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共有八種類型。我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存在重復建設嚴重、產業定位不清、缺乏文化特色、品牌效應未彰顯等問題。加強規劃,建立準入退出機制,避免重復建設;有文化特色,形成品牌效應,形成核心競爭力和文化產業鏈等是未來我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發展的出路。
【關鍵詞】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園區;產業鏈
一、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概況
1.概念。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園區的一種,是以一定的具有旅游功能的區域為平臺和發展空間,聚合了文化會展、文化旅游、藝術品和工藝美術、藝術創意和設計、演藝、動漫、文化娛樂、游戲、網絡文化、文化產品數字制作與相關服務等文化產業門類活動的園區。其中一定的區域可以是旅游景區,也可以是文化街區。園區內旅游業是基礎,在吸引游客發展旅游業的基礎上,聚合發展其他文化產業形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園區最具有活力的組成部分。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偏重文化旅游產業,以文化旅游為產業發展核心,以旅游景區或者園區為基礎。
2.類型。根據主題和主要依托物,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有八種類型。古城文化旅游園區型,如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西安曲江文化產業園區等;主題公園型;旅游商品文化基地型,如鎮平縣石佛寺鎮玉文化產業園區、禹州市(神垕)鈞瓷文化產業園區;景區文化旅游產業型,如龍門文化旅游園區;歷史文化街區型,如開封宋都御街、洛陽老城南大街北大街、西安鼓樓區、南京夫子廟等;區域傳統文化園區型,如南陽社旗縣賒店商埠文化產業園區;廟會型,如寶豐馬街書會、洛陽民俗廟會(隋唐植物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園區型,如少林寺禪宗音樂大典、印象劉三姐演出、少林寺武術表演、開封東京夢華等。
3.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意義。(1)有利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加快地區旅游業轉型升級。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加強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結合,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是旅游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的必然選擇。推進文化與旅游結合,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已經被作為國家層面重要戰略。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是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載體,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建設有利于加快地區旅游業轉型升級。(2)有利于促進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建設有利于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提高本地區文化產業競爭力,有助于形成區域性的文化產業集群,實現文化產業集聚效應,改善文化產業布局。建立文化旅游產業園為文化旅游企業的兼并、收購、重組等整合活動提供了便利,大大加快了文化旅游企業的擴張和聚集,進而組建跨行業的多元化經營的文化旅游產業集團,提高文化旅游產業的集中度。(3)有利于促進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建設不但有利于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改善地區文化產業布局,還對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建設有利于加強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聯,促進文化產業中精神因素的擴散,推動產業的文化化,從而實現當地國民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整體發展和內涵式增長。(4)有利于促進旅游景區產業化發展。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建設,將更多的旅游景區改造為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是旅游景區發展的一個飛躍,有利于旅游景區旅游產業系統化、規?;?,有利于構建旅游景區產業化運作新體系,有利于旅游景區各要素的整合提升,有利于提升旅游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有利于促進旅游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全面提升,有利于旅游景區整體環境的全面改善,從而促進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發展現狀
文化旅游產業園區作為文化產業園區其中的一種,是文化產業園區最具有活力的組成部分,近幾年獲得了較快的發展。(1)國家政策支持。國家對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高度重視。黨的十七大和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把“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文化產業工作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2010年6月文化部發布通知:《關于加強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管理、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2010年7月文化部出臺了《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管理辦法(試行)》。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提到,要“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012年2月文化部發布《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作為文化產業園區其中一種的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將迎來一個迅猛發展的機遇期。(2)園區發展初見成效,并出現了一批國家級的文化產業示范園。我國文化旅游產業園發展歷史還比較短,但總體看,發展勢頭猛,數量增加快,園區發展初見成效。目前,就全國范圍看,不同主題、不同規模的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在各地紛紛籌建。全國經過國家有關部委正式批準的文化產業園區1300余家。其中,6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4家國家文化產業實驗園區,還有四批204家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發展催生了一批有較強實力、競爭力、影響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2012年2月文化部發出通知,要求做好第四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第五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申報命名工作。“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重點建設10家左右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重點扶持300家左右具有領先示范意義的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園區區域分布不均。從地區分布看,我國文化產業園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區文化產業園建設相對滯后,地區發展不平衡。同時,各地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投資規模大小不一。大的像四川三星堆產業園預計總投資60多億元人民幣,小的只有千萬元甚至幾百萬元。目前我國的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形成了5大產業集群:以西安為中心的古城歷史文化、休閑旅游產業集群、以深圳為中心的主題公園文化旅游產業集群、以北京為中心的古城歷史文化旅游產業集群、以洛陽、開封為中心的中原歷史文化和旅游商品文化產業集群。
三、我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存在問題
(1)重復建設嚴重。文化旅游產業的巨大潛力使得各地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園的熱情高漲,對文化旅游產業園前景看好,紛紛投資建設各種文化旅游產業園。但一些地方存在著一哄而起、遍地開花的現象。人文類旅游景區提出建設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與文化相關的有一定文化產業基礎的旅游景區也提出建設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而許多與文化不相關的旅游景區也提出建設文化旅游產業園區。(2)產業定位不清,缺乏文化特色,品牌效應未彰顯。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必須有自身特色,才能夠形成園區的核心競爭力。但有許多的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產業定位不清,在以旅游為主導還是以文化產業為主導的問題上徘徊不定,缺乏自身鮮明的特色和比較優勢,沒有形成品牌效應,沒有形成園區的核心競爭力。(3)園區企業負擔重,產出效益低,園區空殼化。一些文化旅游產業園區企業研發活力不強,文化旅游產品模式單一,創意匱乏,創新能力不足,產出效益低,生存困難,客戶群體不穩。一些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缺乏對當地獨特資源的調查研究,論證不充分,對市場的認識不足,入駐的文化企業寥寥無幾,造成園區空殼化。一些文化旅游產業園在發展過程中,房租、水電等各種成本逐漸上升,對中小文化企業構成了沉重的負擔,使得這些中小文化企業難以堅持而被擠出園區,使園區空殼化現象更加嚴重。(4)產業鏈條不完整,缺乏關聯效應。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產業主要是與旅游相關的文化產業以及旅游產業,主要產品為旅游商品及周邊產品。園區企業主要從事旅游商品的創意、設計、包裝、生產和銷售。但大多數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入駐企業很少有文化創意企業、文化設計企業,大多數為旅游商品的簡單加工和銷售企業,規模小、模式單一、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而僅僅是一些產品的集散地,收入來源少,企業同質化嚴重。(5)園區管理能力不足。一些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在管理上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園區管理的條例和辦法不統一。多頭管理造成了管理部門職責不明,相關政策難以落實。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區別于一家一戶的小作坊,一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要平穩發展,其綜合配套的平臺要完善。但一些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只是簡單出租,滿足于做“二房東”,收租金很積極,服務無從談起。(6)理論研究薄弱。目前,研究文化產業園區的學者和相關成果、論文比較多。而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園區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傳統的文化產業園區在范圍上小了許多,其文化企業及產品都更加偏重于旅游業。單獨對文化旅游產業園區進行的研究目前還是空白,本文的研究只是盡自己綿薄之力,為隨后的研究鋪磚線路,而更全面細致的研究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四、發展對策
(1)加強規劃,建立準入退出機制。搞好規劃是建設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基礎。要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區域布局規劃,明確本地區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布局、規劃、定位和發展目標,嚴格調控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數量。要高起點、高標準地編制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本身的總體規劃、中短期發展規劃和主體建設規劃等。聘請高水平的策劃規劃專家,科學安排園區的產業布局、資源配置和發展階段,使規劃具有可實施性、可操作性、可持續發展性。加強對國家級園區基地的管理考核,明確建立退出機制,促進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健康發展。(2)有文化特色,形成品牌效應,形成核心競爭力。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差異化發展,提升園區企業創新能力,充分挖掘各地獨特的文化和創意要素,爭取實現一個園區一個特色,一個園區一個品牌。集群式發展,提升園區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形成品牌效應是提升園區競爭力的有效途徑。(3)減輕園區企業負擔,提高產出效益,避免園區空殼化。一是要靠準確定位吸引企業,特別是文化創意企業、旅游商品設計營銷企業;二是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發展,提高企業效益??啃б嫖髽I。爭取使園區欣欣向榮,蓬勃發展,避免空殼化。(4)建立完整的文化旅游產業鏈條。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產業集聚是以產業鏈的形態進行集聚而非同類型產業的集聚。每一文化旅游產業園區都要以自己獨特的文化產業為核心,緊密圍繞這個核心,結合當地資源,按照國際先進觀念和方法,建設中國的高水平文化產業園區。要推動園區文化產業規?;⒓s化發展,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最終培育和壯大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園區需要體現產業孵化的功能。一般來說,園區孵化模式是由服務、投資、運營顧問等構成。(5)加強管理,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對本地文化旅游產業園區進行分類,根據“一個園區,只設立一個主管單位”的原則,分別確定一個園區主管單位,避免多頭管理的弊端。注重園區平臺建設,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研究制定管理辦法,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管理與服務。文化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的規劃、指導和監管工作。(6)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理論研究。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全面發展的研究;加強園區發展模式、管理機制、企業發展維度的研究;加強區域布局、區域發展戰略的研究。
參 考 文 獻
[1]全國文化產業區逾九成名不副實[N].深圳商報.2011-11-15(B3)
[2]文化部.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Z].文產發〔2012〕7號.2012-02-23
項目基金: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編號2011B51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