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時間:2011年11月14日
調查地點:商業街
調查目的:發現社會上的錯別字后,向有關單位提出改進意見。
調查情況分析:我調查了10家商店的招牌,其中就有4家都寫了錯別字。有的是故意改動成語;有的是因為文化素質較低,亂用漢字。比如:美容店把“每時每刻”寫成“美時美刻”;裝飾店把“世外桃源”改寫成“飾外淘源”;水果店把“菠蘿”寫成“波蘿”;副食店把“副”寫成“付”。我想:為了達到讓人們對產品印象深刻的目的,借諧音亂用成語、常用語,幾乎成了現在許多商家進行廣告宣傳的主要手段。商家“篡改”成語、常用語所產生的歧義,已對我們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造成了事實上的誤導。而有的商家是因為正確使用文字的觀念很淡薄,只想讀得通,是那個音就行,因此隨心所欲,就使用上了錯別字??伤麄兇箦e特錯了,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蘊涵著豐富的文化。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應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做點實事。
提出改進意見:
1.成立“街頭糾錯小衛士”志愿者活動小組。
2.建議商家做規范的廣告牌。
3.提高人們對漢字的認識。
點評
這是小作者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習作中有明確的調查目的,還有自己發現的錯字類型,并提出了改進意見,構成了一篇完整的調查報告。如能對改進意見作較詳細的闡述,那文章會更具針對性。
【指導并置評:左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