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獨立學院不斷向發展的新形勢下的高標準和高要求靠攏,依據獨立學院會計專業學生對就業形式和壓力的盲區和誤區,避免為教學而教學的單一的授課模式,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僅憑一張大學畢業證和學位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目前就業形式的標準和要求,學生為了適應對社會的需求和殘酷競爭的壓力,用盡全力為了考證在學校周邊知名與不知名的所謂相關專業的資格認證培訓學校進行培訓,來充實和滿足對社會的需求和競爭。
【關鍵詞】獨立學院;會計電算化;資格證書
為了向符合獨立學院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的高標準和高要求靠攏,依據獨立學院會計專業學生對就業形式和壓力的盲區和誤區,避免為教學而教學的單一的授課模式,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僅憑一張大學畢業證和學位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目前就業形式的標準和要求,學生為了適應對社會的需求和殘酷競爭的壓力,在學校周邊知名與不知名的所謂相關專業的資格認證培訓學校進行培訓,來充實和滿足對社會的需求和競爭,但較高的培訓費和并不理想的培訓效果是眾所周知的。為此我們大膽設想了這一創新來改變這種現狀。
目前學院會計電算化資格培訓課程仍屬空白,會計電算化課程的開設只能夠使學生掌握簡單的財務軟件操作,對此類證書的考取并沒有針對性的教材與授課內容和方法。此類情況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院會計電算化課程開設時間滯后(開設時間一般為大四第一學期),對學生考取會計從業證和其他相關證書的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周全,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授課效果不夠顯著。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對此有兩點構思與想法,第一,在教學安排上有所調整,能夠將本課程在會計學基礎課之后學習。第二,在非正常教學活動中開設會計電算化資格證書培訓課程,利用寒暑假或雙休日開設利用寒暑假或雙休日開設會計電算化資格證書培訓輔導強化班。社會在進步,思想在進步,高校也在進步。借助學院完善的教學硬件條件和雄厚的師資條件,讓學生在學院優越的環境中,順利的通過此類會計資格考試,緊緊圍繞學院在“商”字上做文章,在“優”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求突破的辦學思想,努力把獨立學院學生培養成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在課程教學方面主要是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用友軟件的基礎上,針對會計專業學生對會計電算化資格證書的考取,配備系統完善的教材、習題及光碟和對學生應試的技巧的培訓,以及合理的教學課程安排,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學和培訓,避免學生花取高額培訓費,在周邊的培訓學校進行學習,不能保證學習的質量和效果。通過教學改革工作,讓學生不僅能夠順利的通過會計電算化資格考試,而且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主流財務軟件的常規操作,做到教學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很快的完成角色的轉換,盡快上手會計電算化工作,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0年,會計學系申請了用友U8財務軟件教學專版。該軟件為目前主流財務軟件,同時也是會計電算化考試改革后將要采用的會計電算化上機考試軟件的重要模塊。總而言之,就是在把用友軟件更好的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基礎上,使我系學生打破只局限于書本知識的誤區,更好的將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同年學院一般教改項目中《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的研究,以及《教學規劃》、《會計電算化實驗室教學活動細則》的修訂,并建立學院會計電算化案例庫。以上都為學生考取會計電算化資格證書做了很好的鋪墊工作。
在針對如何將學院會計教學工作同會計電算化考試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探討。一是會計電算化資格培訓資質。通過自行申請或者和知名培訓機構合作辦學,獲得會計電算化資格培訓資質。充分借鑒培訓機構在會計類資格考試培訓中的先進經驗,調整辦學思路,將常規課程教學模式和資格培訓教學模式相分離,針對資格考試進行專項培訓。二是做好入學教育工作。在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做好充分的宣傳與準備工作。三是會計電算證資格考試報名工作。組織需要參加資格考證的學生統一報名,最大限度的方便學生,節約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四是寒、暑假及雙休日強化培訓班。利用假期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資格考試強化培訓,使學生在臨近考試時對所學內容進行強化鞏固,順利通過考試。五是教材及配套練習、光碟。將理論知識學習與會計電算化資格考試有機的結合起來,采用適合獨立學院學生學習的會計電算化上機教材。通過前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案例教學的優勢,附帶會計電算化上機配套練習冊,通過大量的案例習題,讓學生熟練的掌握資格考試的應試方法和技巧,熟練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同步推出學習光盤,讓學生在課后自行安裝試用版財務軟件,進行操作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