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春,李娜從英國歸來,在京的好友專門設宴為她洗塵。這次回國,她正式結束了在英國利茲大學的課程。研究生畢業,她也給自己的學業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分號?!胺痔?,不是句號,我還想繼續讀博士。”李娜強調。
1993年,9歲的李娜放棄了技巧訓練,進入北京跳水隊。她說,就因為在電視上看到了伏明霞站在巴塞羅那奧運會的冠軍領獎臺上?!熬毤记芍荒艹蔀槭澜绻谲姡畢s可以拿奧運金牌。”
在給自己設計的人生軌道上,這個女孩按步驟實現了夢想。2000年的悉尼,她成為了奧運冠軍。
之后的又一個四年輪回,李娜的表現無可挑剔,2004年的夏天,奧運選拔賽,她積分排名第一,雅典仿佛觸手可及。跳水隊就要開赴濟南進行最后的封閉訓練,“走之前一小時,通知我不能去奧運會了?!?/p>
“跳水給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感受,酸甜苦辣,當然也有很多樂趣。很多運動員都沒有拿過世界冠軍,更不用說奧運冠軍,但這些我都拿了,還有什么不滿意嗎?”如今的李娜笑得很淡然。

但8年前,她只能傷感告別國家隊,回到北京隊一年后選擇退役,進入中國人民大學讀書。跳水是李娜的第一份工作,從走上跳臺到成名,過程太短,她甚至沒有時間觀察自己的內心以及這個社會變化。
“進入學校,發現了和同齡人的差距。我告訴自己,三十歲前就做兩件事,跳水、讀書?!?/p>
人大的本科只是一個開始,畢業后繼續在北京體育大學讀研究生,別的奧運冠軍申請隨大部隊去美國深造,李娜卻只身登上了前往英國利茲的飛機。
有人勸阻她,“一個女孩子獨自在外,太過辛苦?!彼χ鴵u了搖頭,“我8歲就離開家到北京,早就習慣獨立了。在運動隊太長時間,我想到學校真正學點東西?!?/p>
利茲大學,世界百強名校,英國“常青藤”——羅素大學集團成員,紅磚大學。2010年的寒冬,帶著比自己還重的兩個箱子,李娜抵達利茲。
她有著交流大使的身份,卻婉拒了校方的歡迎儀式,選擇了歐美人最多的一個公寓。六人套件,李娜自己單獨一間屋,廚房公用?!熬蜑榱隋憻捳Z言能力?!弊隽巳齻€月的啞巴,直到第四個月她才開始張嘴說出斷斷續續的句子。
利茲的這兩年,李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靜?!懊刻炜梢宰鲎约合矚g做的事,讀書、旅游、寫論文,回歸最簡單的狀態。下課后,我會去買一杯咖啡,坐在校園里曬太陽,看著松鼠在樹上竄來竄去?!?/p>
但“大使”的身份注定她比普通學生更加繁忙。幫助中國奧運代表團在英國尋找訓練基地,參與中英的體育交流研討。瀏覽利茲市政府與中國奧委會簽訂訓練營協議的報道,幾乎每篇文章都會提到“Na Li”。
這次回京,不少朋友問起李娜未來的打算,她說讀博,眾人并不吃驚。這個家庭環境優越的女孩對物質一向沒有過高的要求,在其他人利用奧運冠軍身份撈金時,她更多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看書。做生意的父親在物質方面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讓她可以根據意愿選擇自己的人生。

有人問李娜的偶像是否是鄧亞萍,像她一樣學成歸來走上仕途?!皼]有誰的路是可以復制的,鄧亞萍、李寧、大楊揚,選擇了不同的方向,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至于我,目前只是做好眼下。”
李娜清楚自己每一個階段要做什么,隨遇而安,不為外因所絆。


Q=《全體育》A=李娜
Q:什么樣的機緣讓你選擇去英國留學?
A:2009年利茲大學校長來北京體育大學交流,我作為陪同,得到了他的認同。在他的邀請下,我在2010年1月去了英國。與普通留學生相比,我多了一個頭銜——利茲大學大使,進行體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Q:大使的身份是否讓你有工作任務?
A:沒有具體任務,隨著奧運會的臨近,利茲大學建立起與中國代表團的聯系,我在中間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Q:為什么中國代表團選擇在利茲備戰奧運?
A:第一,這里的住宿環境能滿足中國300人的龐大團隊;第二,這里的運動設施完備。其實從2010年開始,我就受中國代表團委托收集英國適合備戰的基地資料,這是中國第一次設立海外備戰基地,吃、住、訓練外,還有安全的問題,各方面都要考慮。
Q:你所在的利茲大學最后成為了基地之一?
A:是的,經過反復考察,利茲大學將承擔中國乒乓球隊、擊劍隊和跆拳道隊的訓練任務;包括劉翔在內的中國田徑隊將在利茲城市大學田徑場訓練,約翰查爾斯體育中心游泳館則會成為中國游泳隊的大本營;中國拳擊隊的訓練地是距離利茲半小時車程的小城布拉德福德;女子曲棍球隊在利茲郊區韋克菲爾德;激流回旋隊的集訓地位于距離利茲一小時車程的諾丁漢市。
Q:基地的準備情況如何?
A:中國代表團下榻的利茲大學學生公寓,服務標準達到了四星級公寓水平。利茲市中心有一家名叫“小辣椒”的中國川菜館,頗受當地華人歡迎,利茲的奧運官員專門邀請了這個飯店的廚師,在奧運期間為中國代表團服務。總之當地政府已經在盡最大的努力做準備工作。
Q:你認為奧運會對英國的意義是什么?
A:英國方面對倫敦奧運會很下心思,精力、財力的投入很大。他們也想通過舉辦奧運會讓全世界了解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情況,雖然現在金融危機,但他們希望世界對英國有更多的信心。
Q:英國的訓練體制和中國有著很大的不同?
A:以跳水為例,英國開始會以俱樂部形式設立30人的小班,培養興趣,俱樂部自負盈虧,所以訓練都是收費的。如果你是個苗子,他們會問家長是否愿意繼續練,可以,小孩就可以進提高班。這期間會參加全國比賽,如果拿到名次,訓練費是全免的。像戴利這樣,拿到世界前八名,會得到政府的補助獎金。英國很小,整個加起來也就和江蘇、安徽兩個省這么大,但是像利茲、謝菲爾德、包括曼城,跳水興趣班卻非常多。
Q:跳水對他們來說是工作?
A:有些運動員會把跳水當職業,像和戴利配對雙人跳的彼特之前退役了一陣,現在又回來跳。在英國跳水運動員的年收入取決于所在俱樂部,一般情況下每年兩到三萬英鎊。
Q:戴利對英國跳水熱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
A:是的,現在英國的體育明星,最熱的除了貝克漢姆就是戴利。英國人認為他有希望拿到一枚奧運會金牌,是國家的驕傲。英國媒體特別喜歡炒天才這個概念,什么是天才,從少年就能出來的,戴利就是個典型,BBC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拍,現在英國的地鐵、商場,到處可以看到他的廣告。
Q:英國跳水隊是否也像中國跳水隊一樣治軍嚴明?
A:英國跳水隊的管理也很嚴格,訓練必須一絲不茍。但他們集中訓練很少,隊員練完就可以回家。集中,也就是大賽前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們會一周配對練習兩次。但奧運會他們會提前集合,在南開普敦集訓。
Q:如何看待如今的這批中國跳水運動員?
A:我覺得他們特別幸福,現在的條件保障都非常好。以前電腦、電視都沒有,現在想查查相關紀錄,打個電話上個網就可以。但相應現在隊員想的東西多了,可能也不會那么好帶了。
Q:如何看待中國跳水隊將在倫敦奧運會上的表現?
A:大家對中國跳水隊期望很高,2000年拿了5塊金牌,2004年6塊,北京奧運會7塊,都覺得倫敦是不是可以包攬?但我覺得還是挺難的,我們的難度和別人一樣,但其他國家的很多運動員都參加過2到4屆奧運會,在經驗方面我們沒有什么優勢,所以只能看到時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