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建筑施工事故也頻繁發生,存在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隱患也逐漸突出。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對策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施工現場管理比較混亂。目前很多施工現象的安全措施沒能夠真正落實,安全投入也不足,導致施工現場出現混亂。如建筑模板支架、腳手架、起重機械等依然存在安全隱患;滅火器材和消防設施配置不足,采用不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施工現場臨時用電不規范,材料堆放隨意;施工現場缺少必要的警示標志等。(2)各方主體的法律、責任意識不強。有些施工單位缺乏安全保證體系,沒能落實主體責任,存在嚴重的以包代管的現象;有些項目經理存在履職不到位、崗率不高的現象;有些建設單位未能真正履行和重視有關法律中的安全責任,進行違法的墊資施工,拖欠工程款項,隨意壓縮工期,不重視安全生產管理;有些監理單位缺乏安全責任認識,定位不準確,對安全技術標準不熟悉,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生產隱患,未能真正落實安全生產監理職責。(3)施工人員的自防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教育力度有待加強。目前有些施工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違章冒險作業,或無證上崗。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員大部分是由農民工組成,他們的安全意識淡薄。文化素質有限,且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缺乏有關建筑工地的安全常識。
二、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對策
(1)對施工現場進行動態監管,強化措施。一是要加強動態監管。施工單位要依據圖集、標準等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日常動態監管,實行差異化監管,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文明行為給予表揚和肯定,對那些違規操作的行為要給予警告,并且制定嚴格的考評制度,使監管工作有法可依,促進施工單位標準化工作。二是建立考評機制,進一步強化激勵措施。對建筑施工安全進行考評,并劃分為三個等級,即示范工地、達標工地和不達標工地。示范工地可參與優質工程獎評活動,對綜合實力點評比較高的施工單位給予加分和獎勵;對不達標工地給予通報批評,并作為重點監督對象。(2)統一認識,切實落實責任。施工單位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在施工過程中切實執行安全生產的規范和標準,使建筑施工實現安全文明標準化的目的。此外,建筑施工單位要統一思想認識,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真正落實主體責任,讓有關施工人員的建設工作更加規范化,按照有關法律、制度進行安全施工。(3)各方參與,共同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施工、建設和監理單位要共同參與,推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首先,施工單位要建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按照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和圖集認真組織施工,切實落實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同時,施工單位還要合理規范費用,做到專款專用。其次,建設單位是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關鍵,因此建設單位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并扭轉只追求進度不注重安全文明的觀念,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觀念。最后,監理單位要充分發揮對施工情況的監督、管理職責,提高監理人員的監管水平,加大對監理人員的培訓與教育,更好地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服務。(4)加強培訓,提高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素質。一是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安全生產意識。確保他們持證上崗,并定期開展安全技術考核活動,只有合格的施工人員才允許上崗操作。二是提高管理者安全生產管理的素質,建筑工程單位要加大對管理者的培訓,定期培訓技術人員、各級領導干部和相關管理人員,組織他們學習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和制度,全面提高安全管理質量,對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要做到會管、能管和管得好。(5)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實效。建筑施工單位要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使施工現場的設施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和人性化,改善工作人員的生活、生產環境,并努力完善場容場貌和作業條件。通過企業內部宣傳,讓全體員工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并樹立安全文明意識,規范安全文明行為,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操作水平和安全生產技能。
總之,建筑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事關社會經濟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建筑行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有關建筑單位要夯實安全生產基礎,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努力改善施工過程中的生活、生產環境,盡量避免發生安全事故,通過采用各種有效的管理方法,真正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質量,從而促進社會安定團結,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張煒.淺談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現狀[J].科學之友(B版).
2008(4)
[2]任魚霞.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科學之友.2011
(11)
[3]黃瑞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采礦技術.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