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我面前的這張臉飽經風霜,但我仍然不相信這是一位年滿72歲的長者。
“不要把我當老人看,我現在只是一名72歲的中年人。”說這話時,劉永仁表情很嚴肅,也顯得理所當然,“我們運動的人不相信命運,我經常把今年說成今天,別人度日如年,我度年入日。”老人家,不對,這位經歷豐富的長者說起話來頗含哲理,也讓你不得不信服。因為他一直在身體力行。
出生于1940年1月7日的劉永仁自小體弱多病,1953年,時年13歲的劉永仁的奶奶生病了,為給奶奶治病,他跑到5公里之外的地方請醫生,來回一趟,跑步距離超過10公里。因偶然機會第一次跑了這么遠的距離,劉永仁卻體驗到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舒服感,并在精神上得到了極度愉悅,從此他就愛上了跑步,體弱多病也成為歷史。
首次參加正式比賽是在兩年后,1955年劉永仁參加了福建省運動會即獲得了5000米第二名,從那以后,他在少年組,成年組,一直到老年組的中長跑比賽中拿到了無數冠軍。劉永仁還清楚地記得“廈門鐵人”稱號的由來,那是在1984年10月10日下午5點進行的10000米比賽中,當時的跑道還是煤渣跑道,而劉永仁赤腳在上面跑。比賽最后一圈剩下100米左右,劉永仁已經是第一名,但他看到前面有人,其實那是已經他落下一圈的選手,但劉永仁并不知道,他拖著打出了血泡的雙腳奮力追了上去,觀眾們為他拼命的舉動所感染,全場齊呼“廈門鐵人”……
廈門在2003年舉辦了首屆馬拉松賽,為維護這座城市的榮譽,劉永仁在沒有接受正規訓練的情況下參賽,一路跑得很艱難,從28公里時他開始走,并且一直走了12公里,直到40公里時受到觀眾的鼓舞,重新跑了起來,最終成績為4小45分。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劉永仁承諾要跑完30個全程馬拉松,如今劉永仁早就兌現了當初的承諾,順利完成此次重慶馬拉松后,他已經累計完成了47個全程和13個半程馬拉松。
離奇的傷病數次讓劉永仁在馬拉松的道路上幾乎從零開始,訓練時被摩托車撞傷后他連50米都無法跑,然而憑借著堅強的毅力和硬朗的身體,他又回到了馬拉松戰場,并在隨后的鄭開馬拉松上創得佳績。此后,劉永仁在訓練中踩到過沒蓋好的井蓋,又被準備裝燈箱露出的鋼筋扎過,這樣重大的傷病,在別人或許只要碰上一遭,就得放棄,醫生在檢查了他的膝蓋和半月板之后,都表示他可以退休了,但鐵人就是鐵人,劉永仁總是又一次出現在跑道中。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挑戰極限,才覺人生價值。這也是劉永仁的座右銘。
“跑步是世界上最簡便也是最有效的運動,”劉永仁表示,“很多很多次,在跑的過程中我在心里對自己說,下次不跑了,但休息之后,又開始跑了。跑步,讓我的心臟只有4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