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低碳經濟的興起與發展,低碳會計隨之產生。文章簡單介紹了低碳會計的產生背景和低碳會計的相關理論,分析我國低碳會計的發展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低碳經濟;低碳會計;發展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大幅提升,使得低碳經濟逐漸興起,而利益相關者也開始集中關注和碳排放密切相關的各項指標,不再是簡單的唯利潤計。為有效滿足企業信息使用者的客觀需求,低碳會計應運而生,能夠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指標量化支持。
一、低碳會計的概念及其產生的必要性
(1)低碳會計的概念。低碳會計是伴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屬于新興的會計學科。發展低碳會計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將企業履行低碳責任以及實際節能情況統一歸攏到會計衡量指標體系當中,能夠在確認以及計量企業節能減排成績的基礎上,形成低碳報告,并對外披露,形成低碳財務信息,從而有效滿足國家的環保要求,同時也能夠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由上能夠看出,低碳會計是和低碳經濟不可分割的。首先,低碳經濟能夠作為低碳會計產生的必要前提。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發展模式,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理念,能夠借助技術與制度的創新來大力開發低污染的新能源,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數量,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目的。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必然會投入一定數量的資本,并獲取一定的收益,這些都需要通過低碳會計來計算。其次,低碳會計能夠促進低碳經濟的健康發展。通過建立低碳會計可以將企業碳排放情況統一納入到會計指標里面,為統一核算提供方便,同時也使得低碳經濟發展更具科學性與目的性。(2)低碳會計產生的必要性。目前來看,低碳會計的產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需求。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企業會計核算不單要考慮到經濟收益,同時還要考慮到社會效益。換言之,就是企業不單要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發展目標,同時還要追求維系生態環境平衡發展的發展目標。假如企業一味單純的追求經濟收益最大化,卻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就會導致整個社會的利益受到不可彌補的損失,最終也會使得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整體社會背景環境受到危害,難以做到可持續發展。而且基于現實角度而言,低碳會計在我國發展也更具可行性。尤其是在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部環境保護法之后,更是能夠為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法制支持,相應的就是,低碳會計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二、低碳會計的相關理論
(1)低碳會計和傳統會計的差異。具體而言,低碳會計和傳統會計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會計職能、會計假設、會計目標以及報告模式等方面的差異性。在會計職能方面,傳統會計主要是基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角度,來核算與監督企業經濟行為,而低碳會計則是基于碳排放的角度,對于企業的環境影響情況做出控制與約束;在會計假設方面,傳統會計的假設前提是貨幣完全具備計量的可靠性,使用的是定量指標,而低碳會計的假設前提則是經濟社會具備可持續發展前景,采取多種計量方法,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結合到一起使用;在會計目標方面,傳統會計追求的目標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屬于短期的個體經營行為,而低碳會計所追求的目標則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屬于長效的社會責任行為;在報告模式方面,傳統會計是通過貨幣數量來反映出企業當前的經營管理業績,所編制的報表包括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等,而低碳會計則是加入了碳排放因素,所編制的報表增加了低碳資產表以及低碳負債表等。(2)低碳會計的幾個要素。低碳會計要素主要有六個,分別是低碳資產、低碳負責、低碳權益、低碳收入、低碳成本以及低碳利潤。其中,低碳資產主要指的是企業在過去的經營交易過程當中所獲取的,能夠為企業開展低碳經營提供支持的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具體而言,包括有減排設備、低耗材料以及節能專利技術等;低碳負債主要指的是是企業在過去的經營交易過程當中,為了達到低碳環保的目的而產生的債務,包括有企業在環境保護當中產生的應付賬款,為實現低碳生產而產生的借款等;低碳權益主要指的是企業所具備的清潔能源以及低碳資本等,還包括有相應的環保捐贈、節能基金等;低碳收入主要指的是企業在發展低碳業務的過程當中,所獲得的非主營性經濟收入,這也是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一個重要推動力;低碳成本主要指的是企業在低碳業務開展過程當中,所產生的一系列成本支出,包括治理資金、補償款項、低碳能源購買以及低碳設備折舊費用等;低碳利潤指的是企業所獲得的低碳收入在扣除成本以及稅負之后,所獲得的凈額收益。
三、我國低碳會計的發展現狀
目前來看,我國低碳會計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與低碳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當前階段,我國在會計領域當中所頒布的法律法規主要兩個,分別是《會計法》以及《企業會計準則》,而在這兩部重要法規當中,都未能明確規定低碳要素的確認與計量情況,而且也沒有針對低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具體方式做出統一規定,導致低碳會計在實踐過程當中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據,大多數的企業都不愿意主動披露低碳會計信息,即使披露了也缺乏真實性與全面性,難以客觀反映出企業的低碳經濟發展狀況,從而降低了低碳會計信息的質量。(2)對低碳會計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不夠深入。在低碳會計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方面,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果,而對于我國而言,目前在低碳會計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亟待深入發展,沒有權威的理論研究成果,使得低碳會計實踐發展缺乏理論指導,從而制約了我國低碳會計的發展。(3)復合型的低碳會計專業人才較少。低碳會計本身是會計學科當中的一個新興分支科目,同時也屬于復合型的學科領域,其中涉及到了多個學科知識。所以,發展低碳會計必須擁有既懂會計、又懂環境的復合型專業人才。而目前來看,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大都缺乏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從而導致低碳會計發展缺乏專業人才儲備,給未來低碳會計發展帶來了較大的阻礙。
四、我國低碳會計發展的措施建議
(1)建立健全相關的低碳會計法律制度。我國應該在會計法律法規的修訂過程當中,將低碳會計納入到會計準則當中,確保低碳會計的目標、要素以及信息披露形式等做到統一規范,使得低碳會計發展有法可依。對于那些未能及時、客觀、全面披露低碳會計信息的企業,應該予以懲戒,在低碳會計法律法規的框架內做好監督管理工作。(2)強化低碳會計相關理論與實證的研究工作。針對當前我國低碳會計理論與實證研究不夠深入的現狀,當前應該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強化低碳會計相關理論與實證的研究工作,構建低碳會計理論體系,為低碳會計發展實踐提供支持,從而能夠有效促進我國低碳會計取得快速的發展與進步。(3)培養復合型的低碳會計專業人才。目前我國應該充分注重對于復合型的低碳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大力提升會計人員的低碳會計專業技能水平,重視環境、資源、生態方面的培訓學習。同時還要在各個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專業當中增設低碳會計學習科目,為我國培養專業化的低碳會計人才,有效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
總之,低碳會計作為會計領域當中的一個新興學科,能夠有效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為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提供會計信息方面的支持。據此,我國應該充分重視低碳會計的發展工作。
參 考 文 獻
[1]張文靜.低碳會計的思考[J].財會通訊.2011(7)
[2]丁小麗,尚亞楠,丁時勇.低碳會計產生的必要性及其與傳統會計的差異[J].會計之友.2011(25)
[3]顧署生.低碳經濟下我國環境會計實施淺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0(5)
[4]謝曉峰“.低碳經濟”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的影響和意義[J].會計師.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