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的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各項生產活動的過程中,其帶給企業的損失是非常大的,為了更好的保護企業的經濟效益,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規避財務風險,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對于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內部控制制度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并根據筆者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內控制度;財務管理;必要性;措施
一、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意義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腳步逐漸加快,市場競爭環境更加激烈,企業要想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已經成為絕大部分企業發展規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科學有效的內控制度是企業規避財務風險,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在社會化大生產中,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占據著企業發展規劃的重要位置,也是企業對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自我約束和調節的重要手段,企業的規模越大,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就越明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和企業管理層必須充分認識到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認識到內控制度建立完善的重要意義,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
二、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1)保障企業財產安全。企業財務工作的關鍵在于確保企業財產和資金的安全,通過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將企業各項活動中的財產進行嚴格控制,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在企業內控制度中,對于企業資金如何處理以及要經過哪些流程手續都有嚴格的規定,從而讓企業中各個部門能夠明確職責,更好的溝通以及發揮各部門的制約作用,有利于企業做好財產保護,避免貪污挪用、盜竊企業財產的情況出現,從根本上對企業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保證。(2)保證會計信息準確。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提高會計信息準確性、可靠性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作為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重要方面,內控制度對企業會計工作具有非常嚴格的控制手段。(3)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經濟效益的高低息息相關,只有加強做好企業內部控制,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來說,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增強財務管理水平,做好企業資金調度工作,保障企業財產合理有效利用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企業要想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換言之就必須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力度,提高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讓企業能夠得到長遠的經濟利益。
三、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1)資金投入保證機制。企業只有做好了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夠讓科學發展觀真正的得以落實,在對企業償還能力具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為了讓企業各項資金投入更加安全,將投入成本降到最低,因此要建立完善企業資金投入保證機制,加強財務風險意識,創造一個有利的內部環境。(2)加強企業財務監督。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為了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和漏洞,必須做好企業財務監督工作,其中以采購環節的控制監督尤為重要。在企業進行采購工作時,應該盡量讓貨品采購同商品銷售分離開,確保采購結款、銷售收款的合法性與效益性。同時應該健全財務監督機制,切實的把預算管理工作擺在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位置上,把企業財務的審計工作列為做好企業內部監管工作的核心手段和主要內容。(3)做好資金流程管理。除上述兩點措施之外,企業還應該加強對資金收支審批流程的管理工作,確保企業資金收支管理更加安全和規范。對于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購置處置企業固定資產的批準人和執行人應該分離;對于某些工程項目,其預算管理審批負責人要和編制人分離。做好資金收支審批工作的流程管理,前提是要對企業資金流向有全方位的掌管,確保籌資結構的平衡合理,讓企業資金能夠發揮其最大的運轉作用。對于企業資金使用流程的管理,首先應該對企業資產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企業融資活動進行規范管理,其次企業有必要有責任對其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另外企業還應該保證自身資產安全,盡可能的規避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四、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逐漸完善,企業間的競爭形勢也日益激烈,為了更好的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保證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必須建立和加強內部控制制度。而內控制度的建立并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企業在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小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財務風險,因此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參 考 文 獻
[1]李屹.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J].現代經濟信息.2010(2):107
[2]王在飛.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防范企業財務風險[J].法制與社會.2009(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