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資產管理實踐中在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指出目前高校中資產管理主體的多元化,日常管理環節的薄弱以及購置中的浪費和缺乏產權意識是制約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障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高等學校;資產管理;管理模式
高校資產是保障高校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中國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管理固定資產、充分發揮資產效益,實現資產價值,對促進高校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長期以來高校資產管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諸如資產利用率低、流失情況嚴重等許多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校的建設與發展。為此,在新形勢下應加深對高校資產管理問題成因和新形勢下對高校資產管理要求的認識,轉變觀念,進一步完善和創新管理體制,構建科學的管理模式,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不斷提高資產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以適應新形勢下高校改革發展的需要。
管理理念的誤區長期以來,高校對國家投資辦學的依賴性比較強,形成了重視資產投入、輕視資產管理的思維定勢,較為重視預算安排,放松了對實物的有效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管理的現象。高校資產日常監管有待提高在日常管理中,對直接用于教學、科研及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二級學院擁有采購權、使用權和管理權,形成了誰購置、誰擁有、誰使用的局面,使得這些資產名義上是學校所有,實際上管理權分散在各二級單位。使用單位往往存在只用不管的思想,出現損壞就向資產管理部門打報告申請維修經費,自身缺乏日常監管措施,無形中造成了資源浪費。
對無形資產缺乏有效管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是高校的三大主要職能,高校依托其高科技人才,擁有學科綜合、基礎研究領先等優勢,在履行三大職能的過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積累形成了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高校無形資產流失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無形資產產權的保護意識,無形資產管理體制和機構不健全。
高校資產是高校教學、科研的必要物質保障。但目前從高校領導到廣大教職員工,大都缺乏產權意識,沒有資產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高校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好像和自己關系不大,更別說想方設法充分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益了。公立高校發展需要的資金主要靠財政支持。高校資產由國家撥款購置或無償調撥,無需承擔資產的經濟效益責任,因此相當一部分高校領導資產管理意識淡薄。
科學核算資產,強化資產處置和清查管理。財務部門要設置專門的資產核算人員,科學核算各項資產的價值。考慮對資產計提折舊和減值,正確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從而可以隨時了解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狀態。嚴格資產清查制度,要定期和不定期組織對資產的盤點、清查、賬項核對工作,每年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單位要對資產進行盤點清查,以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加強高校資產管理的審計監督,對檢查出的問題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從而使高校資產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制度化。
實行有償占用,提高資產管理效益意識。建議推行資產貨幣化管理,如房屋建筑物按使用面積計價,設備按折舊費計價,將各部門所占用的各類資源進行貨幣化計量,形成預算指標分配到各使用部門,納入學校當年度預算管理,并且按照多占多繳費和資源使用費節約歸己,超支自理的原則進行管理。對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側重于社會效益的考核,即考核其對學校學科建設、教學質量、科學研究、師生員工生活的影響和貢獻等方面的效率;對經營性國有資產,則側重于其經濟效益的考核,要充分考核和評價其投資報酬率。
在管理中服務,就是按制度,規范辦事程序,按制度積極熱情工作,辦事不扯皮、不拖拉,杜絕人難見,臉難看,事難辦的,三難現象。在服務中管理,就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熱心服務,熱情服務,熱愛服務。堅持以教學、科研為中心,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在服務的同時發現管理中的疏漏、程序中的差錯,應立即制止,并加以糾正。管理與服務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做好服務保障可促進管理工作完善化,發現管理不到位、制度有缺陷,可及時完善規章制度,進行監督檢查,提高管理水平。熱情服務,資產管理部門是在制度下熱情服務、在熱情服務中堅持制度原則。資產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二者不能相互替代,是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監督、共同促進的關系,其目的都是為了把學校的事辦好,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通過針對高校實際情況的資產管理模式建立,促進高校的建設與發展,來實現我國高等人才培養資產與師資力量的整合。
參 考 文 獻
[1]肇洪斌.高等學校國有資產行政管理[M].白山出版社,2007(8)
[2]姚子龍,趙永進,李紅.淺析高校資產管理問題[J].價值工程.2012
[3]楊淑琴.試論高校國有資產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