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職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普遍較差,尤其是英語基礎非常薄弱。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在英語課堂上不想開口、不敢開口,造成課堂始終是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課堂氣氛沉悶,“抬頭率”不高,無法充分開展師生雙邊互動,從而使職教英語教學陷入尷尬的困境。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抬頭率”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加強課前準備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在課前應做好必要的準備,是提高課堂“抬頭率”的關鍵。為此,教師首先要認真備課,合理應用教材。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堂精彩、高效的英語課少不了事先的精心策劃。作為教師,課前應合理應用教材,認真構思和設計,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首先,教師備課時要確定一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找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英語知識水平和能力的狀況,并據此確定教學方法。備課越充分,教案設計得越詳細、越科學合理,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其次,教師要摸清學生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摸清學生的底細,教師才能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確定課堂教學的起點、難點、深度和廣度;才能面向全體,兼顧少數;才能使課堂40分鐘的教學得心應手。再次,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準備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來確定,采用哪些方式方法,課前應予以精心安排。只有選擇好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英語教學中,翻譯法、交際法、情景教學法以及任務型教學法等,它們都各有千秋,教師要懂得取長補短,融會貫通,探討出適合職高學生的新教法和新學法。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過程中最大的動力,是不竭的動力源泉。教師要提高學生聽課的“抬頭率”,就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職高英語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教學中的情境和動機。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保持高度的熱情與注意力,教師要非常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教師要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比賽、游戲、唱歌、朗誦、猜謎等活動,也可以運用豐富的電化教學設施和情景教學意境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如教學《MUSIC》一課,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來導入:播放幾段優美的古典音樂或激昂的流行音樂,讓學生猜:What's musical instrument in the song? 好聽的音樂、簡單的游戲可以立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然后讓學生進行比賽,看哪一組分辨出的樂器、掌握的單詞最多。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課堂“抬頭率”也會穩步提高。
三、采用分層次教學,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由于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習態度、接受能力、心理素質等存在差異,教師可有目的地將同一班級的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為優生,他們英語基礎較扎實,對英語感興趣,接受能力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此類學生必須很好地掌握英語基本技能,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并能靈活運用,為以后的繼續學習和升入高職院校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礎。B層為中等生,他們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能,但基礎知識不扎實。教師可根據此類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進行更為細致、系統的教學;要以教學大綱為立足點,讓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能熟練運用日常交際用語,并能初步撰寫簡單的書信、便條等常用文體,為今后求職就業做好準備。C層為基礎差、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學生要具備初步的聽、說能力,能進行簡單的日常對話和自我介紹、看懂生活中常見的英語標識和電腦指令等。
通過分層次教學,教師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抬頭率”,又可以為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條件,使每個學生都能具備適應社會競爭的知識和能力。
四、重視師生情感的交流,構建適宜的語言環境
研究表明,人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下思想就活躍,就可以自在地展現自己的才能。而在壓抑的環境中,學生就不可能產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自己的教態,通過和顏悅色的面部表情和放松的肢體語言讓學生產生愉快的心情。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語言要豐富、多彩、有趣,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知識水平。如果學生尚未達到一定的英語水平,盲目地追求全英語課堂教學,反而會適得其反。如果教師英漢結合,偶爾穿插一些笑話、幽默,讓學生能夠聽得懂、猜得透,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就會樂于學、學得好,課堂“抬頭率”也會大大提高。因此,筆者認為,英語課堂可以適當使用母語,逐漸從英漢交替到全英語教學。教學方法只有切合學生實際,循序漸進,才能讓學生接受,成績才能有所提高。
提高英語課堂上的“抬頭率”,使職高英語教學更有效率的手段還有很多,這需要我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與改進。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能在新一輪的課改浪潮中,與學生共同駕馭課堂之舟,駛向更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李華.英語課堂有效性的問題與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7).
[3]肖成全.有效教學.沈陽: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陳大偉.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反思和改進.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平陽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平陽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