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農村理財市場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浙江省農村以安吉農村為例的調研,認為我國農村金融市場存在農村理財服務推廣力度不夠、農民理財意識不高和適合農村理財產品種類不多等問題,希望通過對提高金融機構對于農村金融市場的認識、宣傳普及金融理財知識和構建理財服務平臺來完善我國農村金融市場,提高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運行效率。
【關鍵詞】農村金融;理財市場;理財推廣
本研究選擇了浙江安吉農村為調研對象來進行研究,主要是由于其在我國農村中具有代表性。首先安吉在浙江省經濟中具有典型性,其主要以民營經濟為主,以當地的特色產業為經濟支柱,形成了以竹子為載體的產業群,具有典型的浙江農村的經濟發展模式。其次安吉在浙江經濟中處于中等的發展水平,可以代表浙江省的農村的平均發展水平,具有代表性。本調研共發放問卷500份,其中農村市場問卷300份,金融機構問卷300份。選擇了浙江安吉15個鎮村,共收回問卷500份,符合統計要求的問卷485份,符合調研的問卷發放要求。并對調研的問卷進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相關性系數達到了0.845,符合制定本調查問卷的要求。
一、浙江省農村理財的問題
(1)農村理財服務推廣力度不夠。隨著我國農村金融工作的推進,農村理財服務在我國農村也逐步開始推廣。例如在進行調研中對“是否有接觸過相關的農村理財產品(例如保險)?”的回答,有86%的人回答了“是”。雖然有聽說或者接觸過,但是在回答“是否購買過理財產品”的回答中,23%的人回答了是。也就是說有近77%的人對于理財產品并不感興趣,或者對理財產品的認識上存在著一定誤區。(2)農民理財意識不高。我國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民的純收入不斷提高,但是對于資金進行如何管理等問題認識不足。雖然有聽說過理財,但是真正去考慮過理財的人不多。在進行調研中,有75%的人會考慮將閑散的資金放在家里,只有15%的人會考慮將錢放進銀行,而真正考慮去購買理財產品的人只有10%。(3)適合農村理財產品種類不多。金融機構推出理財產品,往往是根據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市場的具體情況作出的。但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適合農村的理財產品數量和種類并不多。金融機構還是主要針對于對于城市人口進行集中的理財產品的推廣,往往忽視了資金相對少,相對分散的農村人口的金融市場,農民更多的只是接觸過保險等理財產品,但是對保險行業認知存在偏差,市場拓展存在困難。
二、農村理財產品推廣的主要原因
(1)對于農村金融市場認知不足。我國金融機構在以往的金融市場拓展工作主要集中于城市金融工作,對農村金融市場是認知還停留在原來的認識上。但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金融市場也逐步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農民缺乏相應的理財知識。對于理財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大部分人認為理財需要大量的資金,小額的存款不具有理財的特性。在回答閑散資金的處理問題時,90%的人回答了會將其放置在家里或者小部分人會選擇存入銀行,可見農村缺乏相應的理財知識的宣傳和普及。(3)缺乏有效的理財推廣平臺。雖然在農村建立了相應的農村信用合作銀行等金融機構,但實際的理財推廣的操作過程中,往往忽視農村市場和農村推廣平臺的建設。正式因為缺乏這樣的農村理財交易平臺,使得農村金融管理制度相對不完善,導致了農村閑置資金得不到有效的合理的集中和利用。
三、推廣農村理財產品的對策
(1)提高金融機構對于農村金融市場的認識。我國農村金融市場在我國金融改革進程中農村金融體系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農村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國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市場進行重新認識和市場定位。對農村金融市場進行深入調研,并在此基礎上推出適合我國農村發展的,符合我國農民需求的金融理財產品,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需要加強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扶持,不斷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2)宣傳普及金融理財知識。農村金融市場作為我國新興的金融市場,農民對于理財知識相對缺乏,這就需要政府在進行文化宣傳過程中強化金融知識的宣傳和普及。(3)構建理財服務平臺??梢钥紤]建立相應的理財服務平臺,以適應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需求。同時需要完善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監管制度。在推進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過程中,強化金融監管意識,確保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規范運行。在此基礎上,需要不斷的進行農村金融市場的深入拓展,活躍我國農村金融,提升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運行效率。
參 考 文 獻
[1]任成龍,張樂柱.農村金融理財業務的SWOT分析[J].南方農村.2010,26(9)
[2]楊伊萊.農村金融理財探討[J].西南金融.2009(6)
[3]吳慶念.我國農村金融理財的困境及其對策[J].浙江金融.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