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旅游人才培養現狀及存在問題
1.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不切實際
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普遍存在著重理論知識,輕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使得所培養的學生缺乏從業所需要的技能和經驗。而旅游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行業,從業者要想成為真正優秀的管理人才,必須從基層做起,熟悉基層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與工作方法,否則一切管理只能是
空談。
2.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旅游管理專業教師是影響旅游教育培訓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高水平的旅游專業教師資源緊缺,多數教師是由其他相關學科轉行而來的,對于系統的旅游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技能的掌握相對缺乏,授課時無法將理論研究與旅游實踐緊密聯系。甚至很多學校的教師是直接從大學校門里走進來的,對旅游企業和旅游市場了解不夠充分,因此在授課時只能是紙上談兵,無法切合市場需要。
3.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手段單一
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仍然延續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學和理論知識灌輸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而旅游管理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這種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較差,不能適應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4.學生實踐內容單一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習崗位多數在酒店,而在旅行社、景區等部門的實習機會則較少,這對于的旅游專業學生來說實習內容過于單一。學生的專業素質無法通過實習這一渠道得到提升。
5.旅游專業教材編寫滯后現象較為突出
旅游教材的編寫內容雷同,甚至抄襲現象明顯,理論性雖強,但實踐內容較少,缺乏創新。另一方面,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教材更是少之又少。
二、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對策研究
1.依據市場需求細化培養目標,對畢業生進行準確定位
要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旅游專業人才,明確培養目標至關重要。我國各高校培養目標基本為“復合型人才”,目的是培養既能做導游員,又能做管理人員,還能進行旅游市場營銷,更能從事服務接待工作的人才,但這一目標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顧此失彼,致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對專業知識認識不深,成為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特點,對旅游專業畢業生從業方向進行細分,開發與市場需求對路的專業,可以使人才培養方向更加明確,學生就業渠道更為寬闊。可將旅游管理專業分為導游、市場營銷與旅游產品開發、運作管理、散客旅游營銷等方向,將酒店管理專業細化為烹飪管理、餐廳服務管理、酒店設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養出的人才有明確的專業就業方向。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素質的高低,因此教師隊伍的建設對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競爭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專業缺少的是專業知識過硬,同時具備一定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所以首先要鼓勵現任教師繼續進修學習,鞏固和扎實其專業理論功底;其次還可以聘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家以專題講座、討論或報告等形式與本校教師交流,提高教師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此外,還可聘請相關旅游企業中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管理者為兼職教師,以彌補學校教學的不足。
3.合理設置課程,提高實踐操作性
旅游管理專業是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中既要強調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扎實性,同時又要突出實踐操作技能培養的重要性。因此,未來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上應考慮加強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實踐過程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從業態度。
4.增加學生實踐渠道,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習渠道僅限于酒店,實習范圍過于狹窄。旅游院校通過以下渠道增加學生的實習機會:一是整合校內資源,設立包括模擬導游實訓室、旅游電子商務實訓室、模擬餐廳等在內的校內實訓基地,為學生創造訓練環境;二是院校應增加與旅行社、旅游景區等部門的聯系,開展校企結合的培養方法,這也是美國旅游專業教育最鮮明的辦學特色。
5.重視教材的開發
鼓勵教師根據旅游市場現狀,編寫最能和當今旅游市場吻合的教材。當前我國多數教科書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所以要教授給學生最新的知識,就要自己去編寫教材。而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掌握教材的難易程度,根據學生就業的情況,選擇學生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所以教師自己編寫的教材相比現有教材更具實用性和適用性。
(作者單位:河源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