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關第二小學,甘肅 隴南 748500)
小學數學課堂本應充滿活力,通過采取豐富的案例,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融入生活問題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學,能高效率地開展課堂知識的教學。首先,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的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通過自己的觀察定期撰寫數學筆記,將生活周邊的具體問題數學化。課堂上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分享自己觀察的問題,并且運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進行解決。這樣的方法能很好地鍛煉學生觀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課堂上的知識進行問題的歸納和總結。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為學生建立生活化的課堂學習環境,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體系,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發言,師生開展交流互動。通過引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必要的情況下,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相關的生活化書籍,學生在課下有目的地進行資料的查閱,為學生高效率的學習提供便利。再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堂方法的調整,通過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推陳出新激勵學生不斷思考。隨著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不斷推廣,教師也要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多運用生活中的案例,開展知識的教學,采取學以致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結合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數學圖片、音頻和視頻資料,為學生創造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站在學生的思維角度進行數學問題的設置,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最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會主動進行應用。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主動聯系生活,為學生拓寬課堂學習的知識,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進行問題的解決,必要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實踐調查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動手,接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活動,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并且嘗試運用學習的知識進行解決,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自信心,讓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生活實踐融會貫通。
要想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動力,教師要引入新穎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開展不同數學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感興趣的事物,學生在課堂上會不自覺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學生在課堂上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充分搜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并選擇恰當的情境為學生展開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幫助故事的主人公進行問題的解決。學生在課堂上需要主動分析問題,積極思考才能進行問題的準確解答,有利于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為學生呈現不同的形狀,讓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靈活運用面積公式,展開課本知識的教學。為了慶祝自己的生日,熊大和熊二準備重新粉刷裝修自己的房子,而光頭強和李老板都想爭取這個名額賺取傭金。為了更公平地進行競爭,熊大熊二決定通過比賽的方式來確定粉刷的名額歸誰?在此過程中,教師為學生進行具體實物的展示,讓學生嘗試進行面積的計算。在課堂知識教學中為學生引入具體的故事情節,學生的課堂學習氛圍會更加輕松,同時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會提升,把課堂上學習的面積公式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進行問題的解決。
小學生每上升一個年級學習的數學知識都會增加難度,學好數學知識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但是這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難點所在。引入生活實際展開知識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也必須要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素材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讓學生具體化地進行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借助生活開展知識的教學,學生會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不會感覺數學知識的陌生。具體來說,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感悟和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起固定的數學模型。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立體。也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知識的遷移,進行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解決。例如:在教學“百分數”時,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引出一個百分數,然后給學生講解各個部分的含義,學生對于概念的掌握仍然會比較模糊,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在生活中哪里見過百分數。有的學生會發現自己的衣服標簽上會有羊毛含量的百分數商標;班級中也有部分學生經常喝飲料,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會用百分數表示;生活中常見的葡萄酒或白酒中,酒精的含量也會用百分數表示出來。這些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發現的數學元素,通過教師和學生有意識地交流溝通,學生會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發現生活中隱藏的數學知識。
在傳統的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比較嚴肅,往往都是用專業的數學語言對學生展開知識的教學,這樣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就會存在障礙。當學生在課堂上有不理解的問題時,也會由于教師的嚴厲而不敢提出自己的問題,對于知識的理解會比較膚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樂于進行表達交流。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問題,主動和教師進行交流。在進行數學知識講解中,難免會涉及專業化的數學名詞,教師要盡可能運用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運用生活中的語言進行表達,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通俗易懂。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將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引入到課堂上進行思考和理解,在課堂學習中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也可以大膽地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幫助自己進行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分子的意義和性質”時,可以為學生引入生活中與父母平均分蘋果、蛋糕或月餅的例子。如果要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5 份,每人分得一份,在這個分數中總份數5 份就是分母,每個學生分得的1 份就是分子。為學生引入生活中的具體例子,可以讓學生對于分子和分母的概念有清晰的認識。相對于教師采用專業化的數學術語展開知識的教學,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方式會更加高效合理。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明確如何進行語言的準確表達,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
小學生由于見識少,在課堂上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時,需要靠自己的想象進行知識的理解。再加上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障礙。但是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較強烈,對于周圍直觀化的事物會表現出強烈的熱情。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著手生活開展教學,從學生的生活中的直觀教具來展開知識的教學。直觀教具的優點在于直觀形象,可以觸摸,可以直接對學生進行演示,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將枯燥的數字轉變為容易理解的公式。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時,就會簡單清晰明了,對于學生進一步進行知識的探究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時間”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鐘表帶到教室,幫助學生建立起對時間的認識。單純依靠教師在課堂上演示,學生的還是感覺知識學習存在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家里的鬧鐘或者是學具帶到教室。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讓學生撥動具體的時間。通過生活中的教具展開知識的教學,從生活實際入手,幫助學生認識時間,建立一定的時間觀念。
要想幫助學生養成在生活中探究數學知識的習慣,教師要帶領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讓每位學生準備專屬于自己的生活資料本。鼓勵學生深入生活進行觀察,當遇到自己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時,可以及時用筆記錄下來帶到課堂上班級中的同學交流解決問題。充分運用數學資料本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后續深入生活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保駕護航。教師可以每周讓班級中的學生每周固定分享自己記錄的數學問題,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記錄資料的方法。班級中的同學也可以互相交流進行資料本的交換和經驗分享,通過其他同學的資料卡進行借鑒學習。為學生進行生活化數學知識的學習提供好的條件。例如:開展此項工作的教學適合于中高段的學生,當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也知道從哪些角度進行觀察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簡單的文字制作屬于自己的資料卡,針對自己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或者是單獨和教師進行探討,學生集體的力量進行問題的解決,思維方式會不斷延伸,提高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最主要的特點是學生的思維簡單,無法主動結合生活進行延伸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注重對實踐學習能力的培養。利用假期盡可能為學生設置社會實踐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學生的實踐內容要盡可能和課堂學習結合起來,進行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解決,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真正地挖掘出數學知識學習的趣味所在。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生活中數學問題解決之后,學生自己會收獲到學會知識的喜悅,今后在生活中也會主動進行問題的解決。例如:小學階段的學生會學習實踐類型的知識“長度的測量”“面積的計算”等等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生活動手測量出物體的長和寬,并且嘗試運用面積公式進行問題的解決,也可以進行涂料使用的預估。學生在課余實踐活動的參與中,不僅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內容,避免學生玩手機游戲,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和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相比,融入生活中的素材對學生展開知識的教學,可以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直觀有趣。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本身就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需要教師密切關注生活,針對性地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學會運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用數學化的思維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這樣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就會彰顯出來,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高漲,在生活中也會主動運用學習的知識進行不同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