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產權問題貫穿于檔案館利用服務始終。本文結合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的內涵,在分析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從知識產權政策、版權管理崗位、版權預算、檔案用戶培訓以及爭取豁免權利五方面構建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最優方案,以期促進中國檔案館事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方案最優化
一、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
知識產權管理內容廣泛,包括專利管理、商標管理、著作權管理、商業秘密與技術秘密的管理等。檔案館也存在著知識產權管理,并且在檔案館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是指檔案館整體管理方案中涉及知識產權問題的一系列原則、方法、規范、計劃等的組合,其主要功能在于保護知識產權,規避侵權風險,降低自身運營成本,提高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效率。
二、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的困惑
1.檔案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不健全
檔案館紙質文獻與電子信息資源并存,浩如煙海,許多內容都涉及知識產權問題,尤其電子信息資源更加易于遇到版權問題,但檔案館注重檔案電子信息資源利用,卻較少關注利用過程中的知識產權問題。一些檔案館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逐漸把知識產權管理納入到工作計劃之中。但管理規范標準不完善,缺少系統性,整體管理方案紊亂,不明朗。個別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模棱兩可,存在不確定性。例如,某一檔案館在“檔案館維護知識產權聲明”中顯示“對尚未完全解決版權問題的信息產品的服務,在利用地點、利用時間、利用數量和利用方式上加以必要限制。”
2.知識產權管理與檔案館戰略目標缺乏關聯性
戰略目標是組織制定的一段時間內所要完成任務的具體規劃,是具有全局性、長遠性的綱領性目標。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很少涉及檔案館戰略目標。諸多檔案館在制定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時,重視檔案信息資源建設、設備更新、建筑布局等核心業務問題,普遍認為知識產權管理可有可無,僅處于次要地位,更談不上知識產權管理的目標設計。這樣,造成檔案館戰略規劃與知識產權管理嚴重脫節,把知識產權管理排除在檔案館戰略目標之外,缺乏對知識產權管理提升競爭力的認識。
3.知識產權保護前期準備不充分
《著作權法》第46、47條規定,出現侵權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侵權行為和后果。檔案館雖然享有若干的豁免權,但必須在法律規定范圍內行使,超出了法定范圍,檔案館不存在其他特權。另外,檔案館普遍沒有設置版權管理的專門崗位,沒有編制版權費用的預算,造成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崗位設置較少,經費投入缺乏,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成本還缺少準備。
4.檔案用戶知識產權意識薄弱
檔案用戶普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缺乏清晰的認識。傳統上利用檔案信息不存在版權問題,只要檔案館公開某一檔案,均可以加以利用,很少考慮知識產權問題。然而,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知識產權案成為檔案用戶不可回避的話題。在立法上,中國《著作權法》沒有對數字化作品臨時復制做出明確規定。同樣,《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對臨時復制予以回避。國際上,對禁止臨時復制存在著諸多爭議,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均明確反對禁止臨時復制。各國法律的不確定性在某種意義上誘導檔案用戶產生潛在的知識產權風險。尤其在檔案館Web2.0的環境下,威客、博客、微博等Web2.0技術在檔案館網站中的應用,用戶利用檔案館信息資源,增大了用戶可能帶來的侵權風險。
三、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優化策略
1.完善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政策
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方案覆蓋檔案館各個相關業務的整個流程。檔案館需要制定關于知識產權的系統政策,強調政策之間互相協調,形成行業政策。該系統政策包括近期版權政策和長期知識產權政策。如果一些檔案館沒有能力制定屬于本館的版權方案和版權檔案館員崗位空缺,可以尋求行業間的合作,彌補知識產權領域方面的欠缺。因此,中國國家檔案館或中國檔案館學會組織制定一些普遍的業務政策顯得非常重要。
2.版權管理崗位
管理與崗位配置息息相關,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的制定、實施、反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需要設置相應的版權崗位進行管理,例如剖析檔案館的法律環境、檔案館評估方案的實施效果等,均需要具有熟悉法律知識和檔案館業務背景的人員充實到該崗位上,負責知識產權方案的制定、實施、評價和修訂。具體方案可以制訂版權檔案館員制度,中等以上檔案館應設置1名版權檔案館員崗位,中等以下檔案館可以設置兼職版權檔案館員崗位。
3.版權預算
檔案館知識產權管理方案在實施過程中也需要相應的經費。版權中的財產權是作者的重要權利,作者對版權進行利用,獲得經濟利益,是實現財產權的重要方式。如果超出合理使用范圍,使用者均應當支付報酬。檔案館在向主管部門或政府機構申請經費支持時應將版權成本納入到預算中,以解決數字檔案資源版權利用問題。
4.檔案用戶培訓
由于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復雜性、法律表述的抽象性在一定程度上給用戶的理解和遵守造成困惑。檔案館需要向用戶宣傳普及知識產權基本知識,強化對作者權利的保護,協助用戶理解和遵守現有國家相關版權法條款。因此檔案館開展的用戶培訓指導非常重要。檔案館需要制定用戶知識產權知識的宣傳和培訓規劃,方式可以采用舉辦知識產權知識宣傳日、編制《用戶版權指南》、一小時版權講座、座談會、網上宣傳等活動,提升檔案用戶的知識產權意識,營造合理使用檔案館信息資源的溫馨環境。檔案館需要制定預警方案,對于有可能發生的用戶侵權行為進行及時警示,提醒用戶使用檔案信息資源時尊重知識產權。如果發現侵權內容,立即采取適當措施予以移除。因此,檔案館須制定必要的版權聲明,妥善解決糾紛與合理的抗辯。
5.爭取豁免權利
檔案館應與相關公益性機構共同爭取豁免權利,維護公共利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和《著作權法》中與檔案館相關豁免條款的適用主體屬于“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界不能孤立地爭取一些權利或特權,需要與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教育界、科研團體等合作爭取豁免權。例如,針對無獨創性的數據庫設定特別權保護的問題,美國檔案館在爭取相關利益時通常和相同的利益集團積極協作行動,開展游說活動,維護檔案信息資源的公共獲取,以致數據庫特別權保護未通過立法。
注釋:
①羅灤.數字檔案館共享信息與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協調機制研究[J].浙江檔案,2010,(3):35-37.
②陳傳夫,王云娣.圖書館用戶知識產權風險管理策略[J].圖書館論壇,2008,(6):16-20.
作者單位:南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