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部,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機械制造工業提供的裝備水平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技術進步,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響。機械制造工業的規模和水平是反映國民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但是技工學校的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習的專業是有限的,比如車工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只實習各種車削加工技能,而對其他專業卻知之
甚少。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涉及傳統機械制造工藝的基礎知識,主要內容包括毛坯制造工藝(俗稱熱加工工藝)、零件切削加工工藝(俗稱冷加工工藝)、機械工藝規程的制定和裝配四部分內容。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獲得機械制造的常用工藝方法和零件加工工藝過程及其裝配的基礎知識,對機械制造工藝過程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從而增強工作適應性,利于在一專的基礎上發展
多能。
一、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的基本要求
學習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
一是以機械制造工藝工程為主線,了解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各主要工種的工作內容、工藝特點、工藝裝備和應用范圍的基礎知識。
二是一般了解各工種的主要設備(包括附件、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圍。
三是初步掌握選擇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識。
四是初步掌握確定常見典型零件加工工藝過程的基本知識。
五是了解裝配的基本知識和典型機械、部件的作品方法。
本課程知識面廣,概念性強,與生產實踐關系密切。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感性知識加強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因此應配合一定的現場參觀和多媒體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工作中,學生總是問,這門課程的重點是什么。老師說緒論中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的基本要求是重點。學生又問,我們學習到什么程度算是學好了這門課程。老師回答說,學了這門課程以后,你就能夠在別人面前有說話的資本。例如車工師傅在那里討論零件的加工工藝,你就能夠參與討論,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銑工師傅在那里討論零件的加工工藝,你也能夠參與討論,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談話資本,就是一門專業技能。
二、鑄造工藝教學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第一章介紹的是鑄造,學生對于砂型鑄造中的主要造型材料型砂不理解,老師就在講授型砂及其性能中介紹:型砂是砂型鑄造的主要原料,通常是由沙子和粘結劑所組成。沙子是耐高溫的材料,是型砂中的主體。粘接劑的作用是把沙粒粘接在一起。粘接劑中應用最廣泛的是黏土。有時為了滿足某些性能要求,型砂中還加入其他造型材料,如煤粉、木屑等。型砂性能對鑄件產量和質量的影響很大。例如型砂的可塑性不好,就不易得到輪廓清晰的型腔;型砂的強度不高,則容易在起模和搬運的過程中發生損壞,在澆注過程中發生沖沙等;型砂的透氣性差,就不能將澆注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體及時排出,而這些氣體進入金屬熔液,就會使鑄件產生氣孔;型砂的耐火性不好,在澆入高溫的金屬熔液后,型砂就會粘接在鑄件的表面上,形成粘砂;型砂的退讓性不好,會對凝固后的鑄件收縮產生較大的阻力,由此可能使鑄件形成裂紋。
造型材料的質量,配沙工作的好壞,將影響型砂的性能,進而影響鑄件的質量。生產中對配制好的型砂,經常用儀器進行測定,以保證型砂的各項性能符合要求。較為簡便的檢驗方法是用手抓起一把型砂,緊捏后放開,如沙團不松散而且不粘手,手紋清晰;把它折斷時,斷面平整而均勻,則表示型砂的強度、可塑性等性能較好,如果型砂的顆粒較粗則表明透氣性能較好。這樣即便是學生沒有去過鑄造車間,沒有見過型砂,在鑄工師傅檢驗型砂的性能時,學生也能參與其中。
三、刨削、插削及拉削加工工藝教學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本第六章介紹的是刨削、插削及拉削。課程內容首先介紹刨削的定義,然后介紹了刨床的結構及其運動方式。在課堂上教師介紹刨床的結構需要講一節課,但在問學生是否聽懂時,一部分學生卻說,大概、或許是聽懂了。這實際上就是沒有聽懂,因此教學效果并不好。教師帶領學生到車間,在刨床前給學生介紹,哪一塊是滑枕,如何調整滑枕的工作行程;哪一塊是刀架,如何調整進刀量;哪是裝刀架,如何安裝刨刀;哪一塊是抬刀板,為何要有抬刀板,抬刀板的作用是什么;哪一塊是工作臺,工作臺的作用是什么;刨床的主運動、進給運動是如何實現的等,然后再讓學生看看彎頭刨刀是什么樣的,最后開動刨床進行實際操作,這樣再問學生是否聽懂時,學生都說聽懂了,教學效果明顯得以提高。
四、鏜削加工工藝教學
在介紹鏜削加工時,因學校沒有鏜床,而且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對機床不了解,在教室里學習效果不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現場的操作演示,若僅憑幾張掛圖很難把枯燥、抽象的內容講“活’,這樣就會使學生由聽不懂而轉為不愿聽,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我們結合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把鏜床的結構及其運動方式和加工工藝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親自參與了操作。這就給教學增加了很多的趣味與生動,可以很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使學生充分應用視覺和聽覺去獲取知識,使教學效果大大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也會由聽得懂到愿意聽,由愿意學到學得會,提高了教學效果,實現了教學目的。
五、零件加工工藝分析教學
在介紹零件的工藝分析時,教師首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他們自己進行分析討論,然后每組派一個代表,介紹各自小組的討論結果。最后再由老師介紹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車左邊部分→粗車右邊部分→精車右邊部分→精車左邊部分,如下圖所示。
圖 軸承座零件圖
總之,機械制造工藝基礎這門課本課程知識面廣,概念性強,與生產實踐關系密切。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感性知識加強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應配合一定的現場參觀和多媒體教學,要重視生產實習和專業實習,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識,就能夠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工藝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際教學效果,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
(作者單位:河南省周口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