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發令槍還沒響起,李少壯藏匿在一群跑全程馬拉松的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選手間,他這次跑的是半程,出發順序應該在全程選手之后,為了爭取到一些時間,他選擇藏在了全程選手之中,這是大多數老江湖的慣用伎倆,而21歲的李少壯早就駕輕就熟,雖然這有點冒險。發令槍響起,2012年重慶馬拉松賽正是開始,李少壯和一群外國人沖向跑道……

李少壯的馬拉松生涯也是從一場冒險開始。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趟從日照開往鄭州的2150/2151次綠皮車,以前每次出門比賽,他都要在那上面煎熬10個小時。2010年的3月,正值春運,李少壯第一次踏上了這趟車,前往福州參加2010年福州半程馬拉松比賽,那也是他第一次接觸馬拉松。他們一行5、6人只有站票,擠在成堆的人群中,寸步難行。綠皮車的窗戶是開著的,凌晨裹著大衣的他被凍醒,地上也全濕了,即使帶著墊子也無法坐下,一路上他們吃的,也只有隨身攜帶的山東煎餅。就這樣,前后經歷了20多個小時的輾轉后,他們又投入到馬拉松比賽中。首戰即告捷,李少壯獲得了2010年福州半程馬拉松比賽第五名,同時也得到了2000元獎金。從初中就開始在校隊練中長跑的李少壯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通過跑步來掙錢,美!
“現在想起來那段苦日子不知道怎么走過來的。其實那時參賽的風險還是挺大的,一次比賽要7、800元的路費,對于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我一個同學就沒我這么走運了,他在第一次比失敗后,我下一次叫他,他就不敢再去比賽了。”李少壯回憶道。“我也不敢想象自己如果第一次參加比賽沒有得到獎金,現在會是什么樣子。”
因此,此后每次當比賽進入到最艱難時刻,心中表露出想放棄的想法時,另一個聲音馬上會從李少壯的腦海中冒出來:如果得不到獎金,回程的路費怎么辦呢?那時,他從來沒提前買過火車票,都是當天去買票,住30元一晚的小旅館。最實際的想法,也是最有效的強心劑。李少壯在參加的所有馬拉松賽事中,幾乎都取得了名次,贏得了獎金。
自從進高中后,李少壯就從來沒問家里要過一分錢生活費,反而會把比賽的獎金寄給父母,并在過年時給家里買上了洗衣機和電動車等。馬拉松,就這樣改變著李少壯的命運。
貳 剛跑了2公里,李少壯的擔憂慢慢變成了現實,起跑時跟老外們贏拼了一把,他那只受傷的右腳開始疼痛起來。怎么辦?之前只要參加比賽,他就肯定能獲得名次,難道這次因為傷病要放棄么?但如果傷勢加重,后果更是不堪設想。還是,別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吧,未來更重要……
這次腳傷是李少壯在3月3日參加廈門(海滄)國際山地越野公開賽后留下的。在這項賽事中,用他本人的話來說,狀態奇佳,奪得60公里第二名,稅后得到8800元獎金,隨即寄給了家里8000元。這也是李少壯第一次嘗試60公里,對于傷病,他也看得很淡然,要想取得突破,就得嘗試,而嘗試就會存在風險,包括傷病的風險。
“如果你一開始只能吃兩個包子,偶爾吃三個就會覺得撐。但當你經常吃三個把胃撐大后就沒問題了。跑步其實跟吃包子一樣。”李少壯表示。然而同時他也明白,自己的訓練跟專業隊比起來依然有差距。他是個自律性很強的人,一般人在高中校隊接受訓練,然后順利進入大學后就不會認真訓練了,因為他們這時憑借體育特長上大學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而李少壯依舊繼續練,他知道自己需要練些什么,臂力出現問題時做俯臥撐,腰部核心力量減弱時多做仰臥起坐。
在各項賽事中取得一系列的佳績后,一些偏遠省份的專業隊教練找到了李少壯,希望他能轉入職業,接受更正規的訓練,取得更好的成績,李少壯卻拒絕了,他清楚進入專業隊意味著什么:無止境的封閉訓練,再也不能隨便參加比賽,必須取得第一,第二、第三都不好使。
“我覺得大學可以學到更多東西。4年1個冠軍實在太難了,而且我自己也沒有信心取得那樣的成就。”李少壯表示。
他敬佩的高中教練左興高的轉變也似乎印證了他的想法,認真負責的左教練以前是為專業隊輸送人才,然而漸漸發現送到專業隊的弟子們的前途似乎不那么光明,責任心極強的左教練覺得似乎愧對這些學生的父母。現在他轉而向高校輸送人才了,因為他發現這些孩子讀大學更有前途。相對于進專業隊取得更好的成績,李少壯同樣更喜歡大學生活,在這里他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


叁 由于顧忌傷病,李少壯的步伐一直放得很慢,他清楚,如果自己從現在開始不顧一切力拼,他還是能擠進前十的,他的內心一直在掙扎。不過到了5公里左右碰上了一個認識的女跑友后,他平靜了下來,他決定帶著這位女跑友跑,這就是他此次比賽的任務啦……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大一學生李少壯很喜歡現在的生活狀態,對自己的大學也充滿了感激之情。來大學報名時,李少壯身上只帶了2000元錢,找到學校體育部書記李蓬松后,他的學費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處理。現在每次外出參加馬拉松比賽,大學的教練和校領導都予以支持。因此,現在他的目標就是等著5月份,等著學校運動會的開展,他要打破母校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保持的1500米、5000米和10000米的校記錄,同時他還想用自己的成績和行動感染更多身邊的人,讓他們都加入到跑步行列中來。
現在,李少壯參加馬拉松不再為贏得獎金,不再為路費承擔風險,甚至為了不受穿著的束縛,他放棄了與品牌簽約,但他對馬拉松的熱情依然有增無減,因為他已經認定了這將是他一輩子的事業。
比賽后半程時,李少壯精力依舊充沛,他有點后悔了,腳傷似乎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他異常喜歡那種沖刺的感覺,那種無氧狀態下的感覺——時間在以微秒計算,呼吸困難,四肢僵硬、酸疼,任何微小的感官在放大,心中卻只有一個念頭:向前,沖刺……之前幾個小時的奔跑都只是在為這一刻做鋪墊,這是他愛上這項運動最致命的原因。
最終,李少壯在此次重慶馬拉松賽事只獲得第27名(半程),馬拉松參賽生涯首次沒有拿到比賽獎金,然而他幫助的那位女跑友獲得女子半程的第六名。他的跑步生涯邁入一個新的階段,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