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應邀去到某小學校,和那里的語文老師們交流教學方法。他們送我離開時,經過一間教室,但聽里邊爭吵之聲激烈,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一位老師告訴我,是些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在競選班級和年級的干部,問我是否有興趣進去感受感受氣氛。
我說興趣是有的,但不必進去了。
于是對方中有人陪我在教室門外“偷聽”。
“別吵別吵,同學們安靜下來,咱們要嚴格按照民主程序進行——同意他擔任全校少先隊中隊長的選舉代表請舉手;不同意的請舉手;棄權的請舉手……同意的代表超過半數,符合法定人數……”
“不行不行,這樣就通過了不行!”
“怎么不行怎么不行?就行!”
“就不行!你為什么不問問誰反對?!”
“不同意不就等于反對嗎?”
“不等于!比如我,不僅不同意,而且強烈反對!……”
“那你剛才不舉手?!”
“你說的是不同意的請舉手,又沒說反對的請舉手!他拉選票,所以我強烈反對!”
“我也反對!”
“拉選票是允許的!競選能不拉選票嗎?”
“可他是以不正當的方式拉選票!誰選他,他就答應給誰一張《哈利·波特》的碟,還是盜版的!他已經沒資格競選了!……”
“可我都作檢討了!”
“你的檢討不深刻!”
“你說不深刻就不深刻嗎?”
“大家瞧瞧他這種態度,能讓大家相信他的檢討是深刻的嗎?鬼信!……”
我聽得心驚肉跳,唯恐孩子們打起來,建議一位老師快進教室去控制局面。
不料那位老師淡淡一笑,說沒事兒的,絕對打不起來;說該小學校的學生干部,從二年級就開始實行普選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特高,不順利的時候在所難免,但最終還是會由孩子們自己平息風波,使選舉繼續下去……
我問她——您知道不同意和反對是不是一回事兒嗎?
她愣了愣,不無慚愧地說自己不清楚;又說你應該比我清楚呀!
我雖然經歷過多次選舉,但對不同意和反對是不是一回事同樣不甚了之。
“那……那我現在再檢討一次,行了吧?”
“這還差不多!”
“你早這么請求,大家不是早就原諒你了嘛!”
“安靜安靜!我提議給他一次機會,讓他再作一次檢討!……”
聽著教室里些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一會兒吵吵嚷嚷,一會兒又異常安靜的競選過程,我和他們的老師們互相望著,都陷入了沉思默想……
大顯身手
1.你是如何理解“不同意”與“反對”的呢?
2.孩子們是如何對待以不正當方式拉選票的人的呢?從孩子們的做法中,你看到了什么?
3.“我和他們的老師們互相望著,都陷入了沉思默想……”他們在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