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很容易,但不意味不會感到生理不適。跑者都會遭遇某種疼痛或傷病,但如果時刻注意,可防止短期小毛病演變成慢性疾病。
脛骨疼痛 脛骨疲勞性骨膜炎,這是一個寬泛的術語,指沿小腿脛骨疼痛。最常見原因是內側脛骨牽引骨膜炎,由于小腿肌肉對骨的牽引造成的炎癥。
預防措施:過度內旋是主要因素,因此要保證穿合適的鞋子。
治療方法:理療或運動醫學的專家建議換掉你的鞋子,進行力量訓練和交叉訓練有助于防止復發。
跟腱炎 跟腱,即一條從腓腸肌延伸至足跟的肌腱,跑步時供給腳離地的動力。這是一種疲勞損傷,但過度內旋可能是病因之一。
預防措施:不要過度勉強自己,嘗試改變跑步路面,保證穿適合自己步法的鞋子。在力量訓練中加入小腿的伸展訓練。
治療方法:緩解疼痛,休息和物理療法是必不可少的。鞋內的足跟墊和加壓包扎可能也有所幫助。
膝蓋疼痛 跑步對膝蓋的沖擊力是持久的爭論,目前尚無解決的跡象。加州大學研究表明,對于中年人,沖擊力會增加患骨關節炎的風險。但斯坦福大學追蹤了近1000名21歲以上的跑步者和身體健康的非跑步者研究發現:跑者膝蓋的健康狀況既沒有改善也沒有惡化。事實上,只有在跑步技巧有誤時才會對膝蓋造成傷害。膝蓋外側疼痛,是由髂脛束的炎癥和緊張引起,即從臀部到膝蓋以下腿外側的結締組織。可能由于錯誤的跑步動作,臀肌力量不足,髖部屈肌過緊或磨損,或由不適的跑鞋造成。
預防措施:經常用力按摩腿部,借以拉伸髖部屈肌和髂脛束。做階梯運動以鍛煉臀大肌。
治療方法:首先應當休息,并冷敷酸痛部位八分鐘,每日兩次。當疼痛消失時,少量多次地進行跑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