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職教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學生黨建工作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相對陳舊,針對性不強,未能緊密結合高職教育發展的特點,部分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在離校實習期間,出現積極主動性下降、思想意志渙散等消極現象。新的形勢對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一、職業教育模式轉型——校企合作、互動共贏模式
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學校注重市場導向,重視與企業合作,雙向參與,優勢互補。這種模式的提出,促進了頂崗實習學生黨建工作的有序開展,開創了黨支部和校企雙贏發展的局面,使黨建工作從一元主導向多元發展,不論從高職院校黨支部、企業發展,還是對學生的后續培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校企合作、互動共贏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現實意義
1.學校黨建工作的延續和補充
通過與企業建立聯系,開展實習期學生黨建工作,有利于對學生黨員的全程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對學生黨員的考察和培養,促進學生黨員的發展,增強黨建工作的影響力,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達到對學生遠程和全程教育的目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2.資源共享,校企的多角度深度合作
目前所進行的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大多數是在教學教育領域、學生思想教育方面,尤其是優秀黨員積極分子的教育引導,還需進行校企合作的探索。此外,還可利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展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教育,開展對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優質服務態度的培養。
3.學生管理實踐的深度發展和必然選擇
鑒于高職院校學生實習的特點,如不及時采取措施,不利于學生黨員的發展。受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加之學生自身價值體系未充分建立及實習期間管理相對較薄弱,部分學生黨員組織紀律渙散,為加強學生教育和管理,面對實習期間黨建工作出現的新問題,必須進行認真思考和探索。
三、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路及舉措
1.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體制和機制
學生黨建工作是一項延伸進實習期的系統工程。要建立健全相關管理機制、校企黨建合作體系和機制、信息反饋和評估體系,做到責任明確、人員結構合理、經費落實到位,由雙方黨組織共同對實習期間的學生進行教育管理。
2.加大校內學生黨員的教育力度,為后續實習打下堅實基礎
著眼于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強化黨員意識,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嚴格黨員的發展程序、發展對象的考察、轉正等環節,促進黨建工作的規范化、高質量化,為后續的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價值觀念的
準備。
3.拓展黨建工作方式,營造校企對接文化
構建網絡平臺,整合黨建資源,拓展黨建陣地。黨員積極參與走訪企業,為學生在校內外做好服務;邀請企業家、知名社會人士走近校園,開展實習教育和創業指導;吸納社會資源建設黨建基地,探索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提高職業教育與社會對接的基礎,實現資源互補和利益雙贏。
總之,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實習期間黨建和管理工作,要通過轉變思想,在總結大學生黨建工作經驗與成效的基礎上,不斷探索與實踐黨建工作管理模式,創新適應新時期的學生黨建工作理念、內涵、機制,拓展黨建工作途徑,從而保證黨建工作的扎實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鄭廷友.關于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7(4).
[2]戚音.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新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2009(29).
[3]白蘇娣.創新途徑和載體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J].黨政論壇,2007(7).
[4]黃群贊,李飛.高職院校學生實習期黨建工作探析[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5]洪岑,戴躍儂.改進和完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六個環節[J].江蘇高教,2010(5).
(作者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