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執行力就是貫徹、落實企業經營者戰略思想、方針、政策以及方案、計劃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一個企業的成功要靠出色的執行力來做保證,同時,一個企業的和諧發展,堅強的執行力才是核心和關鍵。
【關鍵詞】執行力;企業發展;核心
一、執行力與企業和諧發展的辨證關系
(1)執行力折射出企業管理者的人格定位。管理者是企業的領導人,手中掌握著人事和財務大權,占有著普通員工不可企及的特殊資源,貪腐枉法和清政廉潔如何定位,是人格力量的具體表現。另外,領導的角色不僅僅制定策略、下達命令,既是企業策略的制定者,同時又是策略的帶頭執行者。只有率先垂范,瞄準角色定位,用人格的力量感化員工、影響員工,才能提升企業的整體執行力,保證企業的和諧發展。(2)執行力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理念的落實尺度。企業的主體是廣大的普通員工,在工作中、生活上是否能做到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是擺在各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只有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同志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鼓勵職工的創新精神,大力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鞭策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主人翁的責任心是永恒的主題。(3)執行力反映企業管理水平的客觀現實。執行力的強弱反映了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這不僅是幾十年來的經驗總結,也是在市場變化中管理者的感悟,更是經濟環境變化和組織效力的證實。(4)執行力決定企業文化建設的最終結果。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意識形態領域的工程,重視與否,效果好壞,企業整體執行力就是無形的試金石。它能有效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用文化的內涵融匯了員工自覺工作、維護安全的行為。
二、目前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1)責任意識不強。干部職工中存在著“浮”、“散”、“懶”、“虛”等方面的問題,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工作拖拉,庸庸碌碌,無所作為。(2)制度不完善。有效合理的制度是執行力的基礎保證。有些制度的可操作性差,隨意性強,甚至還存在空白現象。(3)機制不健全。崗位責任、考核標準、任務落實等等不到位,或者相互混淆,管理混亂,責任主體不明,分工不清,工作效率不高,人浮于事。(4)監督力度不到位。企業目標任務的落實,各項制度的實施僅靠員工的自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完善的監督機制才能保證既定策略的貫徹落實。缺乏監督力度,工作僅僅停留在文件上、會議上、口頭上。
三、強化企業執行力的對策
(1)文化建設是基礎。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持續、多樣性、系統性的工作,也是一項意識形態領域以人為主要對象的文化建設工程,就是通過企業文化內涵,潛移默化影響企業員工行為,激發員工的創造精神,主人翁精神以及執行力的自覺性。應該把企業文化和企業生產建設以及經營活動結合起來兩手抓,領導帶頭撰寫企業文化論文,經常舉辦企業文化論壇,把企業文化做到每個員工心里,滲透到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2)隊伍建設是關鍵。首先要抓好各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領導干部是企業提高執行力,實現企業計劃,政策落實的關鍵人物。其次要抓好員工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議,學習時事政治內容,強化職工愛崗敬業,企興我榮,企衰我恥的主人翁責任感精神,要引入競爭激勵機制,競爭上崗,競爭創優,競爭選拔干部,打造一支有生機和活力的職工隊伍。(3)制度建設是保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完成一切工作任務重要保證,制度對于提高企業執行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作用。制度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和規定性。一切按制度辦事,對事不對人,公平合理,保證制度的嚴肅性。從而促進企業整體執行力的提高。(4)激勵機制是動力。企業應該創新激勵機制,首先是選拔聘用領導干部機制,以業績論英雄,公平、公開、公正選拔任用各級領導干部,全面、科學、正確地評估干部政績,把想干好、能干好、會干好、敢干事、真正執行力強的干部提拔重用到各級領導崗位,用好的執行作風,選拔執行作風好的人。其二是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工資、獎金要向關鍵崗位、重要崗位傾斜,要向專家和各類技術能手傾斜,體現各盡所能,能者多得的原則,把“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總政策落到實處,起到激勵和鞭策職工工作積極性的作用。其三,獎罰分明。獎勵和處罰并不是目的,僅僅是促動作用的手段,對于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和貢獻的職工,要大力表彰,給予物質獎勵,并積極選樹典型,起到示范作用。對給工作造成損失的職工應以教育為主,輔之以處罰,起到警示作用。(5)狠抓落實是根本。任何工作關鍵在落實,一個企業如果工作落實不到位,那么再好的計劃、策略、目標也是鏡中花,水中月,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紙空文,因此,落實是工作的最終結果和根本。要強化機關職能部門的監督檢查力度。落實就是執行力的體現,是企業和諧發展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