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特別羨慕那些戴眼鏡的人。高高的鼻梁上架一副眼鏡,多神氣,顯得多有學問哪!
后來,我也加入了“眼鏡一族”。剛開始,我還很興奮。記得我第一次戴眼鏡跨入教室的時候,同學們“呼啦”一下圍了上來,問長問短。被同學們的目光包圍,我的心里得意極了。
可是,戴了幾天后,我就受不了了。鏡框把鼻子壓得生疼,耳朵也被鏡腿壓得直不起腰來。我都成了眼鏡的奴隸了。萬沒想到,更麻煩的事接踵而來。
閑暇之余,同學們都來調侃我:“喂!博士,學問挺深啊!”那種口氣簡直讓人受不了,我真恨不得找條地縫鉆進去。同學們都拿我的眼鏡當笑料,還給我起了一個難聽的外號——四眼田雞。一次,我的同桌在書上畫了一個奇丑無比的頭像,又給頭像加了一副眼鏡,然后指著頭像對我說:“這個人跟你多像啊!”說完便捂著嘴笑了起來。我被氣得七竅生煙,真想揍她一頓。
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天我正在寫作業,無意中看了一眼眼鏡盒,停頓了0.01秒后,我回過神來——眼鏡布丟了。那塊眼鏡布可值七十多塊啊!我立刻向老師匯報。老師問:“誰見郭帥君的眼鏡布了?”同學們你望我,我望你,都搖搖頭。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緊補充:“是藍色的,面積小,正方形。”有個同學說:“趙蘭拿著呢!”我急忙把目光投向趙蘭:“在哪里?”趙蘭指著衣服對我說:“我的衣服不就是藍色的嗎?”原來他們在耍我,連老師都笑了。
我沮喪地回到家里,正準備洗手,突然從袖口里落下一塊布。仔細一看,啊!這不就是我那塊淺藍色,面積小,正方形的眼鏡布嗎?
有了上面的種種經歷,我真誠地奉勸同學們:要好好愛護眼睛,不要像我一樣做眼鏡的奴隸。同時,我也希望醫學界能夠早日研制出一種不僅花錢少又安全,而且能根除近視的技術,讓我們從眼鏡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吧!
讀文雜感
說實話,我也特別羨慕戴眼鏡的人。原因嘛,和郭帥君一樣。可是看了郭帥君的作文,我可不再羨慕他們了。從今往后,我要好好保護我的眼睛。
(同學:元豐)
家長鏈接
帥君的眼睛是從四年級的時候開始近視的。剛開始他說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我沒有當回事。可是后來一檢查,雙眼視力竟滑到了0.5。我這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忙給孩子做治療。但還是要戴眼鏡。唉,看到孩子的這篇作文,我心里真內疚。希望看到這篇作文的家長和孩子能引以為戒吧!
(媽媽:吳玉麗)
教師點評
郭帥君同學的這篇作文是一篇考場作文。這篇作文最大的優點是有真情實感,語言雖然平實,但都是發自肺腑。他的感受是不戴眼鏡的人所無法體會的。因為我也是一個眼鏡佩戴者,所以我一下子就被這篇作文吸引了。
(張琳琳)
編輯寄語
小作者的媽媽和老師已從感性的角度點評了習作——告誡同學們要引以為戒,愛惜自己的眼睛。這方面我不再贅述,下面談談習作的寫作技巧:
1.習作的題目擬得好。題好一半文,較好地吸引了讀者的眼球。“眼鏡之役”中的“役”字,既有“奴役”之意——“我”被眼鏡“奴役”著;又有“戰役”之意——我們要和眼鏡做斗爭。一語雙關,可謂妙也!
2.習作的結構很完整,寫出了“我”戴眼鏡前后的心路歷程,足以對同學們起到警示作用。另外,小作者對習作的布局也很講究,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寫眼鏡帶給自己的痛苦,且過渡很巧妙。一個“接踵而來”輕松地引起下文,一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向大家講述了一件自己因為眼鏡而引起的苦痛之事。
小作者在習作中運用的這些寫作技巧,很值得同學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