然號召人們擺脫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陰影,倫敦奧運會會徽也陷入尷尬(英國抗擊癲癇癥慈善會證實,有觀眾觀看會徽的宣傳片后,突發癲癇癥);奧運會的購票方式和倫敦奧組委某些政治決策仍然備受爭議,比如對贊助商權益,尤其是1984年導致印度博帕爾災難的肇事者,如今卻占據著重要地位。
毫無疑問,僅僅考慮奧運會后當地的就業布局和就業率還遠遠不夠,人們更關心這里是變得繁華,還是變回從前貧民區面貌,這里是否會同大倫敦其它地區產生經濟脫節。不過媒體認為,這是一場值得下注的比賽,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光環還在擴大和發亮,宣傳工作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報紙和電視每天都在贊揚反興奮劑工作的成績,奧組委多次的安保演練,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精心準備。這些舉動無非是要說服全世界,倫敦的第三次奧運會將是奧運史上最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