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北京的街頭已升騰起濃濃年味,收獲的喜悅洋溢在匆匆歸家的路人臉上。揣著剛捧回的“全國百強特色學校”獎牌,王松匆匆瞥了一眼籠罩在幸福中的首都,急急踏上歸程,此刻他心中想的就是盡快將這份榮譽與學校全體師生共享!
立志做有溫州文化的鞋,溫州鞋革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溫州鹿城職業技術學校)將這份“專”與“精”發揮到了極致。2011年12月25日,在“中國當代學校特色發展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當代特色學校推選頒獎盛典”上,溫州鞋革職業中專榮獲“全國百強特色學校”。在這份涵蓋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的百強名單上,溫州鞋革職業中專是溫州地區職業學校的唯一代表。
專——從普職校華麗轉身
2011年歲末,康奈、忠成、泰馬、奧康等幾家校企合作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齊聚學校,為54位同學頒發1000元、500元不等的企業獎學金。“謀雙贏、共發展”,在嘗到了接收學校鞋革相關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甜頭之后,溫州多家鞋革企業主動接軌學校,共商鞋革專業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僅如此,重視鞋革類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業已經成為溫州各界的共識。受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政府和鹿城區教育局的委托,溫州鞋革職業中專正式接管運作中國鞋都文化博物館。“我們的鞋革專業教育又多了一個更為開闊的平臺。”王松校長甚是感慨。
溫州鞋革職業中專位于中國鞋都產業園區,與康奈、奧康、泰馬、紅蜻蜓、吉爾達等中國鞋業名企毗鄰,這讓學校有著發展鞋革相關專業的地緣優勢和企業優勢。重新定位學校發展方向,停辦與鞋革生產銷售無關的傳統專業,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鞋革相關專業中來,這個決定做得果敢堅決!溫州鞋革中專經過對專業結構調整的長期探索,逐漸形成了集鞋革設計、生產、銷售、管理、貿易為一體的中級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鏈,完成了從普職校向鞋革專業職校的完美轉身,
精——“四段式”培養“鞋才”
溫州鞋革職業中專的畢業生毛健輝曾在康奈集團工作過一段時間,而后他毅然辭去了穩定的工作,自己創辦了一家寅葉子樣板#8226;電腦鞋樣設計培訓學校,培訓地點就選在母校附近。“很多學弟學妹們都利用課余時間來這里學習或參加培訓,他們的積極性非常高。”像是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一般,毛健輝對這些學生的指導也格外用心。他還經常與學校老師就培訓課程安排進行溝通,盡量保證培訓內容與學校的課堂教學“和而不同”。
“他是我們學校第一屆康奈班鞋革制造與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說起毛健輝這個得意門生,王松校長言語中透露出自豪。作為該校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培養出的杰出人才,毛健輝的成功印證了學校發展的遠見。“在三年的學習時間里,學生要經歷專業認知、職業體驗、生產訓練和畢業實習四個階段的專業學習。” 王松校長介紹說,除了這種實施工學結合的“四段式”的課程模式,學校在整個學習階段內,還會為學生安排一系列的實訓,從一兩天的參觀到一兩周的實訓,再到一兩個月的見習,最后是為期一年的畢業實習,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實踐體驗,讓學生逐漸深化對專業的理解,不斷強化技能。
強——借小鞋子做大品牌
溫州鞋革職業中專之所以能夠獲得“全國百強特色學校”的殊榮,還少不了其在發展中對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一貫重視。學校將早自習調整為晨練,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將午休時間留給技能訓練,以提升學生技能水準;將晚自習后的時間留給學生自由支配,學生可以去畫室、參加藝術活動等,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重技能更重素養,這所在“小”鞋子上做“大”文章的鞋革專校,先后將浙江省鞋革綜合實訓基地、省級鞋革示范專業學校、全國百強特色學校等榮譽收入囊中。
當人們走進王松校長的辦公室,會看到這里陳列著許多獲獎的師生鞋樣作品。這些作品創意之大膽、設計之新穎、做功之考究,無不體現出設計者、制作者的獨特魅力。重視技能的同時更強調文化,溫州鞋革職業中專一直在致力于打造“有文化”的溫州鞋革品牌,“只有辦出特色,才能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擁有夢想的溫州鞋革職專人,正在用不懈的努力開拓著眼前這條不斷延伸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