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闡述了建設和修訂學校內部財務制度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學校內部財務制度中存在的財務制度不完善、監督與實施不到位、相關人員利用學校資源謀取自身利益等諸多問題;同時就如何完善學校內部財務制度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學校;內部財務制度;問題;對策
一、引言
在現今教育改革發展不斷變化的形勢下,學校內部財務制度無法及時跟上形勢,導致其內部財務管理當中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問題。學校內部財務制度作為學校財務部門進行財務工作、執行財務監督、加強財務管理時的關鍵依據,其在增加學校資金、限制支出范圍、避免資金流失嚴重、組織收入、加強學校財務管理、促進資金使用效率及提升學校發展建設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及時對學校內部財務制度進行修訂或制定,將對學校財務管理水平程度及學校內部財務制度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起到決定性影響。因此,若想解決內部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對學校內部財務制度進行不斷的建設以及強化。
二、存在于學校內部財務制度的問題
“財務監督是貫徹國家財經法規以及學校財務規章制度,維護財經紀律的保證。高等學校必須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財務監督,并建立嚴密的內部監督制度。”這是我國《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47條條例。如今,雖然大部分學校都建立有內部財務控制體系,但其實施過程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
1.不科學的預算編制。對于內部會計控制和財務工作來說,預算是其最為重要的內容。學校內所有款項的經費與收支都由部門預算執行,然而因其實施過程強度不足,缺乏剛性,使預算缺少了其應有的權威性和約束性,導致部門預算在工作當中常常出現問題。例如某些學校由于其予以預算的時間過短過粗,使預算忽略了細節預算,而只關注重點部門的支出,導致其預算既不全面也不準確。同時還存在將執行與預算區分看待,疏于管理,控制力度不足等現象。
2.落后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目前大部分學校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的實施情況較差,還有許多學校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建立得并不完善。其實最為突出的情況有下述三個方面:(1)受內部財務控制制約的對象并非全體人員。某些學校在實施內部財務控制時并不對后勤實體或是各校辦產業等執行會計處理的人員進行制約,而只針對進行財政經費會計處理的人員。(2)大部分學校忽視了創收經費等內部財務控制,只注重對財政性經費的內部財務控制,對外預算方面薄弱,內部財務控制涉及范圍不夠全面。如某些學校以其行業會計制度為依托處理基建帳務,導致其基建無法執行有效的內部財務控制,或是疏于監督,控制松散,并未將二級財務歸入內部財務控制范圍。(3)內部財務控制項目覆蓋并不完全。某些學校缺乏防范風險意識,對收益與投資風險間關系的并不重視,因而未建立起對外投資等內部財務控制制度,致使其對外投資決策的程序既不全面也不規范,缺少有效的控制機制及監督體制。
3.失控的財務監督。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和深入發展,學校辦學的自主權的持續增加,使其從計劃經濟時代作為行政機關的附屬物逐步走到了如今可獨立辦學的法人實體,其下涉及到經濟業務的辦學活動日益多樣化、繁雜化,同時也日益頻繁,產生多種新問題和新情況。一方面是凌亂的學校產業部門財務制度,其部門下屬的財會人員為了其部門的經濟利益,經常性的虛報或瞞報數據,導使財務信息失真,財務收支隨意性大,如出現嚴重的虧損現象,將由學校負責買單,致使學校無法按期實現其預算目標;另一方面是學校財務監督落實不到位,大批非專業的會計人員及審計人員參與到學校的維修工程經費和大型基建工程當中,因在建設單位中可不受監控和規范,出現工程承包單位為了利益對施工材料偷工減料,高估預算,甚至是聯合施工單位,為了部門利益而進行暗箱操作,侵吞國家財產的現象。
4.不健全的財務制度。在學校內發生的某些沒有受財務監督的經濟行為,或是財務部門缺少重要依據執行財務監督權的現象,都是因其進行辦學活動時并未建立起相對的財務制度對其所涉及到的經濟業務進行控制和監督。首先,某些學校并未對其投入使用多年或是已建工完成的基建項目業進行結算和竣工手續,導致其在自籌基本建設支出管理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其次,某些學校在資產管理方面存在固定資產卡片、財務帳面數、資產實物不一致,或是固定資產被損壞嚴重、使用率過低等現象,這是因為學校在購置固定資產前并未進行條理規劃,導致其固定資產購置不規范。最后,某些學校內存在眾多款項并未歸入或是沒有全部歸入學校財務部門進行統一管理的現象,這是因為學校內部各部門沒有最高決策者,而是各自在其部門為政,利用其職權私立收費項目進行收費,自定收費標準,或利用學校資源通過辦學活動收取各項費用,或通過其所掌握的學校資產進行出借或出租,以此收取租金費用。
三、完善學校內部財務制度的對策
學校財務的工作范圍廣泛,涉及到科研、輔助活動及教學等各個方面,對于學校整體工作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各校應針對其財務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有據可循、有章可依的制定相應的財務制度。
1.強化學校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學校應強化風險意識觀念,對每個風險控制點建立風險管理系統,應用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警、風險報告、風險分析等項目達到全面的防范及控制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1)針對性的運用各種控制措施及預警系統防范不同的風險項目。(2)設立針對各學校真實情況的風險管理部門。(3)增強學校經營風險的意識觀念,從而使其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強化學校預算管理。保證預算具有可操作性及客觀性,將預算涉及范圍從基層單位擴展至各具體職能部門的各大小支出項目中,在該前提下形成項目預算明細表及部預算明細表。(1)盡最大努力將預算編制落實到基層單位及具體項目或具體的職能部門當中。(2)保證預算具備科學性,解決設備使用效益評估和教學成本控制等難點,努力達成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標,提升學校的市場競爭力。(3)從學校長遠發展的角度進行戰略規劃,將預算編制與其進行緊密的結合。
3.制定相關清理收費項目的財務制度。嚴格取締各部門單位利用其自身職權制定的收費項目,杜絕中飽私囊現象,盡快對所有合理卻無制度依托的項目制定相應制度并歸入學校財務部門進行合法化、規范化的統一監管。同時應調動教職人員的積極性,盡量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兼顧基層單位與學校的利益分配,不浪費任何人力及物力資源。
4.加強學校內部財務牽制制度建設。不可相融的職務中的過程及各環節不可由單人負責,應注意區分好各崗位職務,崗位職責的分配依據現有會計制度要求來制定。(1)管理會計資料方面。建立獨立的質量檢查制度及記帳憑證復核制度,全部報銷憑證都不可由一人負責,而需由保管簽名、經辦人、驗收或報銷人等進行互相的牽制。(2)在管理現金方面應建立由雙人負責的工資復核制度及銀行對帳制度,即稽核人員不定期對庫存內現金進行檢查核實,出納和會計共同對帳目進行定期的核對。
參 考 文 獻
[1]王靜波.目前我國高校內部財務制度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0,7(24):25~50
[2]陶明英.淺析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3(16):85~100
[3]王鵬.淺談高校財務會計制度改革[J].現代經濟信息.2010,2(3):70
[4]王慶東,張艷輝,王秀蘭.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困境及破解路徑[J].企業導報.2010(12下):80
[5]程彩君.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現時思考[J].企業導報.2011,2(13):124~130
[6]張愛武.高校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建設研究[J].金融經濟.2012,7(50):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