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在綠化所為棗陽城市美容干了幾十年臨時工,現在60歲光榮退休,每月還能拿到580元退休金。黨的惠民政策真好!”棗陽綠化所家屬工劉萬才樂呵呵地告訴筆者。
據筆者近半年的調查發現,在湖北省棗陽的弱勢群體普遍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九大亮點暖人心。
亮點一:社會保險全覆蓋
《社會保險法》第3條規定: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第4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這些規定讓所有居民都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充分顯示了全民共享社會福利、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優越性。
亮點二:城鄉統籌
《社會保險法》第22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并實施。這樣體現城鄉統籌和一體化享受,合乎民心,順乎民意。
亮點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
該法第16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這充分體現了寬緩有度、應享盡享的關懷。
亮點四:跨地區轉移
該法第19條規定:“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基本養老保險可以跨地區轉移,這與當前的靈活就業、自主擇業政策相配套,解除了異地就業者的后顧之憂。
亮點五:強化了政府責任,也制訂了相應的強征措施
該法第62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后,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第63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并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于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這充分體現了國家保障公民享受合法權益的力度和決心。
亮點六:提高了統籌層次
該法第64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亮點七:外國人也可參加社會保險
該法第97條對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就業的也作出了規定,規定參照該法規定參加社會保險。這讓中國境內的所有人員都能高枕無憂、安居樂業,體現了當今中國人人平等的政治和文明。
亮點八:將基本養老保險納入法制化軌道
《社會保險法》第18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這有利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逐步走向規范。
亮點九:人保工作步入法制化軌道
這是《社會保險法》的最大亮點,該法的實施將促使整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全面步入法制化軌道,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作者單位:湖北省棗陽市人才交流中心)