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英語口譯是近年來各個高等院校旅游專業發展的新趨勢,在課程學習和學術研究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宜春學院是一所本科院校,旨在打造地方特色,辦學目的在于培養為地方服務的實用型人才,培養方式更加側重于實用性和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在學校辦學理念的引導下,在選修課程中開設公共旅游英語口譯課程,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校為地方經濟服務的效益,對建設地方特色院校有特殊的作用,并且能為經濟建設與旅游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地方特色;旅游英語;選修課程;英語口譯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到來,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作為世界第一語言的英語,其作用理所當然的躍居到突出的位置。英語口譯作為英語重要的表達方式和學習形式,由于其具有較強的操作和較高的實用性,在課程學習和學術研究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旅游英語的教學目標應當是能夠培養出具備以下素質的旅游人才:流暢的英語口語能力,較強的跨文化翻譯與交際能力,特別是能順暢地把地方的旅游文化,景點解說或翻譯成英語的能力。在英語口語技能,知識素養,思想素質等方面都能夠體現出較高的水準。將口譯與旅游英語的結合能夠充分發揮出口譯的實踐性與操作性強的特點,旅游英語課程內容設置應該根據地方特色,將涵蓋地方特色的各個旅游景點以課堂口譯實踐的方式展現出來。
二、公共旅游英語口譯選修課程開設與地方特色文化
宜春作為正在崛起的贛西重鎮,自然資源豐富。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2.78%,是江西重點林區和全國重點毛竹產區。宜春生態環境優越。境內7條主要河流全部達到飲用水標準,10個縣市區的大氣質量都達到國家標準。有歷史文化遺址486處,名山名勝54處,著名景點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唐代六大名窯之一“洪州窯”和商代吳城遺址,有已知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地方天文觀測臺袁州譙樓,東漢葛玄采藥煉丹之處、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閣皂山。宜春還擁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4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明月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不是黃山、勝似黃山”,宜春文化積淀厚重。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宜春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氣如春,四時咸宜”之稱,宜春是全國第一批生態城市,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中部地區最佳宜居城市”。
面對宜春市旅游產業發展的大好形勢,旅游英語人才的嚴重匱乏的問題非常突出,這不僅僅關系著地方院校自身的學科建設與發展,更關系著作為地方經濟唯一的本科院校是否能把握歷史機遇為宜春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宜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為江西省最早合并組建的地方綜合性本科學院,是全省5所綜合性大學之一,也是贛西內800多萬人口中唯一的本科大學??v觀宜春學院的整體課程體系,雖然開設了與旅游相關的專業,但其中的課程設置與課程要求并未涉及任何與英文口譯旅游相關的內容,而作為涉外的外國語學院近年來已敏銳地預測到了旅游英語的發展趨勢與作用,故相應的開設了旅游英語的選修課程,但未將口譯課程設計在旅游英語課程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與要求當中,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旅游英語在英語專業中的開設其受眾面僅限于英語專業學生,并且僅開設一個學期。其次,旅游英語具備英語口譯的特點,應該將英文口譯內容的設置貫穿旅游英語課程建設中,進而充分發揮旅游英語口語化,開放式,交際性特點。
因此,如何將旅游英語口譯課程落到實處地貫徹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成為我們必須思考與解決的迫切問題。而旅游英語口譯課程選修課程的開設能夠真正夯實旅游人才培養體系,保證課程受眾面的廣泛性,提高課程開設的靈活性,讓各個專業的學生能夠真正在課堂上獲得旅游英語口譯實踐的機會,從而激發學生對旅游業的熱情與興趣,為我市旅游業與地方文化的蓬勃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儲備。
三、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注重實踐與應用
作為授課教師,應該轉變填鴨式,灌輸式旅游英語教學模式,打破以教師為主體的僵硬的課堂教學模式,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且教師本身對地方文化的了解必須達到非常深入的層次,甚至要做一位“本幫文化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地方特色文化知識。教師應充分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本地的人文景觀、風土人情、特色食物等,通過對本地文化各個層面的介紹,讓學生能獲得較為直觀與清晰的認識與記憶。注重旅游英語口譯課程的實踐性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而有效地融入宜春本土旅游市場,從產學研相結合的角度促進涉外旅游人才的培養。加強與旅游管理部門與旅游企事業單位的聯系與溝通,使學生們通過在體現本地特色的旅游景點的親身實踐從而獲得切身的體會,不再是“紙上談兵”,培養出專業知識基礎扎實,能有效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與外籍游客真正實現無障礙溝通的高素質的旅游英語復合型人才。此外,可以從宜春涉外旅游人才中挑選有豐富涉外服務經驗的人員以講座的方式與師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或者從學生當中挑選出口語基礎較好的同學以傳、幫、帶的形式幫助更多的同學獲得對旅游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克服對涉外旅游中英語口語表達的懼怕心理。
2.努力將英語口譯貫穿于情景式旅游英語教學模式中。
從技能方面上看,口語和翻譯能力是涉外旅游英語必備的基礎素質之一,旅游的場合都是在特定環境與場景中進行的,例如酒店入住、飯店用餐、景點介紹、人文景觀介紹等。因此,英語口譯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情景式教學與角色扮演相結合的方式可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較好的達到教學目的。情景式教學需要教師根據教學要求與實際,為學生設定一系列的特定情境內容,情景設置可具備多樣性與靈活性的特點。而角色扮演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前,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圍繞某個景點的相關任務,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前完成組間合作,通常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課堂上通過場景設置與運用,讓學生以分組和團隊合作的方式,以學生特有的方式展現情景任務完成的整個過程,并且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將學生的表演過程加以錄制,以作為課堂點評的鮮活資料,并能讓學生對自己的整個表現過程進行反思與對比,學生從而獲得更多的模擬鍛煉的機會,這既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提升了學生在涉外旅游中的應變能力,更在無形當中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與翻譯水平。
四、結語
旅游英語口譯選修課程本質上是與地方人才培養目標相契合的,是地方旅游業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而將宜春本土文化融入課程教學實踐當中,能夠實現旅游教育內容的完整性,涉外旅游英語人才的培養能更好地服務于外籍游客目標群,所以深入與系統地了解本土文化對于學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課程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技能素質,不斷進行自我實踐與摸索,勇于不斷創新與實現自我挑戰,豐富教學內容,編纂最新的教學教材,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探索出真正適合本地文化的,切合學校實際的,配套成熟的旅游英語口譯課程教學。
參 考 文 獻
[1]杜森,王童.東方文化資源與校本課程開發[J].岱宗學刊.2009
[2]文菲.從本土文化看旅游教育[J].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
[3]王靜.旅游英語教學與旅游文化知識[J].時代文學.200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5]孫志泉.佳麗宜春[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6]梅德民.高級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項目基金:本文系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地方特色院校旅游英語口譯選修課程開設研究》結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