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畫造型在動畫電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擔任著演繹故事、推動情節發展以及揭示人物性格、命運和影片主題的任務。因此,動畫造型設計課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章結合教學實際,對提高動畫造型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進行了一些探究,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實施五大能力訓練,對教學活動進行了總結和提煉,為動畫專業教學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思路。
【關鍵詞】動畫 造型設計 教學質量
動畫造型設計課程是動畫專業的必修課程。如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進行有效的訓練與學習,從而使學生不僅學會畫動畫角色的造型,更重要的是學會“設計造型”,學會創作讓人過目不忘的動畫角色,是動畫造型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核心問題,這關系到學生能否學有所長、學有所用,也是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動畫人才的必要所在。現將如何提高動畫造型設計課程教學質量這一問題作如下探究。
一、實施五大能力訓練,優化和更新教學內容
1.想象力思維開發訓練
動畫是一種充分體現想象力、創造力與創作者主觀意識的藝術形式。動畫造型設計工作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來完成。開課伊始,需要引導學生盡快入門,進而誘發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概括性地介紹動畫造型的基本概念、藝術特征、風格類型等內容外,更主要的是開展一些想象力思維的開發訓練。例如通過觸摸練習,讓學生利用觸覺展開豐富的想象,不受形式、內容表達、風格、材質等方面的限制來自由繪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比如材料應用,根據材料本身的特性進行想象和創作,通過對材料簡單的改變和調整,達到塑造形象的效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造型基本能力訓練
本科動畫專業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在進入大學后首次接觸動畫造型設計,之前接受的美術基礎教學以素描、色彩為主,且是單純的寫實能力訓練,對動畫造型的認識很模糊,甚至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前都沒有畫過速寫。一些接觸過動畫造型的學生腦海中更多的印象來源于日式造型或是迪斯尼式造型。迅速提高學生的動畫造型基本能力,是順利開展后續的課程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整體動畫設計能力的關鍵。
造型基本能力訓練主要圍繞兩方面進行:一是臨摹。臨摹在動畫造型設計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為了盡快地掌握動畫造型規律,臨摹是最好的捷徑。但往往學生在臨摹的過程中不加思考,做一些機械的依樣畫葫蘆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臨摹的藝術價值,在臨摹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其次,要有針對性地臨摹,講方法、講步驟,在觀看不同藝術風格的動畫影片的基礎上,讓學生收集各類優秀的造型資料,對其形體結構、風格、表現手法、藝術語言等特征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特點、掌握規律,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二是速寫。動畫造型具有很強的超現實和夸張的主觀創造特點,但其創作的原始參照還是來源于現實生活,現實生活是造型設計的源泉。觀察生活與動畫造型創作是密不可分的,是學生掌握動畫造型創作的前提。課內速寫的對象主要以學生模特為主,在教學設計上,按照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要求展開速寫訓練,運用結構、動態、剪影等不同的方式來表現對象。課外速寫的對象以生活場景中的人物進行專題角色的研究。觀察其日常的行為習慣特征,并要求學生用繪本的方式來記錄他們的生存狀態,尤其是對于不同身份、職業、年齡的人們要加以關注和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對于現實形象的觀察和提取能力。
3.設計表現能力訓練
夸張變形是動畫特有的一種表現方式,目的是表現形象或事物的個性與共性特征,使動畫形象更具有代表性和表現力。首次接觸動畫造型設計的學生,可能一時無法掌握夸張的表現手法,不能順利地將思維方法從寫實中脫離出來,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設計表現能力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夸張、異化訓練是循序漸進的。首先,讓學生用簡化外形的方法去表現對象,也就是用歸納、概括的手法將自然形態造型特征加以整理,去粗取精,刪繁就簡,使藝術形象更加單純化,性格更加典型化,在歸納、概括的過程中保持原有的典型化形態和動態造型特征。在實際的教學訓練中,可以讓學生用解構法,將真實素材進行簡化,提煉出基本形體特征,并以最簡單的幾何元素來表示;或是將解構的幾何元素進行重新歸納組合,從外形輪廓上加以區分,形成各具特色的角色形體特征。其次,通過改變比例的方法,在對角色性格、職業、視覺表象等的綜合認識基礎上進行夸張變形,有意識地改變對象的比例、外形、色彩等屬性,將重要的、有特色的、有必要的和具有一定符號化功能的元素進行夸張、凸顯和重點表現,使對象具有更為強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最后,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概念化的人變成具體化的人,使其具備獨有的身份、年齡、職業、地域、性格等,賦予角色一定的個性特征。
異化是指應用一些超乎想象又在某種情況下有其合理性的事物進行有機的結合和連接,營造一種更加有說服力和震撼力的表現效果。在教學訓練中,可以用嫁接和局部借用的手法進行物質性地異化,提高學生的造型設計表現能力。
4.設計語言開發訓練
動畫造型包括了一切平面或是立體的美術形式與手法,無論是寫實的、夸張的、裝飾的、象征的或是超現實的,都可以任意發揮并不受工具材料的限制。自動畫片誕生以來,藝術家對動畫片的表現風格作了大量的探索與創新,如剪紙、折紙、泥偶、布偶、實物、沙土、水墨等形式,大大豐富了動畫的表現語言。這些豐富的藝術形式,都是從其他藝術形式上借鑒而來的。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木版年畫、刺繡、戲曲臉譜、剪紙、泥木布玩具等一些傳統民間藝術、繪畫作品以及現代設計藝術中的產品設計、廣告設計、平面設計等造型設計語言綜合起來,總結它們的特點和規律,最終與動畫造型設計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提煉其特點,汲取其精華,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設計語言。此外,可以通過材質造型練習,利用不同的材料將動畫造型設計立體化、理化、真實化,這樣不僅滿足了不同視覺形式的動畫片的造型設計要求,也能激發繪畫功底相對薄弱的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立體空間造型能力。
5.應用能力訓練
從目前來看,動畫形象衍生產品已成為動漫產業鏈中利潤增長最快的一個部分。動畫造型是否具有應用性,是否具有市場開發的潛在前景,對動畫片的商業成功具有毋庸置疑的影響。因此,對于動畫造型設計者來說,深刻了解動畫衍生產品市場,具備衍生產品設計能力,也就是說。加強動畫造型應用能力培養,將動畫形象開發成日常生活中裝飾性、娛樂性、學習性的大眾消費品,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動畫造型設計課程后期可增加衍生產品設計環節來提高動畫造型應用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案例分析、資料收集、設計制作三個環節來展開訓練,有意識地讓學生分別嘗試多種形象運用方式,如直接運用和發散運用、整體運用和局部運用,甚至組合運用等。這種以動畫形象為基礎的二次創意,將產品與形象融為一體,既可以突出形象,又保持了統一的風格,還能使產品具有差異化的特色和趣味,增加了衍生產品的消費價值。
二、通過思路創新和方式突破,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教學方法上,因內容制宜,因學生制宜,采取多層次的教學方法,將自學、講解重點和難點、組織課堂討論或在講授中穿插討論的方法相結合,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原來“滿堂灌”的過程改為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探索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