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柴油機維修中會有許多檢測調整項目,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配合間隙:配缸、配瓦、配套、配管及汽門間隙等;二是工況參數:供油正時、配汽相位、噴油壓力、怠速高低、皮帶松緊等。其中大部分只有檢測而不作調整,唯有汽門間隙調整具備綜合性和典型性,有必要對其進行專題論證。
從工藝過程來看,汽門間隙調整分成兩大方式、方法,如表1所示。
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業內人士不太重視汽門間隙調整工藝,特別忽視汽門間隙調整的具體操作方法,使用單位、維修廠家、專業4S店均是如此,只有塞尺法和手感法,工具單一、方法復雜、效果較差。為了讓大家重視原理、關注工藝、突出能力、講究實戰,本文將以經典的六缸柴油機為準,采用表格形式,針對柴油機汽門間隙調整的工藝方法進行重新分類,包括最新創立的三種角度操作方法,并用實例來加以驗證。
一、汽門間隙調整的準備工作
1.汽門間隙的標準數據
汽門間隙是汽門熱膨脹而預留的補償間隙,定義指汽門關閉時,氣門桿身尾端(頂頭)與搖臂長臂端(撞頭)之間的間隙,實際上是汽門組與汽門傳動組的間隙。柴油機汽門間隙數據大小由廠家通過實驗方法確定,以柴油機說明書為標準,常見機型汽門間隙標準數據見表2。
推論:大多數柴油機的進排汽門間隙基本相同,排汽門間隙略大;隨著排量、強化程度增大,汽門間隙變化不大。
2.間隙調整的工藝流程
從工藝流程來分析,汽門間隙調整主要有兩大過程。其一是檢驗:通過量具進行檢查、測量;其二為調整:使用工具轉動螺釘(轉角)、擰緊螺母。注意檢驗和調整兩者位置不同,故汽門間隙調整工藝流程如表3所示。
說明:從實戰角度來看,工藝流程也分三個過程:初檢、調整(操作)、驗證,重點在于螺釘轉角。驗證是一種配套工藝,一般不用量具而是采用其他方法。
二、汽門間隙調整的分類方法
1.汽門間隙調整的常用方法(見表4)
比較:塞尺測量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但它的缺點是測量、調整位置分開,工具、量具交叉進行,重復多次、過程漫長、效率低下,憑手感拉力也影響效率精度。百分表讀數法的特點是精度高、過程長,操作較復雜,同時要求搖臂長端上頭有小平臺,如6BT、6CT等。而手感比較法作為配套補充,簡單方便,效率較高,但因為會存在誤差,較適合有經驗者使用。
2.汽門間隙調整的新方法
角度法是汽門間隙調整最新創立的工藝方法,原理是將氣門間隙標準數據轉換成螺釘轉角來進行具體作業,一般有三種分類:角度計算法、角度反比法、角度分合法,見表5所示。
分析:角度計算法、角度反比法都是尋求螺釘的標準轉角的方法,前者重計算、后者重測量,需要事先準備;角度分合法是一種配套操作方法,將螺釘轉角按螺母六角(直角)取整分度,一步到位,不用量具。
三、汽門間隙調整方法的實戰選用
1.汽門間隙調整方法的歸類命名(表6)
提示:量具法中塞尺法常用,百分表法次之,游標卡尺法極少;角度法中角度計算法、六角分度法常結合成對使用,角度反比法中本身包含六角分度法,一般性使用;其他方法中手感比較法是一種直觀經驗法,配套使用,效果更佳。
2.汽門間隙調整方法的實戰選用
所謂實戰是指實地、實機、實操,對于柴油機汽門間隙調整而言,實戰包括維護、修理、排故三大方面,實戰過程中方法的優化選用見表7。
說明:實戰常用方法是基準法,即塞尺法、分度法、手感法,其中六角分度法最為實用,原則上不需要檢測,一步到位,準確高效;必須重視角度計算法,對熟悉機型事先準備,將規定間隙換算成標準角度,方可采用六角分度法進行作業。
柴油機汽門間隙調整工藝方法需要配套使用,一般將塞尺測量法、百分表讀數法、手感比較法作為檢查、驗證的方法,簡單方便;角度計算法、角度反推法需要事前測算,精心準備,對常見機型,角度計算法比角度反推法更精確;而六角分度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操作手段,角度取整,六角分度,一步到位,準確高效,熟悉機型康明斯6CT排故實例見表8。
由此可見,柴油機汽門間隙調整工藝,除了以上實用方法,還有汽門位置判別方式,常用的如逐缸法、兩次法、口訣法等,也廣泛應用于柴油機的維護、修理、排故的各個方面。本文所論述的汽門間隙調整的方式方法,雖然以六缸機二汽門為準,但是也適合四缸機、四汽門(T型式)結構,包括增壓柴油機、增壓中冷柴油機、電控柴油機等。
(作者單位:浙江公路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