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職創新創業競賽至今已舉辦四屆,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四次蟬聯冠軍。他們無需刻意準備創新創業競賽的參賽作品,從學生們平日所積累起來的作品中挑選上乘之作,往往就能技壓群芳。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立足點扎根于日常教學當中,注重平時積累和實用創新,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技能新星。
厚積薄發,創新重在平時
將模型制作中需要用到的60多個零部件分給班里的每位學生,合作完成“平行吊車模型”的設計與組裝;由學生提出設想,并在專業教師的技術指導下共同完成“和諧奧運系列”平面設計作品;機械專業的學生制作出鐵皮粉筆盒,并作為禮物贈送給全校每個班級……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的創新創業教育已滲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啟發誘導、對比反證、缺點舉例,創新課程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同學們的歡聲笑語。“這個設備的外形不夠美觀”“它發動起來噪音太大”“漏油很嚴重”……七嘴八舌,同學們積極地尋找著眼前的這臺機械產品的毛病。如今,你若要問班主任老師,最不敢調換哪位老師的課?答案是一致的,一定是陳海勇這位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的創新課!接手創新課程教學,陳海勇老師是該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通過興趣模塊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學校致力于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生學情相結合,因材施教。“創新課與專業課老師好比是兩條腿走路,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將創新思維融入到專業課教學中來。”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陳海勇老師時常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問題開始思考,提出自己的嘗試與探索。“就高精尖技術創新和大的設備創新來說,或許我們的學生還沒有那個能力,但是簡單的技術和中小型設備創新,我們完全可以有用武之地。”指導學生奪得一等獎四連冠的童靈華老師很有信心。
兼顧專業引領和自由發展,學校還成立了16個涉及不同專業領域的興趣小組,為學生提供技能學習的第二課堂,讓他們在興趣活動中尋找自己的潛力發展區。馮建榮校長說:“對于那批從興趣小組中涌現出來的、興趣更濃厚、能力更優秀的學生,我們還組建了創新創業指導小組,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他們技高一籌。”
校企聯合,創新講求實用
“中職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校企合作,我們需要企業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思路和技能支持。”馮建榮校長鄭重表示:“企業需要什么技術革新,我們的創新創業教育就研究什么!”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學校重視課堂滲透與講座熏陶雙管齊下。除了通過班會課、德育課進行創業意識和品質的培養之外,學校還將臺州當地的創業精英的典型故事介紹給學生,讓他們了解邱繼寶與縫紉機的故事、蘇顯澤與蘇泊爾的故事、李書福與吉利汽車的故事等等。講述普通人的草根創業歷程,讓不少學生聽得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為了了解行業發展方向和企業發展需求,學校的專業教師經常帶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新品展銷會、新品發布會,將從會展現場搜集而來的企業技改難題帶回學校進行科研創新,由專業教師帶著學生一起做,既為企業排憂,也為產業助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實用創新能力。
來自湖北的張謀,在旁人眼中是個慢性子、內向的小伙子,但在童靈華老師眼里,他可是特別能吃苦的一把“好手”。大年初四,當別人還沉浸在新年的美好氛圍中時,張謀已經放棄寒假,主動回到實訓室練習技能。他在鉗工興趣小組課上那股認真勁兒讓童老師另眼相看。除了在課內課外給予他精心的指導外,童老師一有機會就帶他參與很多創新項目的制作,帶學生下企業參觀或參觀新品展銷會、新品發布會時,也總會帶上他。張謀不負眾望,在高中階段就獲得了高級工證書,還拿過溫嶺市鉗工比賽第一名,畢業后順利進入武漢工業大學深造。
像張謀這樣從創新創業教育中獲益、繼而成長起來的技能新星,在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還有很多。在平時的校園生活中培養學生不同尋常的創新意識,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教給學生實而耐用的創新能力,是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