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信仰是社會行業較為看重的基本職業素質之一。本文分析了中職學生職業信仰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加強職業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職學生 職業信仰 教育途徑
中職教育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于青少年的職業化培養以及社會知識的教育大大增強了青少年的社會就業率,并且深刻地影響到了其今后的職業道路與價值觀。當前職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占有較大的比例,社會對于一般人才的需求已漸趨飽和,而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卻十分旺盛,但我國中職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視技能,而忽視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和文化知識的培養,甚至錯誤地認為對中職學生僅僅只是技能培訓,其職業道德和信仰教育完全沒有必要,這種觀點嚴重阻礙著中職學生的就業,尤其在當今社會企業十分注重人才職業信仰的背景下,中職學生就業前景堪憂。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考慮中職學生的社會職業價值觀以及道德觀的培養。
一、中職學生職業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中職學生是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體,他們與普通教育不同,其在未成年階段就必須接受職業技能教育,更早地走入社會崗位之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觀,從而不適合企業的要求,導致就業狀況不理想。因此,中職學校對其進行職業信仰教育十分必要。
1.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
對中職學生進行職業信仰教育是由中職學生的自身特點來決定的,中職學生大多未成年,其價值觀正處于形成的重要階段,并且許多學生對未來要從事的職業并不了解,更談不上奉獻,群體之中許多人還未形成獨立的人格,其職業認知也十分模糊。因此,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信仰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引導其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設計,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就業觀。
2.能夠適應社會企業的要求,促進就業
現代企業看重的不僅僅是人才的專業技能,同時還對其職業道德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有些企業在員工就業初期可能比較注重專業技能水平,不過在以后的職業過程中,他們則更加注重人才對企業的忠誠度以及良好的職業品質,專業技能可以進行培養,但是員工的職業信仰則難以在短時期內形成。因此,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信仰教育符合企業的需求,符合現代企業的用人理念。
二、中職學生職業信仰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中職教育在社會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中職學生并未形成自己的職業規劃,并且其在學校中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比較有限,難以在較為專業的社會崗位上發揮作用。并且其對社會職業的態度較為理想化,并未形成自己獨立的職業信仰,往往容易隨大流,學校對其進行職業信仰教育順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是值得鼓勵的,但是由于各種社會原因,導致我國中職學校的職業信仰教育不夠成熟,且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教育形式大于實際效果
在當前的中職學校中,職業信仰教育雖然已局部開始推行,但是往往只是一句口號,或者一種課程形式,其實際內容較少且淺,整體上是形式大于實際。
2.忽視了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
當前中職學校的職業信仰教育往往只注重學生職業技能、職業心理等的教育,并未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職業規劃,致使學生在職業生涯中難以看清楚自己的道路。
三、加強職業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徑
中職學校的職業信仰教育是學生職業化道路的重要環節,我們在進行職業信仰教育時,必須有效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將職業信仰教育貫穿整個中職教育階段之中。對此我們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樹立職業素質及職業道德教育理念
中職學校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時,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以及道德教育。我們教師在進行職業素質教育時要注重對學生職業禮儀、職業心理、職業目標等的教育,加強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培養。同時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模仿和形成較為高尚的職業道德,在課堂上引用社會反面事例加深學生的印象。
2.加強與社會企業的合作
中職學校的課堂教育理論一般較為寬泛,難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而社會企業是學生即將接觸的工作,企業對學生的信服力較高,更容易對學生產生實質的影響。因此,學校要積極邀請企業管理者走進課堂,針對企業的用人理念進行講解,以加深養學生對于職業信仰的理解。
3.以職場實踐促進學生職業信仰教育
現代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已不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方面,其更加看重員工對于職業的信仰態度以及企業的認可度。因此,學校可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入職場進行實踐學習,以職場的親身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信仰。
(作者單位:江陰市南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