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點講解】
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到表達者的真意。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反問句結尾時正常情況下用問號,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嘆號。
反問句分為肯定反問句和否定反問句。肯定反問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問句則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把本來已確定的思想表現(xiàn)得更加鮮明、強烈。反問句式不但比一般陳述句語氣更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鮮明,發(fā)人深思,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為文章奠定一種激昂的感情基調(diào)。如:
1.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shù)十百元一具。制造雖精,世間有幾人能夠享有呢?
肯定句式經(jīng)過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著,寧靜的竹海里難道沒有人家?
否定句式經(jīng)過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
3.聲音是不太好聽,有點沙啞,有點毛毛刺刺的。可是公開教學課難道是上臺表演嗎?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樹林子里讀他喜歡的課文嗎?
用集中反問或連續(xù)反問,表達激動的感情,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通常反問句是陳述句的改版,是為了強調(diào)語氣。如:
那怎么是一樣的呢?
改為陳述句:
那是不一樣的。
相比之下,反問句語氣就強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問句還要有反問詞,如:難道、怎么、這么…… 除了反問詞,還要在最后加上語氣詞,如:呢、嗎……為了表示與陳述句的區(qū)別,還要在最后加上問號。
【專項練習】
1.將下列陳述句改為反問句。
(1)我們是學生,應該遵守學校的紀律。
(2)如果下面沒有泉水,這么旱的天氣,泥土不會這樣濕。
2.將下列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1)居里夫人只要在專利書上簽個字,所有的困難不是都可以解決了嗎?
(2)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3.理解并分析下列反問句。
(1)可是,這能全怪我嗎?
(《羚羊木雕》)
(2)自從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遲到過?
(《爸爸的花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