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企業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之中的各個環節,由于多種原因致使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全面性等特征。如何減小甚至避免財務風險,也是企業財務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從財務風險的定義、成因出發,結合風險特性,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必要分析,并在分析基礎上提供了避免財務風險的相應對策和防治辦法。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風險分析;財務風險防治
一、財務風險的定義和分類
(1)財務風險定義。財務風險是一種經濟上的風險現象,無論是在實務界還是在理論界,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在財務實踐中,很多企業往往由于管理不善而遭到財務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對于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發生的損失。對于財務風險來講,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上的財產風險通常是指企業財產風險,即企業在其各項財務活動的過程當中,因為種種難以預料或者無法控制的困難因素,給企業的財務活動造成不確定性,因而使得財務產生損失的可能性。與廣義財務風險相對于的狹義財務風險認為,財務風險的表現為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理財情況上的不確定性,它是由于企業經營環境客觀上的不確定性,以及決策失誤、管理失策、組織不力等主觀上原因造成的風險。(2)財務風險的基本分類。按照財務風險的來源,可將財務風險劃分為籌資風險、經營風險、投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存貨管理風險。其中投資風險又包括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再投資風險、金融衍生工具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違約風險、道德風險等。按照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來劃分,可將財務風險劃分為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兩個部分。內部財務風險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風險、內部環境風險、投資風險、籌資風險、擔保風險等。內部風險一般是企業無法控制和避免的風險因素,往往是通過影響企業內部的風險形成因素而發生的。另一種是間接財務風險,也就是外部風險,比如社會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自然風險等。按照財務風險的特性劃分,可將財務風險劃分為市場風險、融資風險和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與投資相關、與負債經營相關、與流動資產和投資者相關的一系列特征所對應。按照風險產生的原因,可將財務風險劃分為現金籌資風險和收支籌資風險。現金籌資風險是指在企業特定的時間節點,資金流出數量超過資金流入數量,從而產生到期不能償還債務本息的財務風險。收支投資風險是指企業在抵支的情況之下出現不能償還債務的風險。
二、財務風險的特征
在財務風險管理中,要有效的避免其風險,必須要了解財務風險的特征和其產生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才去有效措施,防治和化解財務風險。目前企業中的財務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1)客觀性特征。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企業日常財務活動中存在著實現預期目標、無法實現預期目標這兩種可能性結果,這就表示無法實現企業預期目標的財務風險是客觀性存在的。(2)全面性特征。財務風險是存在于企業之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中,并且可以在多種財務關系上體現出來。資金的籌集、運作、積累、分配等一些財務活動,都會產生相應財務風險。(3)不確定性。企業財務風險雖然可以在財務活動之前事先加以估測和控制,但是由于影響財務活動結果的各種內外因素不斷變化,因此在事前并不能準確的控制財務風險的大小。(4)共存性。一般來講,財務風險與收益是并存的,并且成正比關系,如果投資風險存在較大風險,其投資取得的風險報酬也會越高。(5)激勵性。由于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從而促使企業采取相應預防風險措施,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在企業中產生財務風險是很正常的事情,導致產生風險的原因也有各種各樣。一般會有企業的外部原因,企業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導致的原因也不一樣,總的來說,有以下方面原因:(1)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十分復雜多變,而企業的管理系統不是十分完善,不能夠較好的適應和應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這也是導致財務風險的重要外部原因,財務管理的外部環境又分為市場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法律環境等。雖然這些環境因素是存在于企業之外,但是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夠產生重大影響。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于企業來說,是難以預料得到。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其實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可能給企業帶來風險,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帶來生機和發展的機會。現在,國內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由于沒有健全的管理體制,設置不合理,人員素質不怎么高等原因。會給企業帶來財務上的風險。(2)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對于財務風險的意識不強。要知道財務風險是真實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轉移。在企業中,只要存在財務工作和活動,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許多財務管理人員覺得只需要管理好資金,就不會有風險,這是非常淺薄的意識。這也是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3)沒有進行科學的決策造成失誤。一個失誤的決策會給企業帶來重大的危險,因此財務決策是否科學化是企業財務管理中是否有風險的重要前提。現在,許多的企業決策都是靠著主觀臆想和以往的經驗做判斷。所以會導致決策的不科學性和失誤的發生,緊接著會有財務風險的產生。(4)企業內部混亂的財務關系。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是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又一原因。企業與內部各部門之間、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如有管理混亂、資金使用不明、利益分配權責不明等現象,都會造成資金使用率低下、資金流失、致使企業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防治對策
在企業管理中,要想預防好,并且能夠有效的化解其財務風險,這是一個企業財務管理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十分重要的目標。因此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項措施:(1)仔細認真的分析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整體環境和一些變化的情況,鞏固企業本身對財務管理一些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和應對性。雖然從某個方面來說,企業的中的財務管理宏觀環境是存在于企業外部的,企業也沒有辦法對其進改變和影響。但不能代表企業就沒有其他的措施。在防范財務風險方面,對于那些不斷會有所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和政策,應該要進行分析研究。能夠敏銳的把握住變化發展的趨勢,掌握其中的規律,然后指定相對應的措施。加強財務管理的政策和防范。從而提高企業在應對環境變化的靈活性,來降低企業因為外部環境的改變帶來的財務風險。(2)努力構建一個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的體制,在面對那些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企業必須設置一個高效率的財務管理部門,要有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強化財務的基本管理工作。不斷改進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能夠使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更加高效運行管理,避免企業在財務管理因不適用而產生的財務風險。(3)企業中的財務管理人員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作為一名財務管理人員需知曉,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每一個環節中都可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此在財務管理的工作中,要有著防患意識,不可掉以輕心。(4)應該加強企業中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決策更加具有科學依據和水平,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財務風險。財務的決策是至關重要的,這會直接的影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成敗。為了更好的防治財務風險,企業因此要充分的考慮企業內外的各種因素,實事求是,進行計量計算方法和制定的合理的科學模型。對提出來的各種方案進行合理的分析,選擇最佳方案執行。
參 考 文 獻
[1]嚴真紅.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4)
[2]徐玉紅.我國企業財務風險分析、管理與控制[J].企業導報.2009(9):47
[3]林巧萍.余璐璐.我國財務風險管理研究探析[J].跨世紀(學術版).2008,16(7)
[4]賈丹.關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策略的思考[J].管理學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