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指導】
一、明確解題步驟
總結多年的經驗,在考場上遇到閱讀理解類的考試題,一般按以下程序進行較為快捷有效,具體過程是:閱讀理解文章題目—閱讀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試題——按試題要求回頭有重點地再看原文—答題。
第一步:閱讀理解文章題目。題目是文章內容的眼睛,簡析題目可以幫助推測記敘文內容,推測文章中心。說明文的文題,有的點明說明對象,有的表明說明的范圍。
第二步:閱讀文章。這是閱讀理解的主要步驟,閱讀時要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把握重點。
第三步:看清文章后面的試題。為什么說要看清文章后面的試題呢?根據同學們臨場的教訓,不注意審題、不看清要求就答題,往往會做的題卻把分丟了,例如:題上讓你找錯誤的選項,而你找了正確的,題上讓你用原文語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話概括了,這都是因為不注意審題所致。
第四步:按試題要求回頭有重點地再看原文。第一次讀原文時大概知道文章寫的是什么內容,但因不知問題是什么,所以讀起來重點不突出,當看了試題后再讀就比較主動,屬于帶著問題去讀,有目的地讀,很快地找到答案。
第五步:答題。尤其是表述性的題要注意語言連貫精練,內容要全面,力求一語中的。
二、把握閱讀重點
解答說明文閱讀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明確對象,抓住主要特征
閱讀說明文,不管是整篇還是整段,都要首先從整體入手,把握文章說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說明的對象是什么;閱讀事理說明文,要弄清說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準說明對象呢?首先看題目,不少題目都表示說明的對象;其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說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的事物和特征。還要抓住被說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現在構造、形態、性質、變化、成因、功用等等。一般來說,說明文要說明的要點,往往就是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分析說明對象及其特征,考生易犯的毛病是不從整個語段或全文著眼,不抓中心句。
2.仔細閱讀,歸納說明方法
對文章所運用說明方法的辨識及其作用的理解是說明文閱讀的重點。解答此類題,注意在回答說明方法時,結合句子本身和文中的語境作答。在具體回答說明方法作用時,不要籠統地回答,必須結合原文,具體指出說明了什么事物、有什么樣的特征。除了聯系上下文、前后語境,指明它說明了什么之外,還應該注意它是否在說明結構上起了什么作用,或是增強了生動性和可讀性。
辨析說明方法,考生的主要失誤有:說明方法與修辭方法混淆;下定義與作詮釋混淆;打比方與作比較混淆;綜合運用幾種說明方法的會漏寫;所用說明方法的作用把握不準。
3.概括要點,理清說明順序
概括要點時,要重視首括句、結尾句或提問式語句的作用,重視給概念下定義或解說語句的作用,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勾畫出來。概括要點時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簡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點的基礎上,用“同類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連綴起來,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的說明順序了。使用什么說明順序,還要看說明的對象。一般來說,說明事物演變發展的,用時間順序;說明建筑物的,用空間順序;說明事物間聯系的,用邏輯順序。
辨析說明順序,考生的主要失誤是將說明順序與文章的結構混為一談。
4.分析語言,體會其準確性
分析說明文語言,就是看遣詞造句是怎樣準確生動說明被說明事物特征的。解答該類題,要抓住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的本質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性質等詞語,還要注意文中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再結合句子本身的特點,分析遣詞造句是怎樣準確說明被說明事物特征的。
分析說明語言,考生易犯的毛病是:對說明文中關鍵詞不能正確理解、判斷及闡釋;答案籠統不具體,缺乏針對性。
5.思維靈活,巧對開放試題
大多數同學都認為開放性試題難以回答,面太廣,不夠具體,無處落筆。其實,開放性試題也是最容易回答的題型。說它容易回答,也就是因為它的開放性,沒有統一答案,形式大多也是自由的,只要言之有理、答之有據均可。但關鍵是要具有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思維要靈活,大膽想象,不拘一格,敢于突破。可以充分調動日常積累的知識,拓展思維,大膽設想。但要有自己獨到的創見,亦不可漫無邊際、隨心所欲。
三、關注難點問題
難點之一是要求對文中陌生的科技內容進行闡釋。此時要反復瀏覽文章,在文中找到與此項科技內容有關的一些鋪墊性的材料,作為闡釋的依據。
難點之二是要求對答題的理由進行解說。此時的解說一要利用平時的積累,二要利用文中的材料,語言表達要準確、精練、層次分明。
難點之三是創造性的“再表達”,比如文中沒有對某事物下定義,而考題要求你對這個事物下定義。此時一要精心地從文章中擷取帶實質性的有關內容,二要精心組織語言,寫出簡潔、通順而又合乎題目要求的句段。
【典例解析】
食品添加劑
①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近年來,我們的食品安全環境日趨嚴峻,隨著毒奶粉、染色饅頭等事件的不斷出現,人們不禁要問,食品添加劑安全嗎?
②食品添加劑是指經國家批準的,因防腐保鮮、提高加工工藝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物或天然物質。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將其分為防腐劑、凝固劑、品質改良劑、增味劑、營養強化劑等22類1500多種。當人類的食品進入工業化生產之后,除了極少數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幾乎沒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類添加劑。可以說,食品添加劑已成為現代食品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③食品添加劑對食品的防腐保鮮效果十分明顯。根據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細菌總數不能超過8萬個。假如不用防腐劑,即使在0℃—4℃的低溫環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細菌總數也將超過每克10萬個。而防腐劑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長肉制品的保持期。
④食品添加劑不但能防腐保鮮,還能改善食品的外觀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鮮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擁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劑“調”出來的。食品的誘人口感,如面條有彈性,點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劑的功勞。
⑤現在,人們又發現不少食品添加劑還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紅曲是由大米發酵而來的,能夠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劑;從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劑,能改善肝功能;從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護肝、防齲齒的作用。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劑還能夠調整食物的營養結構,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鈣粉、維生素等,能使面粉的營養更加全面。
⑥現代食品工業發展離不開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也直接影響食品安全。例如,攝入過多的膨松劑或防腐劑,輕則會引起流口水、腹瀉、心跳加快等癥狀,重則會對胃、肝、腎造成嚴重危害。為規范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各國都制定了嚴格的法律法規。如我國的食品衛生標準就明確規定,山梨酸鉀可以作為食品防腐劑,但必須嚴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許可添加量為0.5%以內。在美國,苯甲酸鈉只允許在化妝品中使用,并且濃度必須在0.1%—0.2%范圍內。世界衛生組織也規定了一個“ADI”值,即依照人體體重,一種無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劑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的估計值。例如:糖精鈉的ADI值為5毫克/公斤,即糖精鈉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5毫克。
⑦必須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們譴責的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物。這樣的非法添加物常見的還有塊黃、硼酸、硫氰酸鈉、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來說,不違規不超量、不超范圍地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是安全的。
(選自《科學畫報》,有刪改)
【鏈接材料】
某食品配料表
原料比例添加劑比例
小麥粉83%山梨酸鉀0.7%
雞蛋10%硫氰酸鈉0.2%
白砂糖6%腐乳紅曲0.1%
1.食品添加劑在現代食品工業中有哪些功能?請簡要概括。
2.聯系上下文,請簡要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作用。
除了極少數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幾乎沒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
3.作者在第③段中列舉了一系列數字,請分析它們的作用。
4.閱讀鏈接材料,請你根據本文有關食品添加劑的知識,判定這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說說你的理由。
(選自201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語文試卷)
【試題解析】
食品安全是2011年上半年的熱點話題,在關注食品安全時,人們把目光都匯聚到食品添加劑上,不少人對食品添加劑也產生了誤解。這是一篇時效性強的說明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食品添加劑。文章闡釋了食品添加劑的定義、功能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也說明了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的區別。通過這篇文章的閱讀,讀者會消除對食品添加劑的錯誤認識,正確看待食品安全問題。
第1題考查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答題時要先通讀全文,然后帶著問題再讀相關段落,并提取出主要信息。通讀全文后,我們不難發現文章的第③段、第④段和第⑤段均側重于對食品添加劑在現代食品工業中功能的介紹。仔細閱讀這三段文字,根據語段的中心句提取出主要信息。參考答案:防腐保鮮功能,改善食品外觀和口味的功能,防病抗病功能,調整食物營養結構的功能。
第2題考查學生分析詞語表達作用的能力。說明文語言的最大特點是準確性,分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閱讀的主要考查內容之一。對于加點詞語作用的分析,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進行品味。答題時,可以將句子中的兩個詞語去掉,看看去掉后的句子與原句表達上的差異。答案示例一:“極少數”是說明不含添加劑的食品很少,“幾乎”說明含添加劑的食品很多,它們準確說明食品添加劑在現代食品工業中使用廣泛(或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物質)。示例二:“極少數”和“幾乎”都起了限定作用,準確說明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第3題側重對于說明方法及作用的考查。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如果去掉這兩個詞語,食品添加劑對食品的防腐保鮮效果就不能具體感受到。因此,答題要從準確說明保鮮效果的角度表述。參考答案:第③段中加點詞語是為了準確說明食品添加劑的防腐保鮮效果十分明顯。
第4題是一道綜合實踐題。考查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運用本文知識的能力。要想判定這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主要是看其食品添加劑是否超標。答題時要仔細閱讀食品配料表,看其食品添加劑的占比。根據本文的知識介紹,硫氰酸鈉是非法添加物,山梨酸鉀許可添加量為0.5%以內,而該食品這兩項均不符合。答案示例:該食品不能安全食用。理由1:該食品添加劑中的硫氰酸鈉是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理由2:山梨酸鉀的添加量超出0.5%的規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