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節奏是一個難點。如何使枯燥無味的節奏訓練變得形象化、趣味化是本篇文章的重點。我利用身邊的事物,將大自然界中動物的叫聲融入到教學中,以模仿的形式,分解難點,逐項突破,指導唱法,合理建議。讓學生以輕松快樂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
課改節奏訓練方法指導作為一名從事音樂教育二十多年的教師,我本人進行了一系列音樂課堂的改革和創新。我認為,真正的音樂課堂應該是充滿生機與智慧,激情與歡笑,能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展現學生的個性,這才是真正而有意義的教學。但傳統填鴨式的教學,雖然老師投入多學生卻收獲少,多年的教學探索與研究都不盡人意,尤其是在節奏教學方面。但是通過實施課改,我看到了希望,也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希望能與同行切磋交流。
一、節奏訓練形象化
節奏是音樂的靈魂和生命力,在學習過程中,是一個重難點,因為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對節奏的學習很茫然。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入門,我先是選擇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曲子引導他們,比如集中欣賞樂器的合奏表演,兒童古典音樂打擊樂《鴨子拌嘴》。樂曲一開始,屏幕上呈現出活生生的幾只個性鮮明、十分可愛的卡通鴨子形象來吸引學生,樂曲和畫面結合,表演了各種演奏技巧,加深學生對節奏的了解。如時而刮擊、輪擊;時而打镲葉、敲镲幫,等等,學生又聽又看,興趣盎然,隨著樂曲演奏和動畫表演的形象效果,我讓學生們邊聽、邊唱、邊打拍子。作品并無旋律,只是把一些節奏型有規律的組織起來,依靠不同類型的表演技巧,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通過速度、力度上的變化,來塑造作品。用這樣的方式,從而使原本呆板乏味的節奏練習,變的妙趣橫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在頭腦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結構,彌合了音樂的抽象性欣賞與學生的形象性思維之間的矛盾,從聽覺上讓學生感知節奏在作品中的作用。
當然單純的聽音樂節奏,只是學習的開始,怎樣讓學生真正的掌握和運用并為其它音樂學科打好堅實的基礎才是視唱練耳課的關鍵。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中心,讓學生跟隨老師去模仿,不知道真的是因為學生的水平欠佳還是這樣的練習的確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們一直都不肯積極配合,甚至連最基本的節奏型都念不準。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聽見了窗外知了有節奏的叫聲,這個聲音給了我靈感,我突發奇想,試著將這有節奏的聲音融入到教學中去。我把這聲音翻譯成節奏寫在黑板上 x.x讓學生先模仿知了的叫聲,發現他們的興趣很高漲,甚至還有個別學生學起了其它動物的叫聲,課堂效果非常好。于是我趁熱打鐵,將生活中各種熟悉的動物的叫聲以節奏的形式融入到教學中。
比如,動物聲音接龍賽。為了讓學生對各種節奏記得更深、更牢固。我用動物聲音接龍賽的形式,讓學生原汁原味地去模擬動物的叫聲,感受各種聲音節奏,同時啟發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延伸與拓展模仿的感知范圍。以比賽的形式使學生更加投入地去練習,在比賽結束后評出最佳小組或個人。例如:
我將學生分成兩部分練習以上各種節奏,有模仿動物聲音的、有打節奏的,像一首無旋律的打擊樂。在模仿中學,在學中體會音樂節奏帶來的快樂。等學生對節奏有了一定了解后,再通過下面的練習加強對節奏的鞏固練習。
動物聲音合唱賽。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將動物的聲音合唱模仿,表達動物世界的喜、怒、哀、樂,設一種動物作為一個聲部,確定主題分工合作。如《快樂的農場》,老師先創設情境,“今天是動物們合唱節比賽,同學們想不想去參觀動物的狂歡節?”調動學生的熱情和情緒,各個聲部各就各位:
使節奏訓練生活化形象化,讓學生在模仿中學,在學中體會音樂節奏帶來的快樂,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并體會探索學習的樂趣,也培養和豐富學生的節奏感。以模擬動物的聲音,來聆聽和感知音樂的節奏。生動形象,又易掌握,使學生對節奏的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體會到節奏的生命力。
二、節奏創編故事化
把各種節奏型分類學完后,進行創編節奏環節的訓練。告訴學生我們練習的各種節奏型,是來源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只要我們用心體會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你就會進入一個美妙的世界;只要你有一雙靈敏的耳朵,那么節奏就無處不在。為了讓同學們對節奏有更深的印象,我編成有情景劇的小故事。邊聽、邊進行節奏創編,如:“今天天氣特別好,帶上我們的好心情跟老師一起出發,到農家小院感受動物們那有節奏的聲音吧!先到趙凱家同學,到別人家做客要敲門,聽‘咚咚咚’這是哪種節奏?”學生快速寫出節奏
咚咚咚2/4xx| xx||
“主人開門了,可小狗不喜歡我們,向我們示威‘汪汪汪’小狗緊張而恐懼叫聲的節奏”
汪汪汪汪2/4xoxo|xxxxx||
“這時一個龐大的動物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好大呀!”
牟牟牟。2/4x—|x—||
“呵!一只可愛的小貓一直跟著我們叫個不停 ”
喵喵2/4x—|x—||
“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
咯咯咯咯噠2/4xxxxx|xxxxx||
“啊!原來是一只老母雞剛下完蛋在炫耀自己!動物們對我們的到來高興地上躥下跳,用不同的語言和方式歡迎我們。今天我們的參觀學習到這里結束。”
我帶領學生以情景故事的形式,讓他們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引導他們從生活中發現節奏,將抽象的節奏形象化,加深并完全掌握節奏。讓學生在腦海中逐漸形成新的學習模式,不再僅限于課本和老師,養成快樂、自主、獨立的學習習慣。
以上是我教學中的一些想法和體會。通過這次課改,我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做到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最深的是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了,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用學生的話說就是不僅能學到音樂知識,還感覺輕松快樂。讓他們在好奇中學習,在快樂中進步正是我們做老師的追求與目標。正所謂,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責任與根本。教師,是那辛勤奉獻的園丁,是人類思想的工程師。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愿做那蠟炬,那春蠶,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改革而奉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