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轉換層的設置起到傳承上部結構荷載,保持結構穩定的作用,是建筑結構中的重要部位,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其施工技術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與此同時,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技術已越來越成為工程界關注的課題。高層建筑轉換層中的鋼筋的施工技術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高層建筑;鋼筋;技術管理
一、加強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
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運用管理的職能與科學的方法,去促進技術工作的開展,在施工中嚴格按照國家的技術政策、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技術工作的指標與決定。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良好的技術秩序保證整個生產過程符合技術規范、規程,符合技術規律的要求,以達到高質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務的目的,從而使技術與經濟、質量與進度、生產與技術達到辨證的統一。它有利于結合工程特點和實際施工條件,選用先進合理適用的技術工種和施工方法,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從根本上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有利于用新技術,新工藝方法對技術管理和作業人員的教育培養,不斷提高技術管理素質和技術能力,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優化和施工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縮短工期。
二、建筑轉換層的鋼筋施工工程
(1)熟悉圖紙、施工順序。在施工轉換層的施工前鋼筋翻樣必須熟悉圖紙,特別是對結構關鍵部位放大樣。鋼筋在綁扎前必須對施工順序、操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員詳細交底,施工過程中對鋼筋規格、數量、位置隨時進行復核檢查。要特別注意一些較復雜部位的鋼筋位置,數量及規格。(2)控制各種鋼筋的施工。施工時,在鋼筋綁扎完成后,必須特別檢查直螺紋接頭以及懸臂結構的撐腳是否牢固可靠。施工當中要嚴格控制柱插筋位置,避免發生鋼筋位移及規格與設計圖紙不符??刂泼姘遑摻畹母叨龋貏e是懸挑部位的鋼筋,設置鋼筋支架及跳板,避免人為踩踏后落低,懸挑結構必須單獨開具隱蔽工程驗收單。(3)工程結構的鋼筋不任意代換。在施工轉換層的結構的工程結構上的鋼筋不得任意代換,實際情況需調整時必須由技術部門與設計協商同意后方可施行,并辦技術核定單。鋼筋的綁扎搭接及錨固除規范要求外還須滿足抗震設計規范要求。鋼筋綁扎時如遇預留洞、預埋件、管道位置,須割斷妨礙的鋼筋,要按圖紙要求留加強筋,嚴禁任意拆、移、割。(4)專人管理鋼筋混凝土施工。在施工澆搗混凝土時要派專人看管,隨時隨地對鋼筋進行糾偏,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柱頭、剪力墻插筋與底板下皮鋼筋綁扎牢固,在底板面筋上套一只箍筋,箍筋位置放正確后與底板面筋點焊,離面筋1米的范圍內再套三只箍筋,插筋與箍筋綁扎牢固。剪力墻插筋根據面筋的軸線,用麻線拉出剪力墻的外邊線,在底板面筋點焊剪力墻插筋的定位筋,根據定位筋插入鋼筋,下端與底板下皮鋼筋綁扎牢固,上部與定位筋綁扎牢固,離定位筋1米高度范圍內綁扎三道引鐵,并設置板墻“S”拉筋。轉換板底部保護層厚度為35mm,采用35×50×50的混凝土墊塊,梅花形布置,每平米不少于一塊。頂部保護層厚度為35mm。
三、建筑鋼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
項目施工中的技術工作主要有技術交底、技術監督、質量問題的處理、施工原始資料的收集及竣工資料的整理等。技術交底就是向施工管理人員及工人交待施工技術與組織問題的一項工作,必須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規定。技術交底應在單位工程和分部分項工程之前進行。其目的是使接受交底者了解施工任務的特點、施工工藝、勞動組織、技術組織、安全措施、控制消耗、規范要求、質量標準等內容,以及特殊、復雜工程或新結構、新工藝的特殊要求。技術監督就是工程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在具體施工時隨時觀察隊組的操作,督促、指導隊組按圖、按規范施工。嚴格把關,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同時做好施工原始資料的記錄,簽證及保管工作。質量問題的處理工作就是根據所出現的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召集各方有關人員,按照有關規定,提出處理方案,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在得到有關方面許可后將處理方案付諸實施。并將分析出的質量問題原因通報項目有關人員,以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在施工中,要及時做好施工原始資料的記錄、簽證、收集及保管工作,技術資料是反映工程內在質量與管理水平的主要憑證,要求真實反映和記錄施工過程,并將其按照要求分類分項整理歸檔,送設計、監理、質檢、地質勘察等單位審查登記,竣工結算資料是工程結算的依據,所以要嚴格審核各種資料的真實性、合理性;要嚴格審核工程量,作為工程交工及決算資料。
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種復雜的多工種協同操作、多項技術的交叉綜合應用過程。我們不僅要努力做好上述各項工作,而且還要與其它諸方面相輔相成、協調一致。從而使技術管理工作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為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