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財務管理以慢慢走向信息化,財務共享已經變味可能,本文針對的就是財務集中向財務共享的轉變過程中的財務集約化路線的發展趨勢分析。
【關鍵詞】財務集約化;財務集中;財務共享
一、財務集約化的內涵與演進
財務集約化是一種經營理念,主要依靠個生長要素的優化組織來促進企業的發展。從字面來看集約化就是將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管理等集中在一起,進行優化配置,并且在生產過程中以節儉、高效為主要的價值取向,并且將主要力量集中到核心產業上,以提高核心產業的競爭力,一起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在資源短缺的現代社會,實現財務的集約化管理已經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財務集約化的演進主要表現在:第一,財務核算的集中化。是指在企業中,將分散于各地的不同業務單位的財務人員,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集中管理,使企業能夠針對企業集團的信息進行實時的掌控分析,實現財務監管與業務財務集約化。第二,財務數據業務化。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的聯系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有了新的變化,使得財務人員與會計人員都能夠詳細的了解財務與業務信息,業務人員的業務數據化也提高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使得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幅下降,信息化的發展也使得數據的質量有所提高。
二、二者的發展理念不同
財務集中與財務共享都是將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共同處理,但是在集中的方式、過程與對資源的利用,都有著一定的差距,財務集中更加注重將不同的企業資源、業務進行歸集,使這些資源在企業的財務的管理中實現集中;而財務共享,則更注重對各要素投入組織方式的變革,將企業分散分散性的財務活動進行整合,然后再財務共享中心進行統一的處理,以促進企業集中精力發展核心業務,減少各部門間的重復浪費。財務集中主要是為了加強企業主管部門對下屬各部門的集中管理,將各部門的財務集中到主管部門中,以更好的管理企業。而財務共享這是針對企業的經營職能,將企業正在進行的各項業務集中在財務部門,進行集體的考核評定,對其進行取舍,以便增加企業的競爭力。且兩者對于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關注角度不一樣,財務集中主要關注企業在可靠性與穩定性方面的發展趨勢,而財務共享更加注重的企業的業務的發展與拓展,以企業的運營增值為目標。
三、從財務集中到財務共享發展道路
財務共享是財務集約化的一種高級表現形式,在財務共享的過程中,主要注重的會計人員和會計信息的集中,以及集成各種業務功能,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財務共享服務是指將分散式的財務基本業務集中到一個新的財務部門,這個部門以業務為主要的判斷依據,通過信息化的網絡,向不同地區,不同部門提供一個標準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務,并為企業創造價值。首先主要注意的是整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標準化,它是構建財務共享服務的基礎,也是財務集約化的主要內容。其次要注意客戶端與服務端的分離,也就是將企業共享服務中心與企業的成員單位之間的關系重新定位,是兩者分離。以一個服務端服務于多個客戶端,以便將各單位的相同或相似業務整合成一個簡單的服務對象,進行管理。再來就是從新組合財務流程,將財務數據化,并做到數據的全程共享,建立有效地集成財務系統,將基礎業務從財務分析中抽離出來。最后是構建一個統一的財務平臺,將涉及到財務共享服務的各種財務制度,固定到一個數據系統當中,這樣就能較好的對財務業務進行分析以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財務共享服務是一種典型的集中式組織模式,它是更高層次的財務集約化。財務共享服務將從事標準化財務工作的財務人員從成員單位分離出來,歸屬到財務共享服務中,以實現財務人員的集中化。財務共享服務能夠加強公司總部對財務信息的掌控,降低財務信息生產成本,提高財務信息生產效率和質量。在中國企業中,財務業務已基本完成了會計電算化,并進入財務管理信息化,為財務共享服務實施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實踐證明,財務共享服務能夠有效促進中國企業的發展,是財務集約化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參 考 文 獻
[1][美]邁克爾·查特菲爾德.會計思想史[M].文碩等譯.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2)
[2]陳虎,董皓.財務共享服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6~10
[3]張瑞君,陳虎,張永冀.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的流程再造關鍵因素研究——基于中興通訊集團管理實踐[J].會計研究.2010(7):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